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资料下载2021
编号:6807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高清.pdf
http://www.100md.com 2021年1月5日
第1页
第6页
第15页
第28页
第49页
第71页

    参见附件(1401KB,134页)。

     我们教育孩子,往往不是因为爱,而是出于害怕!做父母的就要敢于暴露自己的懦弱,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向孩子展示长大成人的实质。

    编辑推荐

    ★“我们教育孩子,往往不是因为爱,而是出于害怕。”我们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各种营养品、兴趣班、早教班一哄而上,却忘记了每个孩子各有不同的天赋,就像每颗种子都有不同的花开时间;我们怕孩子走错人生路,所以一门心思的指导孩子、教授他们技能、纠正他们的过错,却忘记了亲子关系最重要的元素,就是与孩子共享快乐时光,和他们一起欢笑、一同成长。

    ★“我们教育子女更多的是在满足自己,而不是孩子们的需要。”很多人是在做自己童年时代憧憬的父母,把自己幼年希望拥有的东西奉献给现在的子女,于是,教育子女更多的是在疗自己童年的伤;当父母对孩子发火时,有没有问过自己,到底是因为孩子做错了事而沮丧,还是自己本来就很烦?因为人们常常把这两种情绪搞混淆!

    ★教育子女不是要我们去书写他们的人生,而是为了净化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彻头彻尾地改变自己;只有明白这一点,我们才有机会进步、长大、成熟。父母父母成长了,就意味着他们能放开手脚去爱孩子,欣赏孩子,不再纠结于“如何做才会让孩子成功”等问题。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养儿育女让我们发现了前所未有的优点,我们竟然愿意为某个人倾尽全力,做到许多超越常人的事情;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发现自己比任何时候都要自私,甚至产生过一些令自己恐惧万分的念头。

    做父母的就要敢于暴露自己的懦弱,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向孩子展示长大成人的实质——丰满、有血有肉的人生。

    内容简介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是三位美国教育专家写给天下父母的心灵成长课。书中认为,我们教育孩子,往往不因为爱,而是出于害怕。

    正是父母心中的这些怕与爱,让家庭教育陷入误区。比如,很多人是在做自己童年时代憧憬的父母,把自己幼年希望拥有的东西奉献给现在的子女,于是,教育子女更多的是在满足父母自己,而不是孩子们的需要。再如,大多数父母一门心思地指导子女、教授他们技能、纠正他们的过错,却忘记了亲子关系最重要的元素,那就是与孩子们共享快乐时光,与他们一起欢笑、一起成长。

    根据几十年的心理辅导以及教育子女的经验,作者指出,要解决女子的问题,得先解决父母的问题——后者才是最重要的。正如书中所言:“之所以成为父母,不是要我们去书写孩子的人生,而是为了净化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彻头彻尾地改变自己,只有明白这一点,我们才有机会进步、长大、成熟。”

    作者简介

    赛西?高夫,教育学博士,心理辅导师、执业咨询师,“明日之星”青少年咨询部主任。曾多次受电台邀请在节目中担任嘉宾,是各类亲子活动以及教师培训项目中广受欢迎的主讲人。已出版专著5部。

    戴维?托马斯,社会学博士,长期为《家长生活》杂志撰稿,多次受国家级电视台和电台邀请担任嘉宾,现任职于“明日之星”,负责“男性及男孩”咨询部工作。

    梅丽莎?切瓦特桑,教育学博士,“明日之星”创始人及执行主任,教授过研究生课程,曾在国内多所社区和学校做专题讲座,并受邀在多家美国及加拿大电视台和电台担任嘉宾,其讲座在家长、教师以及不同龄段儿童中广受欢迎。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预览

    作品目录

    前言让我们彼此关照,共同成长

    第1章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

    之所以成为父母,不是要我们去书写孩子的人生,而是为了净化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彻头彻尾地改变自己。只有明白这一点,我们才有机会进步、长大、成熟。

    第2章 父母心中的爱与怕

    养育儿女是一个漫长的旅途,旅途上每一位父母都会体验这两种感情,一举一动有时是因为爱,更多的则是出于害怕。

    第3章 有什么样的童年,就会成为什么样的父母

    很多人是在做自己童年时代憧憬的父母,把自己幼年希望拥有的东西奉献给现在的子女。于是,教育子女更多的是在满足父母自己,而不是孩子们的需要。

    第4章 真正接纳孩子的情绪

    父母可以问问自己,到底是因为孩子做错了事感到沮丧呢,还是本来就比较心烦,因为人们常常把这两种情绪搞混淆。

    第5章 传递有价值的“价值观念”

    可以说,焦虑感是孩童时代的通病,所以可预见性和坚持原则对孩子们来说至关重要,这样可以创造一种安全感。

    第6章 从孩子的角度看待人生

    那些妨碍父母与孩子一起玩耍的原因,多半都是些埋藏于心底的担心和害怕。

    第7章 积极参与孩子的成长

    节选精彩内容

    喜欢自己玩耍的样子几年前,我碰到一位妈妈,她有两个女儿,都是十几岁。聊着聊着,这位妈妈告诉我说,两个女儿心情很不好,因为爸爸很少在家,至少从她们的角度来看是这样。“女儿们很生气,因为我先生每周六都去打高尔夫。孩子们觉得爸爸应该在家里陪我,帮我做家务。其实她们不知道,对我来说,我先生出去打高尔夫是再好不过了,因为每次他打完球回家,就像变了个人,既是一个好爸爸,又是一个好丈夫,好像打高尔夫就等于是让他丢掉工作上的烦恼,整个人解放了,跟我们在一起时就更投入。”说到这里,这位妈妈降低了声音:“我更喜欢他玩的样子。“我想,她丈夫也一样,肯定也更喜欢自己玩的样子。

    还记得小时候吗?放学了,回到家里,第一件事就是跑出去玩。把书包扔到饭桌上,飞快地跑到外面,要么骑上自行车或坐到秋千上,要么就是开始踢足球。学习一天,现在该是放下担子尽情玩耍的时间,这是人的一种本能。玩着玩着,妈妈喊吃晚饭了,或是该写作业了,这才停下来,走进屋里,身上觉得轻松极了,心里也充实许多。

    长大以后,大家也许会本能地感觉到这样做不对,但事实上,玩耍确实能让我们放开自己。因为玩耍,我们有了空间和时间一 空间用于清理内心中的头绪,时间则帮助我们卸下担子和压力。因为玩耍,我们可以更好地呼吸,换个角度看世界,解放自己,拥有更多的创造力和活力,更加专注生活。因为玩耍,繁忙而紧张的生活终于盼来了等待许久的闲暇时刻,人们得以归家休息,恢复纯真的自我。

    在《不无神奇的笑声》一书中,特里·林德沃说道:

    玩耍自然会产生乐趣。各种各样的活动都可称之为玩耍一散步、聊天、运动、贴贴纸、挠痒痒、捉迷藏、读书、写作、追逐、爬山、吃饭、喝酒、跳舞、唱歌、滑草,等等。人们正是通过玩耍以及玩耍而创造的乐趣回归自然,发出灏自内心的笑声。迎风而跑,让风吹在脸上:扑通跳进水中,尽情感受水花:敞开胸怀拥抱朋友,接受朋友拥抱:

    所有这些都是笑声的源泉。笑声与欢乐源于自然,而人便是自然之物,拥有自然之躯、敏锐的感官,呼吸着自然的气息,在生命的冒险中欢呼雀跃。因为玩耍,人类永远焕发青春,即使到了满脸皱纹、步履蹒跚之日,内心依然维护着那份童真。

    如何才能让生活重新充满玩耍的乐趣?

    孩子们可以扔下书包、跳上自行车,大人们呢?可以怎么做呢?

    如何抽出更多时间和孩子们一起玩耍?

    要做一名童心焕发的家长,首先就得拥有一颗童心,其中的转变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渡。保持童心,寻找机会玩耍,上天会在你成为一个童心焕发的家长的同时,恢复你的青春与活力。

    媒体评论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纪伯伦 《先知》

    “我*次做你的母亲,你*次做我的女儿,让我们彼此关照,共同成长。”

    ——希拉里克林顿 美国前国务卿

    “对孩子的了解,让我们更有力量。”

    —— 《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高清截图

    目录

    第1章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

    为什么要生孩子呢?

    天使与魔鬼

    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

    孩子面前,你想书写一个怎样的人生故事

    如何设计你们的人生故事

    第2章 父母心中的爱与怕 爱与怕

    管教与慈爱

    约束与自由

    充满感情,但不感情用事

    让生活节奏充满创意

    把成长的权利还给孩子

    第3章 有怎样的童年,就会成为怎样的父母

    停滞不前的家长

    彼得·潘式家长

    直升机式家长

    潮人式家长

    copy型家长

    无痛型父母

    放下童年、长大成人

    第4章 真正接纳孩子的情绪

    有耐心的人生往往更幸福

    充满激情的忍耐

    第5章 传递有价值的“价值观念”

    坚持始终如一的价值观

    幼儿与价值观

    儿童与价值观

    青少年与价值观

    几个有“价值”的“价值理念”

    始终让孩子分担职责

    幼儿的职责

    儿童的职责

    如何制作家庭事务表

    青少年的职责

    始终如一地管教孩子

    如何管教幼儿期的孩子

    如何管教学龄期的孩子

    如何管教青春期的孩子

    第6章 从孩子的角度看待人生

    1906年12月,纽约。及时雨一般的《彼得·潘》。

    埋藏于心底的担心和害怕

    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观众

    喜欢自己玩耍的样子

    唤醒自己的童心

    第7章 积极参与孩子的成长

    真正的交流和沟通

    亲 情

    兴 趣

    安全感

    充实感

    第8章 永远不要贬低你的孩子 哪些东西不是鼓励

    什么才是真正的鼓励

    鼓励所需要的品质

    鼓励有何价值

    第9章 爱的逻辑与谎言

    谎言1:别人家的孩子_________比我们家孩子好。

    真相1: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谎言2:孩子既不喜欢我、又不听我的话。

    真相2(1):孩子们个个耳聪目明。

    真相2(2):父母希望从孩子身上获得的,应该是尊重大于喜欢。

    谎言3:我总是孤军作战。

    真相3:孤军作战大可不必,别人的话可能更容易听进去。

    谎言4:所有办法都试过了,就是不行。

    真相4:持之以恒才会有效,爱和逻辑也很强大。

    谎言5:我的孩子有问题了。

    真相5: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孩子也不例外。

    谎言6:在_________方面我可不行。

    真相6:你样样都能行。

    真正长大的标志

    爱与自由

    A–B陷阱

    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第10章 心智成熟的旅程 长大成人的实质

    心灵纯洁

    慈悲

    反省

    爱

    宽恕

    接纳

    缓慢的成长

    与孩子一起成长

    图书在版编目( CIP )数据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 (美) 高夫, (美) 托

    马斯, (美) 切瓦特桑著 ; 刘华, 陈立译. -- 北京 : 新

    世界出版社, 2014.9

    ISBN 978–7–5104–4619–1

    Ⅰ. ①遇… Ⅱ. ①高… ②托… ③切… ④刘… ⑤陈… Ⅲ. ①家庭教育 Ⅳ. ①G78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4)第201237号

    北京版权保护中心外国图书合同登记号:01–2014–5037

    Intentional Parenting by Sissy Goff,David Thomas, and Melissa Trevathan

    Copyright 2013 by Sissy Goff,David Thomas, and Melissa Trevathan

    Published by arrangement with Thomas Nelson, Inc.

    through The Artemis Agency

    Simplified Chinese translation copyright (year) by Beijing SUNNBOOK CULTURE ART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

    策 划:北京阳光博客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作 者:[英]赛西·高夫 戴维·托马斯 梅丽莎·切瓦特桑

    译 者:刘 华 陈 立

    责任编辑:刘祥亚 牛瑞华

    责任印制:李一鸣 刘社涛

    出版发行:新世界出版社

    社 址:北京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100037)

    发 行 部:(010)6899 5968 (010)6899 8705(传真)

    总 编 室:(010)6899 5424 (010)6832 6679(传真)

    http:www.nwp.cn

    http:www.newworld-press.com

    版 权 部:+8610 6899 6306

    版权部电子信箱:frank@nwp.com.cn

    经 销:新华书店

    印 刷:三河市国新印装有限公司

    开 本:710mm×1000mm 116

    字 数: 180千字 印 张:14.25

    版 次:2014年9月第1版 2014年9月第1次印刷

    书 号:ISBN 978-7-5104-4619-1

    定 价:36.00元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凡购本社图书,如有缺页、倒页、脱页等印装错误,可随时退换。

    客服电话:(010)6899 8638

    我们教育孩子,往往不是因为爱,而是出于害怕。

    前言 让我们彼此关照,共同成长

    “这本书写的东西我的确很喜欢,不过我更想了解的是,怎样才能把孩子(不是我自

    己)培养成积极向上、全面发展而且心灵纯洁的人。”说这话的是一位父亲,是专程上门

    来对我们说这番话的。这位父亲最近参加了我们举办的一次家长座谈会,话中提到的,正

    是我们当时在撰写的新书,也就是现在这本—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我们知

    道,看到这本书的书名以后,许多家长会跟这位父亲一样,有类似的想法。

    我们3个人上班的地方全名叫“明日之星辅导中心”,是一所“家长咨询”机构,专门针

    对那些关注子女成长但又满腹疑问的家长。比如说,最近中心就来了一对夫妻,满面愁

    容,在我们面前一坐下来,丈夫便开口说道:

    “我们家女儿今年10岁,是那种比较难对付的孩子。只要我们没满足她的要求,她就

    开始大喊大叫,凡事都要按她的想法来,否则就把家里闹个天翻地覆。我们带她去看过两

    个心理辅导师,还做过专业治疗,不过今天就我俩过来,因为我真的觉得,以前我俩是把

    责任往外推,老想着找个人管管女儿,管好了再还给我们。现在看来,我俩可能也需要帮

    助了。我自己嘛,已经很不耐烦了,老对她发火,其实是不应该的。我是这样想的,假如

    我们做父母的能改善改善,女儿大概就不会这么过分了。”

    在我们中心,像这样的父亲可以说是越来越多了;他们都明白孩子在跟自己对抗,也知道孩子逆反是有原因的,父母自身也是问题的一个方面。的确,要解决子女的问题,得先解决父母自身的问题——也许后者才是更重要的环节。

    最近我们算了一下:3个人加起来,我们已经在家庭教育这行做了75年。不过,戴维

    和赛西总是说,“这些年的事大多是梅丽莎做的,她是我俩的老板”。1985年,梅丽莎创办

    了“明日之星辅导中心”,之前她在纳什维尔的一所学校里干了好多年,一直负责青少年指

    导和心理咨询工作。至于戴维,1995年以来就一直负责男孩的心理辅导工作;赛西呢,则

    是从1993年开始负责中心的女孩心理辅导工作。

    大家也许听说过“明日之星”吧。这是位于田纳西州纳什维尔的一家心理辅导机构,主

    要针对5~18岁的少年儿童,为孩子们提供单独和集体形式的心理辅导,同时也定期举办

    一个名为“希望之城”的夏令营活动。“明日之星”有别于其他的心理咨询机构,有何区别

    呢?这里转述社区一名孩子的话,他是这样说的:“我不是去‘明日之星’接受辅导的,我

    是去跟他们讨论问题的。”

    我们经常在国内的社区和学校巡回演讲,每次一开场,总要给听众讲清楚— 我们并

    非专家,每天能遇见各年龄段的孩子及家长是我们的荣幸,因为我们从孩子和家长身上学

    到了很多,经过反省、经过思考,我们才能将学到的东西反哺给听众。

    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发现,年轻一代的父母正在经历一些改变,他们不再总是一门心

    思地想要改变子女,他们认识到自身也需要学习和改变,父母需要与孩子共同成长。正如

    美国最有名的女人希拉里·克林顿所言,“我第一次做你的母亲,你第一次做我的女儿,让

    我们彼此关照,共同成长”。

    我们有理由认为,本书的读者也是这样的家长,因为无论如何,大家选择并阅读了

    这本书。作为心理辅导师,我们相信,今天的家长身上所发生的变化将会给他们的孩子带

    来深刻的影响。

    其实,我们真正想做的,就是和父母一道坐下来,共同倾听他们及其子女的故事。

    我们希望各位父母走入我们的办公室,一起喝喝茶聊聊天。我们3个人的办公室各有不

    同:梅丽莎坐的是一把安乐椅,房间里的色调是黄蓝搭配,既让人眼前一亮,又令人放松

    和宽心;戴维坐的是一把真皮椅,已经陪伴他好多年,房间的陈设富有阳刚之气,给人强

    烈的安全感;赛西的办公室光线充足,红色和黄色的格子印花布构成了房间的主色调,让

    人倍感温馨和鼓舞。

    如果您愿意,就请选择一间办公室,拖把椅子过来,和我们一起坐下,说说您为人

    父母的那些事儿吧。

    第1章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

    之所以成为父母,不是要我们去书写孩子的人生,而是为了净化我们的心灵,让我

    们彻头彻尾地改变自己。只有明白这一点,我们才有机会进步、长大、成熟。

    我是戴维。几年前,我曾经和一个小伙子谈话。我和小伙子认识多年,第一次见面

    是他上初中的时候,他上高中的几年我们也一直保持联系。后来小伙子上了大学,第一学

    期刚过一半,他就打电话回家,问妈妈是否可以跟我预约一下,等放假回来跟我面谈。小

    伙子的妈妈心里想,儿子是不是出什么状况了,不过还是答应了儿子,给我来了电话,定

    好时间见面。

    感觉不错,又一次见到了年轻的朋友,听他说说如何从高中过渡到大学,聊聊第一

    次独立生活的印象。新的学校大多了,小伙子正在努力适应大学一年级的新环境。跟所有

    的新生一样,生活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小伙子正在尽量调整自己。

    聊着聊着,小伙子提到了父母送他去学校的事情。我问小伙子是否还记得当时的情

    景(对于每一位大学新生来说,这都是意义重大的一刻),小伙子沉默下来,呆呆地,然

    后慢慢回忆说:

    “戴维,那天我爸爸哭得好厉害,我从来没有见过他那样。”回想起和爸爸分手的情

    景,小伙子动容地说。很明显,虽然已经过去好几个月了,但当时的情景依旧历历在

    目。“爸爸都有点语无伦次了。”小伙子接着说,“嘴巴里就不停地念叨着,‘我爱你’,说了

    一遍又一遍,不停地说‘我好爱你’。”

    我没插话,好让小伙子多品味一下父亲说过的那句话。过了一会儿,我问他:“那你

    妈妈呢,她怎么样?”小伙子表情立刻不一样了,嘿嘿笑着说:“她就说了几句,大概就

    是,‘我把牛奶放你的小冰箱了,别忘记啊,最多只能保存一个星期。’”

    他继续模仿着母亲的腔调说:“‘还有,记得随时上网查查饭卡里有多少钱,要是身上

    的现金用完了,就得去自助餐厅吃饭,到时候想去别的地方买饭菜可就不行了啊。’”

    说完我俩都笑了。最后,小伙子说:“后来就是要和爸妈说再见的时候了,爸爸转过

    头去,流着眼泪,最后跟我又拥抱了一次,妈妈也过来抱了抱我,然后两个人上了车。出

    发前,妈妈摇下车窗大声喊,‘不要喝酒啊!很危险的!’”

    这就是小伙子爸爸妈妈当时说的最后一句话。说着,小伙子又笑了,我也跟着笑了

    起来。

    小伙子的妈妈我了解,是个心地善良的母亲。跟儿子告别时所说的那些话很正常,每一对父母都会这么做,根本的原因嘛,就是害怕和担心。

    读到这里,大家或许会想起送孩子上大学时的情景,也或许这一天很快会到来。也

    许你的孩子才两岁,上大学还是很遥远的事,所以压根就没去想过那一天。不过,只要是

    做了父母的人,不管是哪个阶段,都能或多或少在上面这位母亲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换句话说,在养儿育女的过程中,大家之所以采取某一种教育方式,根源可能就在于害

    怕。

    梅丽莎、赛西和我有时候会说起那些我们辅导过的家长,其中就有这类父母。他们

    教育孩子,不是因为爱,而是出于害怕。梅丽莎说的很有道理,她觉得,如果父母因为害

    怕而教育子女,结果往往会事与愿违,孩子从家长身上学不到多少好东西,家长也起不到

    示范作用。出于害怕而教育孩子的父母就是被动型家长。

    我们的目标是引导家长从被动型转变为主动型,培养有心、用心、聪明且富有智慧

    的父母,换句话说,就是培养家长的积极意识,使他们对孩子的需求保持高度敏感,积极

    参与孩子的成长,始终与孩子保持强大的情感纽带。相反,假如家长一味采取“兵来将

    挡、水来土掩”的态度,那就很难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父母也就变成了被动消极的个

    体,很难做到防患于未然了。

    在我看来,上面那位小伙子的父母就是“爱”与“怕”这两种方式的典型代表。这位父亲

    清醒地认识到,儿子已踏上人生的一段新的旅程,做爸爸的再也不能像以往那样呵护和照

    顾他了。当他凝视儿子的脸庞时,不由回想起过去的那些岁月 — 儿子如何从襁褓里的婴儿

    开始,一天天长大,教儿子打球、骑车、背诵九九乘法表、刮胡子、开车、打领带、邀请

    女孩子一起跳舞……那些情景,可以说是历历在目,父亲情不自禁地流下泪来。内心深

    处,这位父亲对儿子充满了爱意,教育孩子的方式就是源于父爱的。

    有些家长会说,没办法啊,我们没得选择。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们还有一个选择,就是从爱孩子的角度出发,但许多人却偏偏选择了害怕,故事中小伙子的妈妈就是典型代

    表。在这本书里,我们会反复强调一点,就是做父母的应该对自己宽容一些。为人父母,孰能无过?上苍仁慈,即使父母有时犯错,也能获得谅解,就好比教孩子学骑自行车一样

    — 摔倒了就爬起来,拍拍身上的泥土,再来一次。

    做一个有爱的家长就跟骑车一样,一旦摔倒了,就要总结一下此前哪里做得不对,然后再试 — 是不是太靠近路边的堡坎了?是没有及时刹车的缘故,还是没抓牢扶手?要不

    下次争取换一种骑法看看?若想休息一会儿也可以,每个人累了都得休息,停下来喘口

    气,换个角度,准备好了再出发。

    我也有冲动,想把怒火发泄出去,更糟糕的是,许多时候我就没能按捺得住,直接

    发了脾气。发火的原因嘛,不外乎是累了一整天,回到家里,发现头天晚上的盘子还扔在

    厨房的水槽里,脏兮兮的没人洗,家里的狗也一直关在屋里,卫生间里湿毛巾扔了一地,房间里到处是乱七八糟的运动鞋和体育用品,贴在冰箱上的便条也没人理睬,好像每个人

    都无视家长布置下来的活儿。能不气人吗?

    有时候,几个孩子坐在汽车后座上争吵不休,楼上的卧室里也吵吵闹闹,兄弟姐妹

    几个剑拔弩张,仿佛两支背水一战的球队,压根就不像一家人。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家常便

    饭,挑战着家长们的极限,所以情急之下,许多人就会脑子一热,失去理智而做出冲动的

    行为。所谓做个主动的家长,就是力争克服冲动,趋于理性。

    为什么要生孩子呢?

    “为什么要生孩子呢?”

    这是我最喜欢问家长们的一个问题,特别想看看他们脸上的表情。大多数情况下,家长们总会睁大眼睛瞪着我,好像我问了个傻得不能再傻的问题,就跟“为什么你要买

    车”或者“为什么你每周都要上街买东西”这些问题一样。通常家长们是这么回答的:

    “我还真没想过为什么。”

    “水到渠成呗。”

    “因为我一直想做妈妈。”

    “我觉得自己很适合做父亲,适合的事情就要去做啊。”

    “说不出来为什么,只觉得是时候了。”

    一般情况下,我不会强迫家长们给出明确答案,毕竟极少有人会认真思考这个问

    题。回想23岁那年,我向妻子求婚,第二年便步入婚姻的殿堂。很多发展理论家都认为,男性到了二十三四岁,青春期就结束了,这样看来,我结婚的时候刚好步入成年,做决定

    想问题确实没怎么成熟,也没多少智慧。跟我自己的爸爸一样,我也是懵懵懂懂却又自然

    而然地做了父亲,从未真正考虑过这样做是何目的。

    的确,我还真是没想过做一名父亲会给自己带来什么,也不清楚自己的生活会有什

    么变化、人生会有什么改变。几十年一晃而过,现在开始能静下心来思考一番了,不过能

    否想个明白,这辈子恐怕也难说。

    还记得儿子或女儿降生的那一刻、第一眼看到那张小脸蛋的感觉吗?此刻在你心底

    是否激荡起了一阵波澜?是否在你内心深处,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呢?

    那一刻起,你的整个人生都将改变;踏入房间的时候,你还是一个孤单的个体,可

    是从离开房间伊始,你就彻底变了一个人;你会觉得有一种情感,它深深地打动着你,唤

    醒了你内心最深处的某种潜能,一种无比强大的潜能。

    我们家第一个孩子出生时的情景,至今我还记得清清楚楚。妻子经历了漫长而痛苦

    的分娩,小生命终于呱呱坠地;第一眼看到女儿漂亮的小脸,第一次目睹生命的诞生,第

    一次成为创造生命的一份子,我心中充满了无法抑制的喜悦,觉得整个人都融化了,不能

    自已。

    还记得从护士手中接过女儿的那一刻,我的泪水便忍不住流了下来。我暗暗对自己

    发誓,这辈子要倾尽所有关爱女儿,保护她、照顾她;这个小生命从此便托付给我了,我

    的肩上从此便承受起沉甸甸的责任,心中于是有了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就在那一刻,我全

    身上下都被喜悦包裹,因为我见证了生命降临的奇迹,那种感觉是何等强大、神圣,既令

    人心急如焚,又美妙得无法形容。

    这句话说得太好了:女儿的降生就是上帝恩惠的最好证明。陪伴女儿长大的每一

    天、每一分钟,都让我明白了生命是如此美丽和动人。直到今天,我都还记得女儿跨出的

    第一步,说出的第一句话,第一次喊出我的名字;记得我扶她骑上脚踏车,跟在她后面

    跑,最后轻轻放手随她自由自在地骑行。还记得那一天,我亲亲女儿的小脸蛋,目送鼓起

    勇气的她,走进那无比陌生的幼儿园,踏入陌生的教室。过去的分分秒秒是何等刻骨铭

    心,可在做父亲之前,谁会料到自己竟然会有如此感受呢?

    天使与魔鬼

    女儿出生的那天,我和亲友们在产房外的过道里一起分享快乐,谁会想到,几个月

    之后,我们却抱着女儿踏入了范德比尔特儿童医院的大门。孩子娇嫩的身体插满了管子和

    线头,一旁的监视屏上显示着她的心跳和脉搏。我躺在女儿身旁,心里在想,这才几周大

    的女儿啊,要是有个三长两短,那我们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

    上课的时候,我会经常问班上的家长们类似的问题。其实跟他们一样,那时的我并

    不知道自己 付出了什么,也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为什么会走上这条人生之旅,要承担

    何种义务和责任。至于以后应该做什么,人生有何转变,未来的生活会有哪些波折,我没

    有丝毫的概念。《在养儿育女中长大》一书的作者丹·阿兰德说得很好:

    “亲子关系是世界上最高贵、最令人欣然为之付出的事物,地球上没有什么东西可以

    与之相比。此外,为人父母也比世界上任何一种角色更加矛盾,它让我们时而充满希望,时而又害怕希望,时而执拗地坚守自己的立场,时而又敞开心扉向他人求助。养儿育女令

    人全身心投入,充满激情,有些父母可以将美好的人性发挥得淋漓尽致,也可以表现得像

    个十恶不赦的魔鬼。”

    做父亲之后,我也在自己身上看到了前所未有的优点,发现自己竟然愿意为了某个

    人倾尽全力,做到许多超越常人的事情—比如说,我可以连续3个昼夜不合眼,可以反复

    给自己的孩子注射药物,也可以凌晨2点钟从睡梦中醒来,打扫孩子呕吐的污物。记得有

    一次半夜醒来,怀里搂着女儿— 当初医生把她送到我怀里的时候,小姑娘是多么可爱乖

    巧啊!可是那天晚上,小家伙因为病毒感染而剧烈腹痛,半夜醒来便开始呕吐,小床上到

    处都是她吐出来的脏东西,连头发里都有,睡衣也湿透了。我赶紧给她洗了个温水澡,梳

    理她那湿漉漉的头发。把里边的呕吐物清理掉,妻子赶紧给她换上干净的床单。可是没过

    多久,小家伙又吐了,早上5点前又吐了3次,于是洗澡、洗头、换床单,两三个小时里我

    和妻子就重复了3次相同的动作!(要知道,一晚上能替一个人打扫那么多次,是需要真

    正的爱的付出的。)

    作为父亲,我一方面心甘情愿奉献自己,但另一方面,我也发现自己比以往任何时

    候都要自私。为人父母也让我们看到了自己最坏的一面,甚至产生过一些令自己感到恐惧

    万分的念头,正如安妮·拉模特在描述自己做母亲的经历时说的那样:“那时候,心里的一

    些想法太可怕了,要是说出来,估计耶稣都会气昏过去。”至于我那时,情况就更糟了,所有的负面情绪— 愤怒、困惑、怨恨、刻毒、羞耻,在我身上都有,而且远比做其他任

    何事情时表现得强烈。养儿育女令我们身上的优缺点暴露无遗,我们可以表现得至善至

    美,也可能摇身一变,化作凶神恶煞。

    想一想养孩子的过程中,你是否会觉得特别无助呢?如果有,列出3次类似的经历

    来。

    你从这些经历中学到了什么呢?

    如果可以重来,当时应该怎么做呢?

    为人父母如何改变了你的人生?

    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

    说到这里,到底该怎么做才好呢?要知道,我们之所以成为父母,不是要我们去书

    写孩子的人生,而是为了净化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彻头彻尾地改变自己— 只有明白这一

    点,我们才有机会进步、长大和成熟。是要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去摸索、去探寻,让我们在

    体会迷惘、经历心痛之后,重拾希望,为人生增添无限可能,让我们的视野变得更为宽

    广;唯有认识到这一点,我们的心灵才会日臻成熟。

    成为好父母的前提是做一名学生,虚心学习,争取做个成熟的大人。这里有件事情

    特别需要勇气,大家可以来试一试。首先挑选出3个人,都是生活中比较了解我们的,不

    是那种仅是见面打招呼的普通熟人,而是和我们共同成长、分享了生活经历的人,这3个

    人不仅见证过我们最优秀的一面、也看到过我们最恶劣的一面,比如说父母、配偶或者家

    庭成员,也可以是好友或信任的同事。总之,3个人都会直言不讳地给予评价。找到满足

    以上条件的3个人,问问他们对你有何看法,要他们坦诚地回答以下这些问题:

    你觉得我这个父亲母亲当得怎么样?

    你觉得我在养育孩子方面有什么优点吗?还有什么欠缺吗?

    跟我在一起的时候,你觉得我有哪些方面比较令人满意呢?

    你觉得我这个人哪些方面比较难以相处?

    每个人都需要反馈和评价,但是我们又不能真正体会其他人对我们的感觉;我们都

    生活在自己这具皮囊里,身体的局限让我们不可能真正理解他人和我们打交道时的感受,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反馈、需要换位思考。

    在“明日之星”,我、赛西以及梅丽莎经常邀请来客们参加一个“九型人格测试”。参加

    测试的人在回答一系列的问题之后,就会获得一个数字代码(用1–9这9个数字表示),显

    示他们的个性或性格。九型人格测试非常有趣,得出的数字可以很好地反映一个人的优势

    和劣势。比如说,我的九型人格代码为“1”,用更通俗的话来说,就是“I型人格”,代表一

    种做事有目的、比较专注和任务型的个体。I型人格的父母在家庭中倾向于扮演领导者的

    角色,往往为家庭成员设定任务和方向,这是好事儿,但也有缺点— 喜欢凌驾于家庭成

    员之上,不大顾及他人感受,一心只想做成自己的事,对他人的事不大关心,等等。作为

    I型性格中的典型,我需要对自己性格中的优点和缺点,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稍不留

    神,就会失去平衡,要么成为一名成功的领导,要么沦为一个众人嫌恶的自大狂。

    “明日之星”提供的服务中,有一种叫“家长辅导”。一般的家庭辅导是由家长带着孩子

    一起前来,与辅导老师共同座谈和交流;家长辅导则有所不同,父母都是单独来访,和辅

    导老师交流亲子关系中碰到的问题,讨论哪些现象是正常的、哪些现象不正常,孩子发展

    过程中需要关注哪些方面,等等。这个过程中我经常遇到一些家长,他们渴望相关信息,想要真正了解和探究自己的孩子。我很喜欢跟这样的父母交流,因为他们都是有爱心的主

    动型的家长。

    在交谈过程中,许多父母往往情绪波动很大,尤其是提及爱子爱女的时候。家长们

    有时会哭起来,有时会发生争论,不过最常见的却是他们无意识中暴露了自己的内心世

    界。几年前,我和一对事业十分成功的夫妇座谈,他们有3个年幼的子女,夫妇俩正忙于

    应付这一时期家庭教育中十分普通而棘手的问题— 孩子睡觉方面的、学习成绩方面的,但最令这位父亲恐惧的,是儿子对他失去了兴趣,不想跟他一起做任何事情,比如为他跑

    跑腿、到后院里和他一起打篮球啥的,而且不管爸爸有何提议,儿子总是以各种方式回

    绝。言谈之中,对于儿子拒自己于千里之外的这种态度,这位父亲倒不是非常伤心,而是

    极为生气。

    聊着聊着,我停下来问他妻子,家里的这种父子关系她是怎么看的。谈起自己的想

    法,这位女士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遣词造句十分小心,有一次甚至犹豫地停下来,抬起

    头望着天花板,似乎在掂量下一步该如何表达自己。她丈夫在一旁伸出手,两根手指来回

    地捻着,好像一名教练在催促手下的运动员快点儿跑。

    一开始我不大懂他的意思,但是后来,我注意到他妻子挪了一下身体,坐到椅子边

    缘,一边在努力思考,想尽快地回答我的问题。这下我明白丈夫为何来回地捻手指了。孩

    子的妈妈很紧张,一脸的害怕(感觉就像一个三年级的小学生,要在规定的时间里做完考

    题)。于是我停下来,转而问她丈夫,刚才那样捻手指是何用意,对方竟然一下子吼了起

    来:“意思就是快点,马上回答人家的问题,来做辅导是要花时间的,我可不想浪费时

    间!”

    跟我一样,这位父亲应该也是I型人格。同是一类人,我有些惺惺相惜的感觉(不过

    也就那么一小会儿)。这时候,我觉得机会来了,应该对他直言相告,于是语气坚决地

    说:“知道儿子为什么不想跟你去后院打篮球吗?我现在可算明白了。刚才看你妻子的反

    应,我觉得你家里很多亲人可能也有同感,觉得跟你在一起跟工作差不多,你就像他们的

    老板一样,而且还是个要求很高的老板。”

    听了我的话,对方一点儿没有恍然大悟的表情,没有觉得奇怪甚至羞愧,反而理直

    气壮地回敬了一句:“对,我就是要求高,没觉得对不住人呀。要求高有什么错?”

    跟这种父亲对话,我倒是挺喜欢的— 一方面,我总是坚决站在孩子们一边,帮助他

    们获得父母亲的理解;但是另一方面,我们都是男人,在处理亲情关系的时候,常常是一

    头雾水。这位父亲的想法我懂,我也是个男人。

    今天遇到这位比较强势的父亲,我可是一点儿也不示弱,说:“你对周围的人要求高

    没问题,可你是在跟自己的妻子和孩子打交道,把他们看成一群参加绩效考核的雇员,这

    就不对。坐在旁边的是你的终生伴侣,不是你的秘书,你在那儿对着她捻手指,好像她是

    拿你薪水的工作人员似的,这样做是对她的不尊重,让她很没面子。”

    一般情况下,做辅导的时候我不会这么直言不讳,可是话又说回来,这么多年了,我和男人们打过很多交道,不管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总结出来的一点就是,跟男人们讲

    话,就要具体、直接,口气要坚决、权威;相反,提问或打比方只会让男人们困惑不解。

    我并不是说男人比较蠢(当然有些人的确比较蠢),而是说男人比较喜欢直线式的思维,通常眼睛只盯着一个目标,喜欢直来直去,而且不大愿意承认错误,出问题的时候往往把

    责任推给他人,自己不愿意承担。

    所以,面对这样一位父亲,我尽量把话说得更明白:“看情况你也很想跟儿子交流,跟儿子搞好关系,否则你也不会坐在这儿了。每次儿子对你很冷淡的时候,是不是觉得自

    己吃了闭门羹、心里很难受呢?每个爱子心切的爸爸都会难受,可问题是你不应该过于在

    意他对你的反应,要在意的是你自己。你应该问问自己,‘我这是怎么啦,别人家的儿子

    也是18岁,一天到晚拼命粘着爸爸,我儿子呢,反倒千方百计躲着我?’”

    听到这里,孩子的妈妈都快哭了,简直想拥抱我的样子(我想要是她身上带了自家

    做的点心,可能会马上拿出来感谢我吧)。后来,我继续问她的丈夫,儿子跟他在一起,是否会觉得爸爸更像一名爱挑刺的教练,而不是一位用心的父亲呢?大家如果想做一名有

    心的家长,就要仔细考量自己的意图,想想为什么要生儿育女。面前这位父亲估计是这样

    想的:养孩子嘛,就是要教导孩子、指导孩子,为他们纠错,给他们提出要求。这位父亲

    所欠缺的,是做爸爸应该享受到的快乐,与孩子的交流,以及情感上的纽带。

    接下来,我让他挑选出3个人,让他去问问,上面几个问题别人会怎么回答。另外,我还告诉他,一定要放低姿态,和儿子坐下来,诚心诚意地交谈:“我很想做一个最好的

    爸爸,可能正是因为这个,我才会犯下一些严重的错误。因为我太爱你了,有时候不由自

    主地把心思放在教你、指导你上面,整天就知道纠正你。爸爸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想跟

    你在一块儿享受快乐,想多和你在一起,所以希望你能帮帮我。如果爸爸说的话、做的事

    让你感觉到爱了,可以表现出来给我看吗?还有,可以原谅爸爸的固执吗?给爸爸一个改

    正的机会,好吗?”我还专门告诉他,说到这里的时候要歇一下,看看儿子究竟有何反

    应,千万别忍不住又给自己找理由,摆出一副指手画脚的样子教训儿子。

    之后,我又鼓励他去找儿子谈谈,让他请儿子选择一项活动,可以在礼拜六的上午

    且就父子俩人一起去做。我让他告诉儿子,活动须满足的唯一条件就是儿子一定要觉得好

    玩,到时还要带上一些甜甜圈。我还提醒他说,可能要过一段时间之后,儿子才愿意跟他

    打篮球,但请相信会有那一天。“如果他愿意跟你打篮球了,你一定要负责去捡球,把球

    传给他,让他开心,多表扬他,跟他一起大笑,放轻松一点,不要老说他带球上篮的动作

    不正确之类的话,不要罚球,更不要批评他带球的方式。目前你是在重塑自己的形象,不

    要指手画脚,说东道西,儿子有自己的篮球教练,你做好父亲就行啦。”

    这位父亲一边听,一边做笔记— 典型的I型人格,凡事都要规划得清清楚楚,照章办

    事。看他快记完了,我又说:“还有,如果你下次再这么捻手指的话,就应该去参加四重

    唱了,人家唱歌的才做这个动作呢。你呀,是在跟家人交流感情。”说着,两个人都笑

    了。

    其实,作为父亲的我也是这么要求自己的,一年之中有四五次和孩子们认真交流,问问他们,我这个爸爸当得怎么样。每次问及孩子们的看法时,我总会有些紧张,谁也不

    知道孩子嘴巴里会冒出什么样的话来,总之我提这个问题就害怕,可是又真的想知道答

    案。通常我会问以下3个问题:

    “你最喜欢跟爸爸妈妈一起做的是什么呢?”

    “你觉得爸爸妈妈还可以为你做点什么别的吗?”

    “你觉得爸爸妈妈不应该做哪些事呢?或者说,他们应该采取什么不同的方式呢?”

    我的两个儿子中,有一个是这样回答的:“我觉得我们在看电影的时候你不应该熨衣

    服。”这个回答很天真,也很深刻。的确,我是I型人格,喜欢一心多用,觉得看电影的同

    时也可以熨烫衬衫,把干净的衣服折叠好,或者回复电子邮件什么的。这种行为看似微不

    足道,但一心多用却是肯定的,摆明了是在告诉孩子:“你还没那么重要,我可不能丢下

    手里的活儿,一门心思地陪你。”听了儿子的话,我明白了,儿子原来是这么推理的。

    其实,父母要向孩子学习,就得首先做自己的学生— 仔细分析自己的性格,看看在

    为人父母方面有哪些优势和不足,了解孩子们的看法,等等。

    这一点做好了,才能动手去研究孩子,了解他们的性情和成长过程。

    在辅导中心,赛西、梅丽莎和我经常会碰到这样的爸爸,他们是这样描绘子女

    的:“我比较了解大儿子,他跟我一样,有相同的兴趣爱好;小女儿则跟她妈妈一样,一

    个模子出来的。至于二儿子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们从来就没有搞懂过。”如果真的是这

    样,父母就更应该做一名学生,孜孜不倦,努力探索;我们的任务是照顾好孩子,而不是

    去改变他们。

    除了性情,父母还应该研究孩子们的成长过程。所谓研究,就是去探究为何某些事

    件必定会在孩子生活的某个阶段发生。比如说,为什么3岁的孩子还不能上幼儿园,为什

    么10岁的孩子不能开汽车?答案是:这么做是有道理的— 孩子们还没有学会所需的技

    能,不管是身体上,还是在认知和情感上,他们都还未具备必要的条件。孩子成长的过程

    中有若干座里程碑,提示他们在某个时刻能完成什么任务。假设时间到了,某个里程碑还

    未出现,父母就得想想了,该如何拉孩子一把,帮助他们继续成长的旅程。

    赛西、梅丽莎和我经常在国内做巡回报告,报告的话题是父母该如何了解子女。我

    们经常告诉台下的家长,男孩和女孩的成长进度不一样,了解到性别在孩子成长中的角色

    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也经常和家长们一起讨论孩子成长的规律,告诉他们,特定年龄段的孩子说谎

    其实很正常,两三岁的男孩好动、坐不住也是自然的。看到家长们宽慰的表情,我们总是

    很受鼓舞。不了解孩子的性情和成长过程,父母就不能更好地管教、教导孩子,和他们更

    好地交流感情。比如说,一个内向的孩子,在学校待了好几天,周五晚上回到家以后,又

    去看中学的橄榄球赛,周六上午去看哥哥或者弟弟的足球比赛,周六下午去参加一场生日

    派对,周日上午去教堂礼拜,然后又和亲戚们一起吃午饭,到了礼拜天下午,肯定是累得

    无精打采了。知道了这一点,做父母的自然会理解孩子,就不会觉得很失望、很没意思,觉得拿孩子没办法了;爸爸妈妈会明白,孩子需要的,只是好好静下来充充电,过多的人

    来人往和忙碌的活动只会让内向的孩子受到刺激,加重他的负担。换句话说,我们可以自

    问以下两个问题:

    “一番调查研究之后,你了解了孩子的性情吗?”

    “针对孩子的性情,你可以采取哪些具体的教育手段呢?”

    孩子面前,你想书写一个怎样的人生故事

    做父母的应该知道,一个主动型家长会经常反思,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还会向

    孩子学习,努力地理解孩子。下面我们要说的,则是对未来的设计和投入。唐纳德·米勒

    在《走一千年、行万里路》一书中说过:

    “在生命的旅途中,我们其实是在创作故事;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活得精彩,但事实

    上,假如所做出的选择不能助我们写出一则精彩的故事,那我们的生活也会丧失意义……

    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乏味无趣的故事,故事里的主人公随波逐流,活得毫无价值。总

    之,每个人都应该活得更有意思。”

    读了这段话,我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故事。研究表明,孩子们更多地是在向大人学

    习,所以一味地命令孩子、告诉他们应该何去何从的做法,效果其实并不好。所以我在

    想,作为大人,我自己在给孩子们起到什么样的示范作用呢?在不认识我的人面前,儿女

    们会如何说起我呢?等到将来,儿子长大成人,做了爸爸,在我的孙子面前又会如何形容

    他们的爷爷呢?说实话,我还真是有点儿担心,不知道孩子们会怎样看我、怎样描述我,不知道在孩子们的心目中,我的人生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记得度蜜月的时候,我和妻子开着一辆红色敞篷车,在州际公路上行驶。路上我和

    妻子谈起未来的生活,一起环游世界,还要干成一番事业,当然也提到了未来我们想做什

    么样的人。那时候,我俩二十出头,刚刚迈入婚姻的殿堂,对未来懵懵懂懂,却满怀希望

    和梦想,一路上所聊的内容也是不着边际,没多少现实感。

    后来,我和妻子去了计划中的几个地方,经历过几次梦想中的冒险,可是在多大程

    度上实现了理想,还真是不好说。只有一件事比较明确,就是我和妻子都想生儿育女。

    记得女儿出生那天,医院里亲戚朋友都走了,就我和妻子单独在一起,共同注视面

    前的小生命。我俩继续之前的话题,讨论两个人应该做什么样的父母,应该为孩子的将来

    做些什么,同时也开始规划未来的大家庭。现在回头看看,当时规划的蓝图中,有些是实

    现了,有些却落空了。

    如何设计你们的人生故事

    尽管规划的东西没有完全实现,这样的谈话还是帮助我和妻子为未来的家庭设计了

    图景。在这一图景的指导下,我和妻子每做一个决定,都要深思熟虑一番,这样一来,我

    俩就成了主动型的家长,而不是事事被动应对。大家想要做到这一点,有一个简便的办

    法,就是列一份“家庭目标清单”,把家里所有人想做的事情写成文字,明确家庭的核心理

    念,并以此为基础设定若干个家庭目标。

    设计未来的另一种方式是“时间—活动评估法”。首先将周一至周日家庭成员们所做的

    全部事情列一个清单— 睡觉、吃饭、上班或上学、看电视、收发电子邮件、浏览“脸

    谱”(Facebook)视频上的更新、发短信、参加体育运动、演奏或欣赏音乐、上美术培训

    班、参加课外活动、招待客人、去教堂做礼拜、购物、做志愿者、上网、打电话,等等。

    总之,清单应涵盖每位家庭成员的所有日常生活。列好清单后再检查一遍,把每一项活动

    所花费的时间写下来,可以按周或按月计算,这样每项活动大致需要几个小时就一目了然

    了。

    接下来,拿一张白纸,把日常生活中必须进行的活动列出来(比如睡觉、吃饭、上

    班、上学,等等)。想一想家庭成员们还应该从事哪些集体活动— 走亲戚、社交、下

    棋、请客吃饭、读书,等等,然后把这些活动的名称写下来,做成第三份清单。

    做好清单以后,大家可能会觉得很惊讶,有些活动是必须的,另外一些却是可要可

    不要的;再看看每项活动后面的时间,会觉得简直不可思议,有些活动竟然如此费时。现

    在把后面两个清单和家庭目标清单比对一下,看看哪些活动与家庭的核心理念以及使命一

    致、哪些不一致。这就叫做“时间—活动评估法”,很有用,可以让我们生活得更有意思。

    现在来考虑一下,如果把清单中的一些活动(比如一直以来都在做的— 过春节、过

    圣诞节、过暑假,等等)替换一下— 比如,替换成可以实现家庭目标的国内或出国游,或者干脆宅在家里共享天伦之乐,这样一来,多年来雷打不动的传统就转变为一次探险的

    经历了。人的生活要有点创意,大家可以问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在孩子面前,你想书写怎样一个人生故事?

    你的生活是否体现了自己的信仰,是以你爱的人为出发点的吗?

    在孩子面前你是否言行一致?还是仅仅说说大话、空话而已?

    《圣经》把儿女比作勇士手中的箭,很生动,也很新颖:勇士手中有了箭,才可以

    保护家人、养家糊口。作为勇士,一个人不会无故放箭,因为他知道这样做会伤及无辜、破坏安宁和幸福,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无故放箭的人却大有人在,许多家长对孩子疏于照

    看、放任自流,和过去那些谨慎而用心的勇士们相比,真是天壤之别。

    孩子们需要的是家长的谨慎、用心;他们需要做父母的人承担起责任,希望父母心

    思缜密、深谋远虑,对自己、对子女有充分的认识,也希望父母研究他们成长的历程,理

    解他们,小心呵护他们。总之,父母的一言一行、每一个决定,都需要深思熟虑。

    (戴维)

    第2章 父母心中的爱与怕

    养育儿女是一个漫长的旅途,旅途中每一位父母都会体验这两种感情,一举一动有

    时是因为爱,更多的则是出于害怕。

    时光飞逝,转眼女儿就6岁了;虽然一百个不愿意,我和妻子还是要把闺女送去上

    学,直到她年满20岁。经过一番调查之后,我们决定送她上社区学校。暑假告一段落,新

    的学年很快就开始了。直至今日,我都还记得送心爱的小宝贝上学的第一天。不过很有意

    思,我记得最清楚的是女儿开学后的第三周。

    开学后的第二周,我们收到了校长的一封信,信的内容是这样:

    亲爱的各位家长:

    开学已经一周了,我们进行得非常顺利。您的孩子正逐步适应学校的日常生活和学

    校的节奏,也越来越熟悉教室周围的环境、老师以及其他的小朋友。孩子们在这个学习环

    境里正积极参与各项丰富多彩的活动,对于接下来的学习和生活我们怀有充分的信心,对

    各位家长的支持和合作也表示感谢。

    我们郑重邀请您加入学校的“独立行动”。从第三周开始,您将在学校的停车线外和孩

    子说再见,让您的孩子独立走入教学楼,凭自己的能力找到教室。我们相信,您会发现这

    一做法将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也有助于学校有效地开展工作。

    再次感谢您的支持,全体教职员工

    尽管措辞婉转、言语诚恳,这封信的真正意思其实是:“家长们,不要再踏进教室的

    门了,你们在教室外晃荡,对谁都没有好处。学校给你们一个星期的时间,这之后不该来

    的地方你们就不要来了。”

    于是,从第二周开始,我和妻子便天天帮助女儿练习,引导她穿过学校门口的走

    廊,教她识别方向,沿着一条固定的路线,从停车场一路走到她的教室。我那可爱的女儿

    啊,怎么形容她好呢?这是对她的方向感的最大挑战。和她班上那些方位感极佳的男孩儿

    比起来,女儿这方面明显较弱,该右转的地方她会左转,有一次甚至走过了自己班上的教

    室都不知道。一家人反复练习,到第二周的周四,总算在上课铃响之前的几秒钟让她一个

    人找到了正确的教室。

    第三周到了。早上一醒来,我的心就七上八下的,脑子里全是学校所谓的“独立行

    动”。我心里想,女儿今天即将迈出人生的一大步。顺便提一下,班主任老师莱特夫人热

    情开朗,女儿很喜欢她,头天晚上睡觉前还跟我和妻子提出,要我们做一些小松饼,第二

    天带给老师。为了这个,妻子一大早便起了床,和好面,摆放好松饼模子。女儿起床后,帮忙把面倒进每个模子,然后满怀期待地坐在烤箱旁,看着模子里的面粉膨胀、变黄,等

    妈妈取出烤盘冷却,然后将一个个松饼小心翼翼地安放在盘子里。

    那天我刚好要去一位学员家里上课,出发前,我给对方打了个电话,说送了女儿之

    后就过去。因为上课之前要布置会场,想到自己要搬家具什么的,我便穿得不大正式,浆

    洗过的衬衫和领带放在汽车的后面,身上只穿了条卡其裤和贴身的汗衫。

    我和妻子检查了女儿的背包,将刚刚冷却的松饼包装好,然后开车出发了。路上我

    告诉女儿:“你是大孩子了啊,今天要一个人走到教室去。”然后鼓励她,说她今天肯定能

    行,在班里一定会过得很开心(这也是在暗暗鼓励我自己)。车子开到“家长止步”的地方

    时,我为女儿做了个祷告,亲了亲她的小脸,看着她抬起胳膊把背包背到肩上,然后我把

    松饼盒子递到她手里。目送女儿一步步向学校前门走去,看着她那小小的身影,细细的金

    发小辫在硕大的背包上方左右晃动,背包下面只露出两条小腿,我心里一阵起伏。不过,我还是使劲压了压情绪,调头开走了。

    开出一段路之后,我开始默默祈祷:“主啊,求你了,一定要帮帮我女儿,让她顺利

    找到教室吧。”开到校园边上的时候,我再一次试图克制心里的冲动……突然,我像发了

    狂一般,把车飞快地开进了停车场,动作简直跟救护车开进急诊区一样迅速。我跳下车,像个疯子一样跑过草坪 。

    我当时是想去瞧个究竟 — 女儿是不是向左拐了两次,然后向右拐,最后找到了教室

    呢?当时我整个人简直都瘫了 — 完全被惧怕冲昏了头,心里在想,她会不会右拐两次,然

    后左拐走到四年级学生的教室,最后惊慌失措了呢?会不会小手没拿稳,松饼掉了一地,被四年级的男生们当成沙包来踢呢?要是那样的话,女儿肯定吓坏了,心里一定会留有阴

    影的。

    不行,不能让女儿看到我不信任她,也用不着跑进学校里看个究竟,只需看看她是

    不是顺利走到了教室。想到这里,我沿着教学楼的一侧慢悠悠转了一圈,走过每扇窗户都

    伸长脖子往里头瞧瞧,看看能不能瞧见女儿。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我当时的模样:一脸的汗水,一副不顾一切的表情,不住地往小

    学教室的窗户里张望,就这种人,不是娈童的变态还会是什么?任何人见了都会报警。

    我自己呢,丝毫没有意识到这种可能。焦虑和惧怕战胜了理智,整个人完全被非理

    性控制了。走到最后一扇窗户时,终于看见了女儿。谢天谢地,她正从过道那头转过来,走进了幼儿班的教室;莱特夫人满面笑容地弯下腰拥抱她,女儿脸上绽放着自豪的光芒,把手中的松饼递给了老师。我再次沿着教学楼的一侧,悄无声息地溜了回去,钻进车里,关上门,两只手紧紧握住方向盘,泪水夺眶而出。

    第一次送心爱的孩子上学,每一位父母都会觉得难以割舍。从理智上讲,孩子大了

    就要上学,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可是在父母的心里,这就是有悖人之常情,让人觉得怪怪

    的。在孩子的事上,何时应该倍加呵护、何时应该放手,怎样把握两者之间的分寸,也是

    我经常和妈妈们讨论的话题。谈话的时候,我常常提到人类学家吉娜·布里亚的一本书,叫《家庭的艺术》,其中说到了她家里的两个儿子:

    养儿子的过程,最主要的就是在适当的时候放手。我想让两个儿子都知道一点,那

    就是:家是港湾,永远向他们敞开,但他们也是男子汉,外面海阔天空,应该走出去大胆

    闯世界。

    家是孩子的“港湾”,意思就是能给他们“呵护”;“闯世界”则意味着“放手”。把握二者

    的分寸,就是在爱孩子,保护孩子,给孩子呵护和安全感的同时,也应该放孩子出去,鼓

    励他们独立。

    这一章我们来谈谈分寸的话题,如何把握爱与怕、管教与慈爱、约束与自由之间的

    适宜尺度,是亲子关系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将说说如何做一位“有感情”的父母,而不

    是“感情用事”的父母;我们也将讨论在鼓励孩子多外出活动(例如参加体育活动、跳舞、从事艺术等)以获得各种经验的同时,如何保证家人能经常团聚、共享天伦之乐。最后,我们还将谈谈怎样在支持孩子(例如帮助孩子完成家庭作业)的同时,积极培养孩子独立

    能力的问题。

    爱与怕

    本书第一章中,我和大家分享了两位家长送儿子上大学的故事,讲到了他们当时的

    情感表现— 一个表现出的是爱,另一个表现出的却是怕。养育儿女是一个漫长的旅途,旅途上每一位父母都会体验这两种情感,一举一动有时是出于爱、更多的则是出于害怕。

    害怕是正常的,每个做父母的人都会有害怕的时候,可问题在于,如果我们感到害怕,该

    如何在承认惧怕的同时,让我们的所作所为不被左右呢?

    就拿我女儿和小松饼的例子来说,要是有父母遇到类似的情况,就应该尽量把车开

    出停车场,稳住自己,不要又回到教学楼。平时在一些细小的事情上尽量鼓励孩子独立,可以明确地告诉孩子,爸爸妈妈知道他(她)的能力,相信他(她)能做得很好。

    作为父母,你在哪些方面比较害怕?

    在哪一个方面可以放手、给孩子更多的信任?

    管教与慈爱

    父母引导和保护孩子的一种方式是管教。关于管教孩子,每一天走进我们办公室的

    父母们都会问到它,我们在做亲子讲座的时候也会谈到这个问题。在这方面,家长们总会

    有五花八门的疑问,表现出各种各样的情感,或者发表千奇百怪的意见,而且往往会纠结

    于管教孩子的“方法”,而不是真正关心管教孩子的“目的”。要记住,管教孩子的初衷是为

    了教育、改善和保护孩子,目的是引导他们,是爱孩子的一种表现;在这样的一个前提

    下,如果管教孩子是出于爱孩子,那么我们在管教的时候,表现出来的就应该是爱,而不

    是愤怒;管教的过程中绝对不能伤害或者羞辱孩子。

    有句老话,说的是无情的管教只会招来孩子叛逆,不过我们在这里想要说的,却是

    慈爱无度(溺爱)会给孩子过多空间,使他们缺乏安全感。好的父母应该把慈爱融入对孩

    子的管教中,并且不偏不倚,始终如一地奉行。

    想一想,在哪一方面你可以对孩子严厉管教,并且始终如一地坚持下去?

    要学会告诉孩子说:“你可能会觉得这样做没道理,不过我还是要坚持。”还有,“受

    了这样的惩罚你很生气是吧,可我觉得这是对的。”

    约束与自由

    好的父母在鼓励孩子独立、允许他们享受自由的同时,也应该尝试约束孩子,给他

    们设立一些有益健康的规矩。父母应该允许孩子自己去努力、去争取,这一点很重要,我

    们在课堂上也讲过,用提姆·季美尔的话说,父母应该提供给孩子“人为设计的困境”;“爱

    与逻辑”咨询中心的人则把它称为“重大学习机遇”。换句话说,在某些情况下,当孩子在

    尝试解决问题的时候,父母应该在一旁静观其变,让孩子通过自己做决定(有好的、也有

    不好的)来学到本领,而不是急于伸出援手,因为这时正是培养孩子性格的好机会,可以

    锻炼孩子的韧性和意志力。

    拿我自己的例子来说吧。两个儿子这段时间正是懒散、不负责任的时候,昨天我还

    对他们说,真是搞不懂,球场上你俩罚任意球可以踢得那么准,为什么自己的脏衣服就扔

    不进洗衣篮里呢?每间屋子里都是他俩的脏衣服和湿毛巾,有时候是他们自己的房间,有

    时候是在淋浴房旁边,还有的时候是洗衣房的地板上,离洗衣篮就只差了那么几公分。

    我家的房子进门处有专门放东西的小柜子,可两个儿子的背包和足球鞋老是放在柜

    子外面;还有吃过的盘子,也总是甩在洗碗机的旁边,上厕所小便后也经常忘了冲马桶。

    总之,两个孩子做事情老是不够彻底,总要差那么一点儿。

    比如说昨天,他们两个准备放学后去踢足球。早上出发前,他们收拾好球衣、球

    裤、球鞋、足球以及其他的物品,打好包放在门口。我出门去上班的时候,瞟了一下门

    口,儿子们已经走了一个多小时,东西却还在门口。这跟孩子们做好了家庭作业却忘记带

    给老师差不多。我随即查了下手机,里边有一条儿子发来的短信,问我可不可以上班时顺

    路把东西捎过去。

    当时我想了想:事实上,我的确可以中途停一下,把东西交给他们,然后去上班,时间也还来得及。不过我并没有这样做。和妻子商量一番之后,我们一致认为,应该利用

    这个机会教训一下两个责任感薄弱的儿子,培养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接下来,我给儿子

    们的教练发了一封电子邮件,告诉他说我家那两个孩子今天没带所需的物品,只能穿校服

    参加训练了;还有,我和妻子已经给两个孩子提了要求,要他们向教练道歉,因为教练领

    导的是一个团队,而他们没有做好准备,是对教练的不尊重。我在邮件中还说,对于未经

    准备就参加球队训练的球员,教练平日是如何处置的,请他也对这两个儿子一视同仁。作

    为家长,我们希望教练惩罚两个儿子,让他们围着操场跑几圈,给队友们送水,或者给队

    友们提供其他服务,等等。

    我和妻子在讨论上述方案的时候,也谈到了两个儿子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对于这一

    点,我们可没有抱任何幻想— 两个孩子回到家的时候,绝对不会有吃一堑、长一智的感

    觉,绝对不会对我们心存感激。一般来说,男孩子在遭遇失败或失望的时候,更容易责怪

    他人,而不是主动担当责任。换句话说,女孩子往往会责怪自己,男孩子则把责任推到他

    人身上。

    不出所料,我和妻子去接他们的时候,两个儿子浑身是汗、满面怒容,一边气呼呼

    地上车,一边责备他们的妈妈。一开始妻子还对儿子们表示同情,说东西都没带就参加训

    练,球肯定是踢不好的,儿子们心里一定很难受。没想到一个儿子居然开始对妈妈恶言恶

    语,指责我们两个,说我们没有爱心,连东西都不帮他们带到学校。妻子平静地提醒儿子

    说,东西又不是她收拾的,把包放在门口的也不是她,妈妈只能对他们的遭遇表示同情。

    说完,妻子打开车上的录音机开始听音乐,任凭两个儿子吵闹。

    父母们遇到上述情况,大多会和孩子理论。其实这种时候跟孩子多说无益,孩子们

    正是通过经历教训才学到宝贵的知识,知道做事的底线,懂得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做父

    母的往往会在口头上批评教育孩子,结果是削弱了实践的力量。

    想一想,父母在哪些方面可以鼓励孩子独立?比如说,给孩子充分的自由,让他们

    自己做决定,然后从中获取经验?

    充满感情,但不感情用事

    把握分寸的父母有一个特点,他们会充满感情地去教育孩子,绝不会感情用事。还

    是回到刚才的例子吧。妻子后来回忆说,两个儿子对她恶言相向的时候,她也曾有过一些

    任性的想法,一旦没控制好,说不定就会做出日后令她自己后悔的事来。的确,父母情绪

    激动的时候,往往会对孩子说出一些不应该说的话、做出一些不应该做的事。所以这个时

    候,父母最好是告诉孩子:“我休息一下再说。”也可以告诉孩子:“我们大家都需要安静

    一下。”安静和休息不仅适合两岁的小孩,也适合大孩子和所有的成年人,它可以让父母

    获取更多的回旋余地,带着同情、尊重和智慧来与孩子交流。有些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

    感情用事,这跟饿着肚子去杂货店买东西有点相似,最后往往做出较为冲动、未经思考的

    决定,日后懊悔不已。相反,如果能给自己一点时间静下心来,想一想是否需要对孩子进

    行管教,如果真的需要,也应该想想采取何种方式更合适。最好和孩子心平气和地交谈,感情用事没有任何好处。

    父母在控制情绪的同时,也应当学会如何应对棘手的场面(当然有时候也完全可以

    无为而治)。我曾经碰到这样一位妈妈,14岁的儿子正在上初中,有两次在她面前极为不

    讲道理。这位妈妈管教儿子的方式让我非常欣赏和敬佩。事情是这样的:那天早上醒来以

    后,儿子就一副气呼呼的样子,不过这在同龄的男孩子中也算正常。这位妈妈把头伸进儿

    子的卧室,提醒他说,叫他起床已经叫了四次,再不起来的话,半个小时以后家里其他人

    就走了,到时就不管他了。男孩儿没好气地应了两声,起床穿好衣服走进厨房,看到面前

    的早餐后,又开始恶狠狠地对母亲说话。看着面前满腹牢骚的儿子,这位妈妈警告他说,如果他再这样出言不逊,就把他一个人丢在家里,让他一个人走路去上学。听了这话,男

    孩儿暂时收敛了一下,不过也只是表面上未发作,心里肯定越来越生气了。

    上学的路上,坐在后座上的男孩儿开始发飙了。先是去惹一旁的妹妹,然后又冲着

    正在开车的妈妈大呼小叫,言语非常无礼。妈妈告诉他,今天出门自己特地没换衣服,因

    为吃中饭之前还要去参加一个重要活动,所以等会儿还要回家一趟收拾妥当后再出来。下

    面是她对儿子说的原话:“我告诉你,我现在还穿着睡衣睡裤呢。我警告你啊,你要是再

    敢对其他人不尊重,我保证一定会跟你下车,陪你走进学校,去找你的棒球教练,跟他说

    下午你不用参加训练了。为什么?因为打棒球属于课外活动,是对你的一种奖励,不是必

    须要做的事情,如果你对家人不尊重,那我们就收回这个奖励。”

    这一招果然立竿见影。一想到身穿睡衣睡裤的母亲要陪自己走进教学楼,还要找教

    练谈话,男孩儿态度立刻软了下来。

    几个星期后的一天早上,男孩儿一觉醒来,浑身上下又不对劲了,简直就是《人体

    异形》的续集。不过,每次他发脾气都是趁着爸爸上早班不在家,一起床就开始对妈妈颐

    指气使,要这要那,一副不得了的样子,严重破坏了家中的和谐气氛。那天早上,他突然

    向大家宣布说,今天不想上学了,而且谁也别想劝他。妈妈立即回答他:“你说得对,我

    可不能强迫你去上学;你要真是生病了的话,我就打电话给学校请病假,否则我就报告老

    师你没生病,是无故旷课,让他们给你记一笔,算你逃学。”

    男孩儿毫不示弱,立马自作聪明地质问妈妈:“你不会连自己的儿子都要举报

    吧?”“如果你做的事情违反了规定,我当然会举报你。”妈妈回答说,一边拿起电话。男

    孩儿开始耍起横来,想一把抢过电话,妈妈于是伸出手去抓他的胳膊,一不小心却抓破了

    他的手。这下可不得了了,男孩儿像给弹簧刀刺中了一般,痛苦地扭动起身体来,一边还

    大声地嚎叫着:“我要报警,让警察来抓你!我要告诉他们,说你故意伤害我。”

    说着,男孩儿跑过去抓起电话,开始拨打911。这一刻,他妈妈真想上去把电话抢过

    来,好好揍儿子一顿,不过转念一想,刚才不就是因为抢电话,才引发了儿子大吵大闹

    吗?于是,她强压住怒气对儿子说:“你打吧,打电话好了,我正想找人帮忙呢。”

    男孩儿一边尖叫,一边回答完接线员的问题,随后用力挂了电话。结果可想而知,男孩儿的歇斯底里引起了警察注意,不到10分钟,警局就派人上门来了解情况。男孩儿上

    前为警官开了门,后者问他是否需要帮助,没想到男孩儿立即回答说:“不用,没什么

    事。”听到这话,妈妈走上前来对警察说:“是的,警官,我们确实需要您帮助。”

    听到妈妈说这话,男孩儿慌了,一副快尿裤子的模样。妈妈请警官进了屋,当着儿

    子的面把整件事复述了一遍,请求警官帮忙解决。听完她的解释,警察马上意识到这位母

    亲其实非常聪明,是个用心良苦的好妈妈,于是对男孩儿说道:“来,小伙子,坐下来我

    们谈谈。”

    接下来,警察开始训斥男孩儿,告诉他说,像他这个年纪的小孩子哪怕是拒绝做家

    庭作业,爸爸妈妈也可以选择报警,让警察出面修理他。男孩儿听着便哭了起来,一旁的

    妈妈悠然自得地泡上了第二杯咖啡。

    当你情绪激动,感觉需要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冷静下来思考下一步的决定时,最好

    看看有什么地方适合好好思考呢?什么事情值得暂时分心呢?

    让生活节奏充满创意

    大家还记得,第一章里我曾邀请家长们做一个“时间—活动评估”。这件工作可以帮助

    父母们更好地了解到,自己的家庭作为一个集体从事了哪些活动,以及每项活动上分配了

    多少时间。此外,这么做的关键目的是检查一下,成员们所从事的活动是否与家庭这个整

    体所设定的目标或者追求的核心价值相一致。这种评估行为往往能产生一些令人惊奇的效

    果。我就特别欣赏这样的家庭,和我聊天时,家长们会谈起自己曾经做出的类似尝试,说

    自己如何采取机智而富有创意的办法来调整一家人的生活节奏。其中就有这样一家人,以

    前每年他们都利用春假出去旅游,现在却把活动改成了待在家里,寻找机会参加一些社区

    服务项目。具体说来,他们把假期切分成了两天一组,其中一天到城里的某个地方考察,另外一天则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义工活动;至于孩子们,每一个都积极参与其中,还学会

    了合理安排时间。

    另外一户家庭的做法则是从每个赛季中抽取一个周六,每位家庭成员牺牲一次参加

    比赛的机会,转而去做志愿者。这样做的意义很显著,因为它向孩子们传递了一种信息,即父母一方面很重视子女们所拥有的体育运动和课外锻炼机会,但另一方面也完全愿意定

    期地做出牺牲,让孩子们参加一些社会服务工作。随着孩子们年龄日渐增长,缺席体育比

    赛意味着更大的损失,但是既然做出了承诺,这个家庭就会坚持不懈,把它视作成员们始

    终坚守的家庭事业来追求。

    还有一个家庭,我也打过交道,他们取消了所有的旅游活动。这家人有两个子女。

    有一天他们突然认识到,一家人在周末其实是聚少离多,在其他城市的酒店里待的时间多

    过在家里,而且很多时候即使团聚,也不是他们一家人,而是和其他家庭在一起。尽管家

    中两个孩子颇有运动天赋,而且父母也知道,如果缩小孩子们的活动范围,势必会牺牲掉

    一些宝贵的机会,但是最终这对夫妇还是做出抉择,只让孩子们参加一些娱乐性的团队和

    学校的体育活动。

    当今社会,人们往往将工作和机遇置于情感之上,认为快比慢好、多比少好、成绩

    比参与更重要。现在的人相互共处的机会越来越少,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的机会越来越难

    得,若要人们放慢脚步、联络感情,可谓是难上加难,更不要说维持一段简单而纯净的记

    忆了。

    让每个家庭成员想象一下心目中最理想的礼拜天,在纸上写下来,将纸头扔进一顶

    帽子里,收集完毕以后,依次念一下每个人的描述,大家一起讨论这些想法,然后拿出决

    定来。

    把成长的权利还给孩子

    这里还有一点要强调,就是掌握好帮助的分寸。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必然需要各种

    帮助— 情感上的、人际关系上的、生理上的、信仰上的、学习上的,等等。通过调查和

    了解,父母可以明确孩子在哪些方面更加需要帮助。不过,问题的关键是帮助多少。父母

    应该在必要的时候给孩子提供一定量的帮助,原则是不能干扰孩子的成长。

    通常情况下,家长们会在女儿遇到人际关系上的难题时急于插手,为女儿解决问

    题,却从而走入误区。这些难题往往包括:遭到朋友的背弃、男朋友突然脾气古怪、受到

    众人排挤,等等。遇到此类问题时,父母往往会出面干涉,对女儿说“你应该跟她

    说……”“下次你就……”或者“别让她……”父母能陪伴女儿、倾听她的诉说,这当然很重

    要,但是如果父母主动提出了建议,就会给女儿一种暗示,让女儿觉得自己在父母眼里不

    够聪明、不够强壮或者缺乏创意,不能靠自己的力量克服困难。

    有些男孩子在学习上需要特别的帮助。当前,我们国家的义务教育体制强调的是口

    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往往要求学生静下来听从教导,而这恰恰不是男孩子的强项。学校教

    育对于男孩子来说可能具有一定程度的挑战。如果一个男孩学习比较吃力或者跟不上,父

    母千万不要急于下结论。许多父母在无意识或出于好心的情况下,往往取得适得其反的效

    果,让儿子觉得,要是父母不能长期给予帮助甚至进行干预,那么他就不能顺利完成学

    业。典型的包办型父母就是在儿子做家庭作业的时候,在桌子旁边逗留徘徊,这样做实际

    上是在告诉儿子:“你这孩子既不聪明,做事又没有头绪和方法,而且也不自觉,没法独

    立完成作业。”其实,更为理想的做法是离孩子远一点儿,让他自己完成作业,父母做自

    己的事情(比如做饭、算账单、回电子邮件,等等),这样,万一孩子有哪个地方卡壳

    了,父母也可以回答孩子的问题或者提供帮助。问题的关键在于,父母不要代劳或者敦促

    完成作业,因为我们的最终目的是把孩子培养成自理能力强的学习者。

    现实生活中我见过不少头脑非常聪明或智商极高的男孩子,他们本来可以成为优秀

    的毕业生,在毕业典礼上代表所有毕业生致辞,也可以成长为杰出的学者,可就是因为成

    不了独立的学习者,他们在学校里只待了一两个学期便想方设法地辍学了。有些孩子就是

    这样,总是有大人在一旁监督,帮助他们制定学习计划,上网查收老师布置的作业,协助

    他们完成作业,敦促、指导他们完成任务。这些孩子对于怎样独立学习毫无概念,结果上

    了大学以后,便很难应付大学里的学习环境了。

    还有一点也尤其重要,就是明确在孩子成长的哪个阶段开始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

    叠衣服、准备午餐、自己去给汽车上保险、管好自己的零花钱,等等,这些都应该是在不

    同的年龄段进行培养的。

    父母可以问孩子两个巧妙的问题:

    你是怎么想的呢?

    遇到这事你会怎么办?

    父母要分小步走,把成长的权利交还给孩子,锻炼他们的独立性、创造力和韧性,开发他们的聪明才智。

    (戴维)

    第3章 有怎样的童年,就会成为怎样的父母

    很多人是在做自己童年时代憧憬的父母,把自己幼年希望拥有的东西奉献给现在的

    子女。于是,教育子女更多的是在满足父母自己,而不是孩子们的需要。

    “男孩子,他需要;女孩子,她需要。”这些是我们在准备“养儿育女”亲子课堂时写下

    的几点提纲。在讲授子女成长这一课时,戴维和赛西轮流上台,讲解男孩和女孩发育过程

    中的各个阶段,分析他们在不同阶段有何特点、有何需求。

    戴维和赛西讲课的时候,我一般是在旁边观察,觉得他俩和电视上主持亲子访谈节

    目的奥斯蒙兄妹有点儿像,只不过身上少了那些亮片,穿的也不是带大翻领的白色西服罢

    了。我一边观察他俩,一边观察台下的家长们。其中一些父母在本子上使劲记着笔记,也

    有一些追求高科技时尚的在使用iPad记录,还有几个父母,看起来好像是在往手机里输入

    听到的内容,但其实是在发短信或上“脸谱网”(Facebook)。此外还有一些父母,他们静

    静地坐在椅子上,呆呆地出神。很明显,最后这类父母的注意力已经不在“男孩子,他需

    要”上了,他们脑子里想的是“那时候我,我需要的是”。每次上亲子课时都会有这种情况

    发生。

    这种情况在家庭中也可能发生。女儿可能简单说了句什么,然后一刹那,父母就被

    带回了童年时代,思绪已经不在女儿的言语上,耳边响起的是母亲说话的声音— 挑剔、苛刻、羞辱。然后接下来,父母便似乎不再是父母,仿佛摇身一变,成了小时候的模样,说起话来不再像个成年人,而是活像一个10岁或14岁的孩子一般。也就是说,此时此刻,家长们似乎回到了过去,因为当前的一件琐事,心中的某种情感被激活,思绪进入了过去

    的某个地方,并且在这个时间点上被卡住而陷入了停滞状态。

    停滞不前的家长

    每一个孩子都要经历若干个发育阶段。正常情况下,在人的成长道路上,总会经历

    一些标志性的里程碑。比如说,婴儿学会了让视线跟随某个移动的物体,5岁的小孩学会

    了独立穿衣服和脱衣服,青春期对于女孩子来说一般是从11岁开始,男孩子则往往要到13

    岁才进入这个阶段。

    然而,在正常发育的道路上,某些孩子可能会突然停下来无法前进。比如说,某个

    孩子遭受了语言或身体上的家庭暴力,生理上或情感上受到忽视,生过大病或经历过某种

    打击,这个孩子的正常发育就会被阻断,从而停步不前。孩子的身体会继续成长,但他的

    情感成长却会在这一特定时期停滞下来。如此一来,一位40岁的父亲在其性格中可能存在

    某种特质,这种特质与14岁的男孩很相似;一位70岁的奶奶有时候做出的行为或表现出的

    情绪会跟一个7岁的小女孩差不多,因为正是在7岁那一年,这位奶奶遭受过身体上的家

    暴。从本质上讲,停滞不前意味着幼时的某种经验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因此与这种经验

    相关联的行为、想法和情感就可能在当前被激活。对于经历过这种停滞不前的成年人来

    说,为人父母非常可能激活过去的生活经验。

    下面这些话来自于我们曾经辅导过的一些孩子:

    “我爸爸没注意我,也不跟我说话。他妈妈死的时候他才11岁呢。”

    “我妈妈不大会带孩子。让她说一句‘我爱你’或者拥抱我一下,她就会觉得很难为

    情。我想大概是因为她自己的妈妈就是个很挑剔的人,反正妈妈有时候挺恨她自己的。”

    “我爸妈从来不会缺席篮球赛,他们对我参加的活动很投入,还给我挺多压力。我知

    道自己应该感激爸妈,可有时候我真的希望不用打篮球,去小溪边玩会儿该多好啊。但是

    爸妈就只有我一个,小时候他们的父母可是没付出过这么多。”

    “我爸爸说我应该自己做饭,”(说这话的是一个三年级的小学生,她看着我,一脸的

    疑惑)“可是我不会做。爸爸说他太累了,做不了,而且要学做饭的话也太老了。”

    “有时候我爸爸发火了,冲着我嚷嚷。他没打过我,不过我觉得他做得出来的。爸爸

    说过,他发火是因为我惹恼他了,我做的事情好蠢。”

    这些来接受辅导的孩子有一个共同点— 他们的父母在教育子女时,还沉浸在以往的

    岁月中,过去那些未被满足的种种需求以及所受过的伤害,都还在纠缠着他们。由于受过

    冷落、遭遇过家暴或经历过痛苦,这些父母在成长的道路上突然停滞了下来,所以他们教

    育子女的方式与其说是满足孩子的需要,不如说是在治疗过去留下来的伤痕。

    在成长的过程中,有的孩子可能面对的是一个动不动就大发脾气的母亲,有的孩子

    和整天情绪低落的父亲生活在一起,有的孩子总是遭到他人排斥而交不到朋友。有一天,这些孩子长大成人,做了父母,每当下一代冲他们大声嚷嚷的时候,过去的记忆立刻被唤

    醒,于是他们本能地做出情绪化的反应,不大会顾及当前的实际情况。比如说,女儿的同

    学没有邀请她去过夜,父母知道了就小题大做,觉得是自己受到了冷遇而不是女儿。为人

    父母的过程往往会激活或唤醒自己过去生活中那些未被满足的需求或曾经遭受的伤害,而

    一旦发生类似情况,做家长的就会跟一个孩子似的,带着孩子的眼光、感情和思维方式去

    为人处世。

    家长们可以问问自己:

    幼年时代,我有哪些需求没有得到过满足?

    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我有没有觉得自己的行为像个小孩子或青少年?

    如果有,该如何描述这种行为?

    我觉得自己像个小孩子的时候,是哪些因素触发了幼年的记忆?

    有时,要把孩提时代的往事抛之脑后是非常困难的,因为那个时候每个人都有遭受

    冷落和伤害的经历,都有被抛弃、被忽视的记忆,这些东西在我们心里留下了刻痕。成长

    的道路上,我们也许遗失了某个重要的里程碑,漏掉了整个发育的阶段。

    可是该怎么做呢?怎样做才能忘却自己成长道路上那些悬而未决的事情呢?在这一

    点上,我们中的一些父母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设法补偿。他们实际上是在做自己童年时

    代所憧憬的父母,把自己幼年时希望拥有的东西奉献给现在的子女。于是,教育子女更多

    地是在满足父母自己的需求,而不是孩子们的。父母下意识地认为,如果采取自己选择的

    教育方式,就可以保护孩子(甚至包括父母自己)免受潜在的伤害。这些教育方式催生出

    了5种特别的家长类型,他们是:彼得·潘式家长、直升机式家长、潮人式家长、copy型家

    长以及无痛型家长。

    彼得·潘式家长

    特点:不愿长大 。彼得·潘是一个典型的长不大的孩子,在他的周围有仙女、海盗,还有代表亲吻的顶针;彼得·潘生活在一个想象和冒险的世界里,而创造这个世界的作家

    — 杰·姆·巴里正是这样一位男性。在他的生命中,童年的一些经历缠住了他的脚步,让他

    在成长的道路上停滞下来。巴里的兄弟不幸夭折后,他的母亲悲痛不已,为了哄母亲开

    心,幼年的巴里每天念书给她听,用自己的想象编织出一个又一个故事,帮助母亲排解心

    中的苦痛。巴里的整个童年都是在母亲的悲伤之中度过的,“他的一生都在挣扎,试图摆

    脱童年时代因为失去亲人和经受打击而笼罩在自己身上的巨大阴影,”作家D.H.劳伦斯曾

    经写道。巴里自己也曾经在书中说道:“孩提时代我最怕的,莫过于日渐逼近的那一刻。

    在那一刻,我自己也必须放弃游戏,可之后我该怎么办呢?没有任何头绪。所以我觉得自

    己必须在私底下将游戏进行到底。”

    彼得·潘长大成人后会是什么样的呢?出版界已有几本书专门讨论这一话题。据说将

    来会有学者对彼得·潘式的心理进行精神诊断,把类似的性格问题命名为“彼得·潘综合

    症”。患上此症的人有一些共性:他们不愿承担责任,不能对任何事或任何人做出承诺。

    一句话,彼得潘式的人物不愿长大,或者说,一辈子也长不大。

    这种性格如果出现在父母身上会是什么样子呢?乍一看,彼得·潘式的家长很能找乐

    子,会千方百计让周围的世界变得好玩,希望别人热爱自己,喜欢大家跟自己一起享受快

    乐时光。但是,欢乐一旦散尽,意犹未尽的他们就会顿感绝望,孤寂感很快就会笼罩下

    来。

    药方:勇敢 。故事中的彼得·潘可以战胜海盗,和野蛮的印第安人交朋友,但对温迪

    以及任何正经的人和事却倍感恐惧。同样,彼得潘式的父母在大胆尝试新事物、带领孩子

    参加野外探险的时候可以表现得勇气十足,但是勇于冒险和勇敢却是两回事。要知道,孩

    子需要的是一个拥有足够勇气、长大成人的家长,而不仅仅是一个彼得·潘式的玩伴而

    已。不论时间地点都能制造欢乐,这样的父母可以让孩子喜欢自己,却不能让孩子在长远

    的将来敬重自己,因为只有讲分寸、守规矩才会给孩子安全感。孩子们需要父母划清界

    线,如果做错了事情,父母就应该管教孩子;孩子们也需要交谈,就一些难以启齿的话题

    与父母交流,例如青春期和性的话题。父母只有让孩子知道,一切均在掌控之中,孩子才

    会觉得安全,父母身上表现出来的勇气会让孩子充满信心。有勇气就有信心,长大成人正

    是这类父母的终极冒险。

    直升机式家长

    特点:对世事害怕不已,忧心忡忡 。直升机式家长通常是母亲。她们小时候往往有

    过可怕的经历。这些经历挥之不去,常常让她们内心充满恐惧。直升机式的母亲不允许三

    年级的女儿在外过夜,因为她不想女儿重蹈覆辙,遭受自己小时候曾经历过的凌辱和痛

    苦;这样的母亲也不允许处于青春期的儿子和女孩子约会,因为她自己在读中学时曾经和

    男孩子约会过,犯下一些错误,现在不想让儿子走上相似的道路。直升机式母亲对孩子过

    度呵护,整日盘旋于孩子生活周围,意图只有一个— 保护孩子,使孩子免受她自己曾经

    面对的痛苦(其实有些痛苦她自己从未真正面对过)。

    直升机式家长总是对孩子的事充满焦虑,虽然表面上不大看得出来,但焦虑和恐惧

    至始至终在左右他们的看法和行为。作为一名辅导师,我认为这些情绪尽管没有表达出

    来,但也不会自行消失相反,埋在心里的时间越久,力量就会愈加强大。其实,做父母的

    一旦觉得自己焦虑过头了,就应该和配偶、朋友或信得过的辅导老师交谈,面对面的讨论

    不仅可以让自己认识到这些情绪的存在,也可以有效地缓解这些情绪带来的副作用。

    药方:信任。 此类父母最需要的莫过于信任。这里所说的信任,不是指做母亲的应

    该信任子女,相信他们有能力做得最好,也不是说她应该相信周围的世界是安全的,没有

    人想害她。

    潮人式家长

    特点:子女缺乏安全感。 在《家有女儿》这本书里,我和赛西把青春期称为“自恋

    期”。戴维则在《狂野的世界》一书中,把正处于青春期的男孩子叫做“漫游者”。总之,十几岁的青少年有几个共同的特点— 思绪飘渺、自恋且缺乏安全感,脑子里想的全是他

    们自己。此外,现代社会中许多青少年都在花尽心思,把自己打扮成“潮人”。

    “都市词典”网站上对“潮人”一词下的定义是:“所谓潮人,通常是指二三十岁的男子

    或女性群体(根据我们中心的调查,十几岁的青年人也应该属于这一群体)。这一群体看

    重独立思考,反对主流文化,信奉政治革新,热衷于艺术尤其是独立摇滚,崇尚创新和智

    慧,而且喜欢发表一些机智诙谐的俏皮言论。”该网站还进一步描绘了“潮人族”的特

    点:“尽管‘潮人’其实是一种心理状态,但体现在行动上,‘潮人’往往热衷于追逐特立独行

    的时尚风范。潮人一族对于主流消费群体持抵制态度,认为后者缺乏文化意识;潮人们常

    常身穿紧身牛仔服,脚上是老式的学生运动鞋,有时还佩戴宽边眼镜,其灵感往往来自古

    董商店和旧 货商店所出售的二手老旧物品。潮人一族,不论男女,都喜欢比较中性的发

    型,头发剪得较碎且蓬松,左右刘海不对称作偏分。”

    克里斯汀·罗森写过一篇文章,名为“潮人一族的诅咒:不想长大的父母”。作者在文

    中这样描写潮人式父母的生活和追求的目标:

    “潮人一族认为,做了父母后不一定非得放弃生活的创意,也并不意味着一定要举家

    搬往郊区或购买一辆小货车。《潮妈生存指南》一书的作者爱丽儿·戈尔就对微软全国广

    播公司的节目主持人说,‘如果我是做朋克摇滚的,或者说是搞匈牙利民族舞蹈的人,那

    我就是我,干嘛要改变自己随大流、用美国社会里那种既平庸而又虚伪的中产价值观来养

    育孩子呢?’”

    罗森在文中继续说道:

    “新一代的父母在其成长过程中,清醒地了解自己独特的个性,在养育子女方面拒绝

    落入俗套或追逐主流,因为在他们自己有限的经验世界之外,几乎不会有其他的视角;这

    些父母追求返璞归真、探索生活的意义,但这一举动很快蜕变为一味地彰显自我和突出个

    人。在他们从男孩到男人、从女孩到女人的戏剧性转换过程中,子女的地位被降格到仅仅

    充当舞台工作人员而已。”

    大家只要稍微浏览一下“脸谱”网,就知道上述观点很有道理。潮人式的父母在“脸

    谱”上发布了不少帖子,内容是其子女的经典语录和照片,这些东西足以让同龄的孩子自

    感落伍10年,不过也就说明了一点— 父母们这样做只是为了显摆而已。

    大家不要误会,有些潮人一族的父母,他们不仅思想创新和抵制主流文化,还成功

    地超越了自己的青春期。不过我们这里讲的“潮人式父母”,奉行的是尼尔·波拉克在他的

    畅销书《初为人父:一个美国家庭如何打造“酷仔”的真实故事》中所描绘的生活哲学。对

    于某些潮人式父母来说,“扮酷”远比性格磨练重要,因为很不幸,这些父母自己往往就经

    历了缺乏安全感的青春期。

    药方:树立意识 。很多潮人父母追求“酷”,凡事都要“先知先觉”,可是做父母的人

    往往正是“酷”的反面(尤其是当子女处在青春期时),对许多时尚潮流可谓一无所知。拿

    我自己来说,在评估某个家庭或首次约谈某一家人的时候,我常常对某些孩子,或者应该

    说是对某些父母感到担心。他们身穿牛仔服,和子女的打扮一模一样,而且每说一句话都

    会用“好赞”这个词,还不时地翻看手机。和这种类型的父母生活在一起,孩子们很可能会

    经历身份危机,因为要说一个家庭中的潮人和前卫,只能是十几岁的青少年,假如父母占

    用了这一身份,子女就无所适从了。

    如果你是一位潮人,而且还做了父母,那你完全可以继续潮下去,继续扮酷,同时

    也给孩子们机会,让他们扮酷,但是要记住,不要把潮人形象放在第一位,不要教孩子们

    看重扮酷,而忽视性格培养。赛西在上文中就说过,孩子不仅应该喜欢父母,更需要尊敬

    父母;他们需要父母以自身为范例,给孩子们演示长大成人是什么样的,让孩子们盼望长

    大的那一天,而不是将自己的青春期看作“光辉岁月”。

    父母如果缺乏安全感,就会重视自我形象多过重视子女。其实,需要关注的是儿子

    和女儿:孩子身上正在发生什么变化?他们期望从父母那里得到什么?如何鼓励孩子在情

    感、心智和行为举止等各方面成长为独具个性的人,而不是要他们长成父母心目中期待的

    模样?这些才是父母应该多关注的。做父母的不一定非得“先知先觉”,因为养育子女的过

    程自然包含了许多未知因素,但是家长们必须明白一点:孩子们盼望得到父母的帮助,期

    待和他们一道去探索未来。父母能为孩子贡献的范例,只能是他们所熟知的自我— 成熟

    但往往并不酷炫的自我。

    copy型家长

    特点:相互依存 。这一类型的父母往往下意识地将子女的童年看成自己童年的延

    续。在他们看来,父母和子女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些

    父母看待孩子通常有两种方式:要么将养育子女的过程看作一个难得的机会,可以让他们

    纠正自己成长历程中曾经犯过的错误,要么就只是将孩子们看作是“子承父业”的人选而

    已。

    这两种类型的父母最近我都见过。有一次,一位母亲带着14岁的女儿来找我咨询,对我说:“我很担心女儿,她说自己有朋友,可是我觉得她并不开心。我去她学校参加过

    几次活动,看到别的女孩子,坐在一大群人中间有说有笑,非常受人欢迎的样子。可我女

    儿呢,跟其他几个女孩坐在一边,离大家远远的,比别人安静多了。我知道她肯定很孤

    独、很孤僻。”

    后来,我把她女儿单独叫到办公室。这个女孩儿其实很有思想,她说:“我知道妈妈

    担心我,不过我真的没事。我真的不想做那种广受欢迎的人,因为我发现,学校里那些吃

    得开的女生并不见得真的招人喜欢,这些人之所以有同学前呼后拥的,是因为大家都害怕

    她们。我可不想变成那样的人,我是真心喜欢我的朋友。”跟上文中提到的许多孩子一

    样,这个女孩看问题很深刻,明白母亲想要什么,也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不过有件事情她

    大概不知道 — 25年前,她的母亲是多么想加入学校里那个看似热闹的群体啊!

    另一个例子是一位父亲,他最近来我们的夏令营接儿子。回家之前,我和父子俩一

    起出去遛狗,路上把一只球扔出去,想让狗接住。轮到他儿子汤米的时候,小男孩儿拣起

    球,用力往马路那头扔过去。这位父亲猛地大喊起来:“汤米,把胳膊伸直!眼睛盯住

    球!”读到这里,大家的想法可能跟我当时一样:“不就是扔只球给狗吗,用得着这么夸张

    吗?”不过当时看那位父亲的模样,有点儿大学生篮球比赛的阵势。这位父亲不仅自己会

    投球,而且也想让儿子学会投球,让儿子拥有“自己成长道路上的每一个机会”,也就是

    说,他以前做过什么,现在也想让儿子去做,而且想让儿子做得同样优秀。

    药方: 一家人,但成员各自独立 。孩子和父母是不同的人 — 再强调一次:孩子是孩

    子,父母是父母。我知道家长们都明白这一点,但问题是有时候我们会忘记,将来孩子们

    长大了,会和我们不一样,有着不同的需求、不同的兴趣、不同的希望和不同的梦想;他

    们可能会喜欢另外一种运动,也说不定会讨厌音乐课。孩子可能出生在运动世家,但在所

    有家庭成员中,就他(她)一个人热爱艺术。虽然是一家人,但并不意味着成员们都会相

    似。

    孩子有何兴趣和爱好?最投入的活动是什么?喜欢做哪类事情?家长们应该找到这

    些问题的答案,允许儿女特立独行。为人父母意味着放弃自己的过去,不要对以往没有实

    现的心愿耿耿于怀,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做回自己。父母们可以问问自己,是否曾经无

    意识地把孩子看作第二个自己,从而给孩子施加了压力?孩子在与父母保持亲密的同时更

    需要独立,唯有这样,孩子才会成其为孩子,父母才会成其为父母。

    无痛型父母

    特点: 麻木不仁 。无痛型的父母童年时期曾经历过巨大痛苦,程度之深,令他们在

    内心中企盼这种痛苦不要重来。为达此目的,他们便在以后的生活中,努力让自己远离痛

    苦,而这样做的一个问题是,他们也让自己远离了仁爱。

    在生理上,无痛型父亲从来不会对儿子表现出任何形式的爱意,因为哪怕是抚摸、拥抱或者梳理一下儿子的头发,都会把这位父亲带回到多年来自己曾想尽办法努力压抑的

    过去。为了避免这样的后果,他干脆无动于衷,不去抚摸儿子、不去拥抱他,儿子热切想

    要得到的任何身体上的接触都被他拒之于千里之外。

    无痛型母亲则是这样的— 女儿还小,可是只要一哭,就会招来母亲一顿羞辱:“哭什

    么哭?有什么好哭的?也太没出息了!”对于自己,这类母亲也同样绝情。“站直了,别趴

    下,”她们每天都在告诉自己。也正因为如此,一旦女儿受到了伤害或排斥,做母亲的就

    会想起自己曾经体验过的羞辱和悲伤。每当这个时候,她们不仅会禁止女儿显露出悲伤的

    情绪,而且还会勃然大怒,在她们眼里,发脾气至少证明一切都还在她掌控之中。

    药方: 做个性情中人 。人活着就会有痛苦,每个人都会经历。孩子们也会经历痛

    苦,而且有时候孩子受苦,父母更是痛在心里。一个人只要做了父母,就不再可能若无其

    事、无动于衷了。我的意思不是说父母凡事都要挂在脸上,而是说父母都应该是有血有肉

    的人。孩子的存在会给父母创造无尽的喜悦,也会带来没完没了的苦痛。如果做父母的在

    自己周围筑起一道高墙,将自己和各种情感隔绝开来,最终割断的其实是父母和孩子之间

    的纽带。

    安妮·拉模特在她的《备用方案》一书中写道:“我有一个朋友叫马克,在教会青年组

    织工作。最近他提醒我说,山姆(我儿子,十几岁)其实不需要我去纠正他的情感,他需

    要我去倾听,做一个心里明白、处事公正的家长。马克说,儿子在母亲身上最需要看到

    的,是一个鲜活的个体,让他觉得自己将来能够承受长大成人的负担,因为儿子对死亡非

    常恐惧,而在这种恐惧里,也包括了平常他所见到的那张疲惫而苍白的脸庞。”

    有些人可能会想方设法做一名无痛型父母;有些人还会说,看看,我就做成了。不

    过在我看来,所谓的无痛型其实是假的,因为这些人一旦发怒,痛苦还是会慢慢渗透出

    来,汇聚成一股巨大的漩涡,将他们吞没。痛苦不会因为我们把它深藏起来就自动减弱,相反,跟我们上文中提到过的恐惧一样,痛苦会一天天长大、膨胀,直到爆炸的那一天。

    压抑痛苦是十分艰难的,而且难度只会与日俱增。

    直面痛苦,大胆将它表露出来,向值得信赖的人倾述痛苦,这才是父母送给孩子的

    最丰厚的礼物,因为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其实是在彻底地解放自我,全心全意做一名家

    长,把自己完全奉献给孩子,而不是任由自己瓦解成一块块没有生命的碎片。我们要成长

    起来,带着应有的柔弱和温情,这是孩子们热切盼望的。将来有一天,孩子们也会做好准

    备,满怀一样的柔弱和温情去疼爱他人。这种柔弱和温情换个说法,其实就是我们通常所

    说的力量。

    现在来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你觉得自己最像哪种类型的父母?

    你觉得自己需要什么?

    在哪些事情上你可以对周围的人敞开心扉,让他们共同帮助你满足这些需要?

    放下童年、长大成人

    赛西和戴维常常笑我,说我处理电子邮件的方式有问题。确实,有时候我电脑的桌

    面上密密麻麻堆放了两千多封邮件,我自己呢,也意识到了问题的所在,可能是因为我不

    懂如何正确地存放邮件吧— 用计算机领域的术语说,就是不知道如何归档。因为这个,我常常把邮件放在桌面上。电脑屏幕上有一个邮件提示符,它的四周经常会亮起一个红色

    的小圆圈,提醒我还有多少封未读邮件。

    生活中那些没有解决的问题就跟这个红色的小圆圈一样,随时提醒我们,要我们关

    注。读到这一章的时候,也许大家的小圆圈里包括的内容会越来越多,也许会想起更多源

    于过去的伤害和痛苦,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过去那些悬而未决的问题。这一章并不是想让

    读者神经紧张,让大家纠结于过去的问题而疲惫不堪,也不是让大家利用我所说的话去评

    判其他的父母。本章的目的其实是想帮助父母们回忆和梳理自己的过去,认识这些片段的

    作用,继而放下这些片段(或者说把它们存档),让它们不再左右自己的生活。

    一个人的过去虽然会影响他的将来,但不会决定将来,也不会决定他的个性,更不

    会决定他做什么样的父母。在“明日之星”,我们经常告诉前来接受辅导的人,生活中有些

    事情很糟,但绝不会糟糕到让人心如死灰的地步;父母们以前可能经历过某些痛苦,但这

    些痛苦绝不会强大到使他们失去爱的程度。实际上,养育孩子需要的全部东西已经深藏于

    我们的内心,而这其中就包含了过去的痛苦。

    有时我们会觉得自己得到的太少,在孩子身上寄托太多,以至很难辨别到底谁是孩

    子、谁是父母;有时我们会感到自己毫无生气,连续数周都笼罩在恐惧的阴影之中。每个

    做父母的人都会有这些感觉,只不过或多或少而已。

    记住自己的过去,踏踏实实做一名父母。可是怎样才能做到呢?可以找一个值得信

    赖的人,比如配偶、朋友或者辅导老师,和他共同梳理一下往事,也可以写一写日记。

    长大成人不见得意味着会变坏,尽管二者经常结伴而行。孩子们不是彼得·潘,他们

    总要长大;长大成人不等于丢弃纯真和梦幻,而是走上早已约定好的旅途,在这个旅途

    上,满怀希望地行进自然比不上到达终点,可是想要到达终点,我们就必须满怀希望地前

    进。

    所谓成长,就是满怀希望地行进。不管是你我,还是我们的配偶,甚至我们的父

    母,都正行进在路途中,还未到达终点,还未成为我们最终将要变成的模样。

    与此同时,我们身处其中的现实仍然会激活过去的记忆,但我们可以超越童年的阴

    影。我们已经有能力做到孩子们盼望的事,那就是:长大成人,做一个成熟的家长。来

    吧,让孩子们看到,长大成人是一个精彩纷呈的探险之旅。

    (梅丽莎)

    第4章 真正接纳孩子的情绪

    父母可以问问自己,到底是因为孩子做错了事感到沮丧呢,还是本来就比较心烦,因为人们常常把这两种情绪搞混淆。

    我们家一直就不是那种运动型家庭。不过有一点例外— 我们全家人都喜欢钓鱼。

    还是小姑娘的时候,爸爸常常带我去离家最近的江边或湖畔钓鲈鱼或太阳鱼,一坐

    就是几个小时;之后钓鱼的时间更是一年比一年长,开头是钓淡水鱼,后来转战到海边

    钓,再后来爸爸公司里买了一条专门用来垂钓的小艇,他教我学会了深海钓鱼的技术。到

    妹妹大了一点儿以后(妹妹小我16岁),一家人外出度假就只干一件事了— 钓鱼。我妹

    妹天生是个钓鱼高手,不论什么样的水,一钩子下去,大鱼小鱼总是能钓上来。

    对了,大家可能不太知道深海钓鱼的特点,我也是等家里有了自己的小船以后才有

    所了解的(爸爸给小船起的名字是“假日天堂”。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他在假日饭店集团做

    事。)我们家是“深海钓鱼101行动”,典型的“假日天堂”风格;通过钓鱼,我知道了深海

    垂钓可以分为底钓和拖钓两种类型。

    底钓一般是在热带地区。钓鱼者租上一条船,开到远处的海域,在有珊瑚礁的地方

    抛下锚,开始钓石斑鱼或黄盖加吉鱼,偶尔也能钓上一两条石鲈或者扳机鱼。底钓爱好者

    应该知道,水中的环境变换得很快,虽然跟普通的钓鱼一样需要耐心,但这种耐心可以不

    用太长久,因为底钓见效快,虽然有时候连着几天只钓上几条鱼,但也有些时候,只要抛

    竿下去,鱼儿很快就能上钩,钓上来不成问题。

    拖钓就不一样了。拖钓是用大钓竿,在船钓里可以看到,一次放下八九根钓鱼线,一般用的是人工诱饵。拖钓是冲着真正的大鱼去的,比如刺鲅鱼、金枪鱼,还有就是海豚

    (这可不是长相可爱的哺乳类海豚,而是海豚鱼,是那种长相扁平、看上去一副怒相的豚

    鱼,在餐桌上也叫马喜鱼)。拖钓族最想钓到的大鱼要算马林鱼了,这种鱼在地球的各大

    海洋中都有,颜色有蓝的、黑的和白的。我经常见到的是那种银白带蓝的马林鱼,鱼鳍有

    点像船上的帆,长鼻子尖尖的,佛罗里达州的餐馆里就挂着这种鱼。拖钓的特点是人们往

    往坐等好几天,鱼儿也不上钩,所以要比底钓更需要耐力和花费心思。

    话说回来,大家可能会问,深海钓鱼到底跟做耐心的父母有何关系呢?大有关系。

    养育儿女和钓鱼可以说是世界上两种最需要耐心的活动了。不仅如此,做父母跟船钓一

    样,也会遇到大风大浪的时候,让人胃里翻江倒海、难受得不行。钓鱼也好、养育子女也

    好,都需要上面所说的短时或持久的耐心和接纳能力。

    有耐心的人生往往更幸福

    我还清楚地记得,妹妹三四岁的时候,做什么事都很慢 — 吃饭慢,走路慢,提问题

    慢,连跑起来都很慢,每次从车里下来至少要花上10分钟。想起妹妹那时的模样真是有

    趣。有一天,一家人办完事从外面回来,汽车在家门口停下,妹妹凯瑟琳对我说:“泰西

    (就是我,三四岁的小孩说话大多咬舌头),你干嘛老是急啊?”听了这话,我这才如大

    梦初醒一般。妹妹说对了,我总是在催促她,从来没有耐心等待。20年后,也就是今天,我仍然不是一个很有耐心的人,不过现在幸好有谷歌了,不知道“耐心”长什么样,也可以

    上网搜索一下。维基百科的指导网站WikiHow上有一篇文字叫“如何培养耐心”,写得很

    妙,文中提出了几条颇具智慧的建议,例如有一条是这么说的:“始终谨记一点,想要的

    都会得到,早晚的问题。”真是这样的?我不太了解别人的生活,可是对我自己来说好像

    不是这样。还有一条,说的是“对生活始终要保持乐观的态度”,可是看看我儿子,七年级

    了,考试一塌糊涂,我还能乐观吗?最后还有一点更是打击人,“有耐心的人生活往往更

    幸福” — 很好,说得真好,像我这种天生就没多少耐心的人,究竟要怎么做才会幸福呢?

    至于大家,既然都来读这本书了,我猜大概也不是天生就有耐心的人。

    还是拿底钓打比方吧。什么时候做父母的需要底钓式的耐心呢?不外乎下列几种情

    况:

    3岁的女儿手拿画棒,在饭厅的墙上乱涂乱画;

    7岁的儿子把平板电脑摔在地上,那是他刚刚拿到的生日礼物;

    12岁的女儿又在跟爸爸妈妈吹胡子瞪眼睛了;

    15岁的儿子因为对老师出言不逊而受罚,周六也要去上学。

    大家都是做父母的,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你最近一次发脾气是在什么时候?是为了什么呢?

    在处理上面这些日常事务上,底钓式的耐心特别有用,因为这些都是小问题,来得

    快,让人生气,也考验大人的耐心。本书第5章我们会讲到遭遇类似的情况时家长应该如

    何教育孩子,这里只讲讲家长应该怎么做,换句话说,就是父母应该如何控制自己的脾

    气。

    以下几条建议是我从自己的底钓经历中总结出来的:

    深呼吸。 听上去很简单,确实简单。从1数到10,尽量慢一点,再深呼吸几次,整个

    过程就像深海垂钓者克服晕船的感觉一样。深呼吸能给大脑输送更多氧气,舒缓神经系

    统,给人更多时间思考。父母们可以问问自己,到底是因为孩子做错了事感到沮丧呢,还

    是本来就比较心烦,因为人们常常把这两种情况搞混淆。

    专心倾听。 大多数情况下,父母们之所以感到心烦,是因为头绪太多而手忙脚乱。

    比如就要急着出门了,儿子还在系鞋带,一旁的女儿又向爸爸妈妈告状,说哥哥和她打

    架,说着背上的书包还掉了下来。这种时候,父母一定要放慢节奏,停下手头的事听听女

    儿怎么说,小孩子跟父母东拉西扯一般是有目的的,往往是想吸引父母的注意,父母专心

    就能以孩子为焦点,忘记其他烦人的事,也不会轻易失去耐心。

    给孩子留点余地。 有时候,父母会因为孩子做错事而发火,但实际上,我们根本就

    没有给孩子改正的机会。记住,每个小孩在某些时候都会慢腾腾地,就像我妹妹一

    样,“抓紧时间”这个概念在他们的脑子里完全不同于大人。父母可以在时间上给孩子一点

    余地,例如晚饭一般要在7点钟之前吃完,吃得慢的孩子可以给他放宽一点时间限制,让

    他在大人吃完之后还可以继续一会儿,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教会他如何加

    快节奏,也免得自己老是念叨“再吃一口”,把好端端的一顿饭变成了活受罪。

    不可妄下结论。 举个例子:你女儿9岁,把厨房弄得乱七八糟的。一下楼,你就看到

    灶台上到处是牛奶、破鸡蛋和黄油。怎么办?深呼吸。不要对女儿的行为妄下结论,猜猜

    她究竟在干嘛,是有意搞乱厨房呢,还是想给爸爸妈妈做顿早餐,给他们一个惊喜?弄清

    楚女儿行为背后的动机之后,你的反应肯定会有所不同。

    有幽默感。 看到新买的小狗身上被扎上了无数小辫,父母们大概会气急败坏,可是

    在孩子们的眼里,这样做是十分好玩的事。孩子的幽默感不同于大人,有时候他们的本意

    并不是做坏事,而是想弄点好笑的场面出来,心里根本不知道这样做是错误的。只要无伤

    大雅,父母完全可以一笑了之,一起笑笑也能联络家长和子女的感情。

    多考虑孩子的能力。 想想看,孩子多大了?他(她)能做什么?父母是否会因为孩

    子没有时间观念而抓狂,而事实上,孩子还根本不认识时间哩。想想办法,用易于理解的

    方式把时间观念传达给孩子,比如说用孩子最喜欢的电视节目作为参照时间点。我妹妹小

    时候就是这样,不管做什么,都会问:“还要演几集《考斯比一家》我们才走啊?”总之,最重要的是了解孩子在认知、发育和生理上具备了哪些能力。有些情况下,很可能孩子还

    小,不能辨认自己的房间,做一些小事都需要家长在一旁指点,这时父母就可以做一份表

    格,这一点我们在“坚持原则”的那一章中会细讲。表格对于年纪较小的孩子来说特别有

    用,如果他们还不会认字,可以用图画来代替文字。仔细研究孩子的发育过程可以帮助父

    母了解他们的能力,也可以减轻父母的沮丧情绪。

    把时间安排得更为宽松。 父母不应该把日程安排得过满,让自己应接不暇。穷于应

    付过多的事物,难免会无暇放松,不能享受陪伴孩子的时光,而且一旦绷紧了这根弦,就

    很容易产生挫败感。

    给自己时间缓口气。 如果发觉自己确实很生气,父母们就不仅要深呼吸了,也许还

    应该暂时回避一下,不要立即处理矛盾。做法比较恰当的父母一般会说:“我们过几分钟

    再谈这事儿。”给孩子时间想想,他们刚才干了什么事,也让父母拥有充分的回旋余地,好好地调整一下自己的负面情绪。老实说,对孩子大声嚷嚷一点儿用也没有,只会加剧双

    方的冲突,让孩子感到愤怒或害怕。至于具体怎么做,我们会在“坚持原则”一章中细讲。

    此处要说的,就是不要着急,给自己时间缓口气,对父母、对孩子都是件好事。

    提前15分钟行动。 家长们可曾记得,有很多次因为快要迟到了,心情顿时烦躁起

    来,脾气也按捺不住了。其实,只要从早上起床开始,凡事都提前15分钟行动,那大概你

    家里就能增添百分之十五的宁静了。如果有必要,可以把手表和闹钟拨快一点,也就是少

    睡15分钟的觉、少打15分钟电脑,或者少做15分钟其他的事情。总之,父母的耐心和亲子

    关系远比这些活动重要。

    认识到养儿育女是对耐心的考验。 每个小孩总有令父母头疼的时候,做父母的职责

    之一就是把孩子培养成人,让他(她)做回自己,而做回自己则意味着孩子要考验大人的

    意志力了。大多数情况下,孩子们通常会试探父母的意志力,结果让父母失去耐心。家长

    们都应该知道,在长大成人的过程中,孩子们往往会得寸进尺,挑战父母的极限、质疑他

    们的权威,更会试探他们的底线。

    充满激情的忍耐

    有一次我和一位父亲座谈,他问我:“孩子一天到晚自恋得很,该怎么办?”他女儿17

    岁,对父亲很不礼貌,经常冲着他瞪眼睛。他跟她说话时,要么回应一句 “无所谓”,要

    么就是三言两语打发掉,把父亲气得不行。我对这位父亲说,遇到这种情况,明智的做法

    是对自己说:“女儿正处于自恋期,每个孩子都有这个阶段,虽然让人很难受,可是做父

    母的还是不能放弃的。”

    “我没放弃啊,可是她就是很排斥我嘛。”这位父亲说。

    “我知道,但不管怎样也要让她明白,你确实是想陪伴她的。”

    “好吧,我知道我有点啰 嗦,可这个自恋期也太烦人了吧!”

    其实,父母觉得烦,往往是因为自己曾经历了自恋的青春期,已经烦过了,现在居

    然还要在女儿身上从头再来一遍(说这话的我,是不是有点像他女儿啊?),也有可能是

    因为家长已经好几个星期没和孩子心平气和地交谈过了,另外还有一个可能,就是女儿最

    近几个月上学一直不认真,考试要么刚及格,要么挂科。

    问题不管出在哪里,都是在考验家长的“拖钓式耐心”,也就是长期的忍耐力。处理这

    些局面确实很累、很烦人,孩子自己又往往心灰意冷或满腔愤懑,有时甚至两种情绪交织

    在一起,所以家长们常常有打退堂鼓的想法。怎么办呢?大家先来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作为父母,你最感到气馁是什么时候?

    你觉得如果自己心灰意冷的话,对孩子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几年前,我和家人一起去了夏威夷,和一个名叫迈克尔的船长一起出海拖钓。不知

    为什么,迈克尔船长竟然不相信我们是钓鱼的老手,甚至不让我爸爸帮他解开船上的缆

    绳,还不厌其烦地跟我们讲解手握鱼竿的方法。那一次,迈克尔船长把收线起鱼的任务交

    给了我。

    有经验的家长朋友都知道,海上拖钓时,鱼线要是突然发出呼呼的声音,便意味着

    鱼儿上钩了。记得那天,甲板上的人冲着船长大喊起来:“把船停下!”船长很快下了梯

    子,扯着嗓子叫所有的人收线,然后把起鱼的光荣任务交给坐在椅子上的某个人,接下来

    的场面挺热闹的— 反正一般是这样。不过今天回想起来,当时的场面不光是热闹,简直

    就是乱作一团。

    “你的竿子握得不对!”船长冲着我大喊道,于是我赶紧把竿子稍微抬高了一点。

    “转轮没有来回动!快动起来!”船长在喊。我记不清这时我有没有顶嘴。

    “竿子拿高点儿!”

    “快点收线!快点!快点!”

    一连25分钟,船长都在一旁不停地喊。我身上开始冒汗,一只手使劲收线,另一只

    手拿出吃奶的力气把鱼竿拉高。突然,鱼线那头传来“嘣”的一声。“这下好啦,鱼跑

    啦!”船长说了一句(也可能是喊出来的),转身爬上梯子走了,真是没劲。

    做一个耐心的家长有点儿像跟迈克尔船长合作钓鱼。你这边不停地在加油,加油再

    加油,他那边在不停地大喊大叫,末了“ 嘣”地一声,啥都没捞着。在迈克尔的船上,大

    事小事都充满了激情,家里很多时候也是这样 — 一般来说,和孩子交流的时候,父母确实

    也需要投入激情。关于“激情”一词,“词典大全”(Dictionary.com)网站上给出的第一个

    定义便是“强烈的、不可抑制的情感,如爱、恨等”。 在家庭这个环境里,孩子们会感受

    到强烈的、让人难以抗拒的情感,这种情感迫使他们做出相同强度的反应。也就是说,家

    庭环境中四处洋溢着的这种情感恰好需要家长拥有“充满激情的忍耐”。

    一个人要有极大的耐心,才能看清近处的事物。说准确一点,近处的事物,家长们

    往往只能看清楚一部分,例如孩子发脾气、对父母不礼貌、见啥要啥,等等,家长看到的

    只是孩子的行为表现,而非他们的本性,可是你又恰恰对他们的行为表现做出了反应。所

    以孩子情绪过激时,家长也很情绪化,这种情绪本质上是一种气急败坏,不是充满激情的

    耐心。那么,遇到上述情况时,父母应该怎么做才能练就拖钓式的耐心呢?以下是几点建

    议,可以避免类似迈克尔船长那样的举动:

    照顾好自己。 记得当年我参加培训,准备考证做咨询师,导师跟我强调过一点,就

    是照顾好自己。她常说,要想照顾好其他人,首先就得把自己料理好;她还说,作为一名

    咨询师,我们应该有宣泄情感的渠道,把自己的问题解决好。做父母虽然有点儿不同于做

    咨询师,但其实两者的实质是一样的。自我料理不仅有现实层面上的,还有更为深层次的

    意义。现实生活中,做父母的应当睡好、吃好(当然是吃得健康,而且也要烧自己爱吃的

    饭菜,不要顿顿将就孩子的喜好),要学会放松,可以报名参加瑜伽课,画画,多出去散

    散步,和配偶一道出去约会,和单身男女一起出去旅游,把电视上喜欢的节目录制下来

    (不要只录卡通片),去看看电影,泡个热水澡,等等。父母如果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就

    可以拥有更多的空间和时间做回自己,释放心灵,安然接受甚至欣赏孩子们的状态了。

    凡事别往心里去。 几年前我辅导过一位妈妈,她老是对孩子生气。后来,我让她和

    女儿坐在一起,面对面交流,这才发现她是因为孩子们总是把鞋子脱在屋外而生气,认为

    孩子们是有意这样做的,是觉得妈妈不够好,鞋子脱在屋里也不帮他们收拾,所以干脆把

    鞋脱在外面— 反正妈妈是这么觉得的。其他的家长可能也会像这位妈妈一样,有类似的

    想法,凡事都往心里去,带着太多个人情感去看待孩子的行为,结果把自己弄得心力交

    瘁。其实,孩子们的想法很单纯,之所以迫不及待地把鞋脱在屋外,主要是因为脚已经走

    得很痛了,或者是想光着脚从楼梯的扶手上滑下来进到客厅里,又或者纯粹为了好玩。十

    几岁的孩子,基本上想到的就是他们自己,是以自己为主的。记得上文中说过吧,孩子们

    正处于自恋期呢。

    凡事往好处想。 过去的19年里,我辅导过儿童、青少年,也辅导过许多家庭。我认

    为,家庭成员应当学会凡事往好处想,这是最为重要、也是最难掌握的理念。同在一个屋

    檐底下生活,对其他人的行为,父母要往好处想— 孩子是自己生的,不是来找父母麻烦

    的,虽然有时候会伤害到父母,但他们通常不是故意的;孩子们其实是爱父母、尊敬父母

    的,尽管有时表面上看不出来,就像上面我们提到的那位小女孩,她为了给爸爸妈妈做顿

    早饭,把厨房弄得一塌糊涂。虽然很多孩子犯了错,但实际上他们是想尽全力做好一件事

    情。比如说,儿子可能不爱上学,原因是学习对他来说太难了;女儿整天闷声不响,可能

    是因为心情比较低落。总之,孩子在父母面前有着某种表现,甚至比较冷漠时,事情往往

    就没那么简单了。父母应该往好处想,多问问情况,先把事实先弄清楚再说。我曾经听好

    多青少年抱怨,说父母对他们横加指责,没理由地乱贴标签。所以当事情发生的时候,父

    母应该调查调查,看看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凡事往好处想可以拉近父母和孩子的距离,让

    双方更加积极,生活更加乐观。

    了解自己的期望。 上文讲过,父母应该了解孩子在特定阶段的能力,从长远的角度

    看,这种意识很关键。家长可以想一想:女儿老是跟朋友闹别扭,是不是因为她不大懂如

    何拒绝别人呢?在学习上,你是否在逼儿子力争上游,可事实是儿子最多只能做到中上游

    呢?你是否要求孩子在所有时间对所有大人都友好礼貌?是否要求儿子不用提醒就会主动

    给别人写感谢信?甚至希望生性害羞的女儿去竞选学生会的主席?总之,你对孩子有哪些

    期望?对比孩子们的实际能力,你的期望又是否合适?有些孩子可以经过培养来实现父母

    的期望,但对于另一些孩子来说,说不定他们在其他一些领域中才会鹤立鸡群。

    为失败做好心理准备。 每个孩子都会有失败的时候。梅丽莎和我写过一本书,名叫

    《现代的父母,古老的价值》。在书中,我和梅丽莎指出,“孩子们可不一样”,总会有令

    父母失望的时候,因为失败是在所难免的,跟你我一样,孩子也是普普通通的人。老实

    说,父母应该更愿意看到孩子在家里失败,因为在家里爸爸妈妈还有机会安慰孩子,给他

    支持、讲道理,一旦出门在外,即使失败了,父母也无能为力。

    教会孩子控制情绪。 有的父母可能不相信,他们其实是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的,不

    管是底钓式的耐心还是拖钓式的耐心,都是能学会的。相比之下,孩子们要控制自己却难

    多了。人的大脑中有一个区域叫额叶,其作用是让人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辨别积极和消

    极行为,同时还管理情绪。额叶一般要到20多岁才会发育成熟,也就是说,孩子们有时候

    是真的不知道该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他们需要父母的帮助。孩子闹情绪的时候,父母应

    该教他们大胆而又礼貌地表达自己,因为父母也不是天生就能把这两种方式结合起来的。

    例如,孩子本来是想说:“你这样想真蠢。”这个时候父母可以引导孩子,让他们转变一下

    表达方式,把这句话说成:“爸爸,这样的话我觉得好失望啊。等小妹妹出院回来,我想

    买只小狗来养,你能告诉我为什么不可以吗?”做心理辅导的人喜欢说:“重来一遍。”孩

    子们说了不礼貌的话,父母不一定都要教训他们,而是可以在一旁提醒,让孩子重来一

    遍,直到他们清晰而礼貌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另外,也要给孩子提供途径,让他们宣泄

    情感。戴维在做亲子辅导时,常常建议家长给男孩们准备一个沙包或者充气玩具,把好斗

    的心理发泄出来。至于女孩子,我会教她们记日记,或者把心里的感受在纸上画下来,偶

    尔也可以给她们一个充气玩具发泄一下。儿童及青少年一般不知道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大人可以帮忙。在帮助孩子管理情绪的同时,其实大人也在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

    多回想自己的童年。 和我接触的孩子经常对我说:“爸爸妈妈总是说,我的生活来得

    很容易,所以只要把学习搞好,其他的不要去考虑,可问题是我真的有很多东西要考虑

    啊。每天上8个小时的课,写家庭作业,还要考虑朋友和家人,还有其他的男孩女孩,比

    爸妈记忆中的童年多得多了。”确实,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努力回想一下自己的过去,否

    则,忘却本身就是件很容易的事。家长们往往认为:“孩子们不会操心大问题,只会考虑

    课余时间跟谁下棋什么的。”然而,对于孩子们来说,和谁一起下棋,甚至吃午饭时跟谁

    坐一桌恰恰正是最让他们焦虑的。我就亲眼见过这样的年轻人,遇到类似的情况时经常会

    惊慌失措,手脚都不知道往哪里放。做一个小孩不容易,做一个青少年就更难了。家长们

    有空了可以写一写、回忆一下自己孩童时代的模样,问问自己:“那时候我在想什么?最

    担心的是什么?最重要的人是谁?最害怕什么?”假如回想起来有困难,可以问一下长

    辈、兄弟姊妹或者儿时的朋友。如果父母自己的童年过得艰难,将心比心,如今的孩子过

    得也肯定不容易。我就经常告诉来访的年轻人,即便像脚趾头踢到了硬东西这样的小事,只要这件事让他们感到痛了,也能说明它是一种极大的伤害。孩子们所经历的情感、所承

    受的压力都是真实且有意义的,不管源头是什么。记住,做父母的小时候也有过这些经

    历,回想过去可以帮助父母理解孩子,体谅孩子对生活的感受。

    了解自己的底线。 家长们往往会注意到,某些孩子比较容易让人失去耐心,有些情

    况也更容易让家长失控,发起脾气来让他们自己都感到惊讶。所以大家要问问自己:“我

    的底线在哪儿?是谁、是什么让我失去了耐心?”其实,说到底线,有一点很重要,父母

    之所以发脾气,真正的原因往往在于他们自己,而非孩子。举个例子,如果父母发火的当

    时孩子并没有真的犯什么大错,那么此事的源头很可能就在父母身上,和孩子并没有多大

    关系;再比如说,女儿在学校里又吃了亏,父母知道了很生气,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又或

    者说,球赛到了决胜时刻,儿子却把球踢飞了,父母立即冲着儿子或教练大声嚷嚷起来。

    出现这些情况,多半是父母自己的问题。所以父母要留意自己的反应,多听听自己说了些

    什么。我们中心录制过一个DVD教学节目,名叫《养儿育女》,其中梅丽莎就讲到了父

    母们的童年。她说得很好:一个人有什么样的童年,将来就会成为什么样的父母。童年时

    受过的伤害会留在心底,当自己的孩子受到同样的伤害时,父母一定会深有感触;孩提时

    代让人生气的事情若在做父母的时候重演,父母就可能拿孩子出气,即便此时并非孩子的

    错。父母要了解自己的底线,好好调节自己,最好是身边有一个或几个愿意分担和倾听的

    人,可以坦诚相告,说出自己的缺点,也可以定期找专业咨询师谈谈。在中心,我们每天

    都会见到这些很棒的家长,他们竭尽所能做好父母,可是由于自身的问题,在与孩子相处

    的过程中产生了不快。这种情况虽说在所难免,可是我们应该回想看看,小时候要是自己

    的父母能多关注一点,多调整一下他们的底线,那我们现在的生活该是多么地不同啊!亡

    羊补牢,让我们就从这一代开始吧。

    摸清自己的脾气。 辛迪和罗布结婚后有了孩子,罗布是个慢性子,辛迪是急脾气。

    脾气急躁的辛迪经常发火,但5分钟后就能把事情忘得干干净净,和孩子们又和好如初。

    罗布就不一样了,会慢慢积聚火气,彻底失去耐心之前要好长一段时间,不过一旦发怒,火气消得也慢。那大家呢,是慢性子还是急脾气?其实,两种脾气的父母都会发火,而且

    对于孩子来说具有同等的杀伤力。家长们可以分析一下自己的性子,总结一下发脾气的原

    因。

    一起来回顾一下,上面的建议中,你觉得哪几条是最难做到的?为了给自己培养耐

    性的机会,现实生活中你会怎么做呢?

    (赛西)

    第5章 传递有价值的“价值观念”

    可以说,焦虑感是孩童时代的通病,所以可预见性和坚持原则对孩子们来说至关重

    要,这样可以创造一种安全感。

    在最近中心举办的一次母女亲情活动上,一位外表看上去和蔼可亲的母亲这样对我

    们说:“这个世界,没有天生就和蔼可亲的好父母。”这位母亲受过良好教育,是一名内科

    医生,在圈子里颇受尊敬,不过在教育14岁女儿的问题上,却觉得有些束手无策。“要控

    制自己真的很难,”说起女儿的时候,这位母亲一再强调:“我是本能地要发脾气,还经常

    气急败坏,而且什么事都坚持不下去。方法嘛,总是试试这个,不行就拉倒,换个方法试

    试,就这样打一枪换一炮的。教育孩子真是太难了,要是有什么指南就好啦。我的意思是

    说,孩子出世的时候不都哭着来的吗,这说明兆头不好,日后必定麻烦不断。”

    在这个问题上,大家可能会有同感(尤其是孩子刚好14岁的家长们)。比如说,对

    于家里那些杂七杂八的事,一位母亲有一天突发奇想,要好好计划一番,满怀信心地制作

    了一份表格,用不同的颜色标记出不同类别的事务,接下来的两个星期里,计划执行得非

    常圆满。可惜不巧,圣诞节就要到了,事情多了起来,丈夫倒是愿意出门倒垃圾,可儿子

    却是无论如何也使唤不动了,女儿也忙得没时间打扫自己的房间,还有公公婆婆很快也要

    来过节了。没办法,这位母亲只好勉为其难,为孩子们代劳,可是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

    次,没过几天,执行得好好的计划便就此泡汤。

    再比如说,有这样一位妈妈,想让孩子们养成吃健康食品的习惯,于是专门跑到全

    食超市,买了一大堆蔬菜棒和维生素饮用水囤在家里。一开头家里人个个踊跃支持,非常

    兴奋的样子,没想到到了星期三,几个孩子很晚才结束足球训练,几分钟后全家人又要急

    着去教堂,没办法,干脆顺路上一趟快餐店,在那儿吃晚饭最省时。这样一来,原本打

    算“仅此一次、下不为例”的,倘若再次遇到类似的情况,就变成了家常便饭。

    以上两个例子就是我们常说的“虎头蛇尾”。只要是人,都容易犯类似的错误,尤其是

    做父母的。阿尔道斯·赫胥黎就说过:“坚持原则是反自然的,它有悖于人性。真正能够坚

    持原则的只有死人。”用刚才那位医生妈妈的话来说就是:“没有人是天生的好父母。”

    问题是,所有的“亲子专家”都指出坚持原则非常重要 — 不用说,我们3个也是这么认

    为的。做一名家长需要具备一些品质,本书所列举的10种品质中,专门提到了“坚持原

    则”,不仅因为我们相当重视这一品质,还因为据我们观察,许多父母日常生活中碰到的

    一大挑战就是不能坚持原则。父母们觉得坚持原则很困难,有可能是因为不了解如何入

    手,也有可能是不知道如何在忙碌的日常生活中放慢节奏,养成坚持原则的习惯模式 — 养

    成习惯正是本章的中心话题。有困难、有波折是必然的,带孩子们上快餐店吃些垃圾食

    品、对女儿发脾气、自己规定的原则又不能一贯到底,出现这些情况不足为怪,但问题的

    关键是学会在家里坚持原则,而且要把它培养成一种习惯、一种模式。

    大家先来想一想,为什么一定要坚持原则呢?灵活一点儿不是很有趣吗?在家里坚

    持原则会不会破坏自然和放松的家庭氛围?对于最后一个问题,我们要辩证地来看。自然

    和灵活当然很重要,而且生活本身以及健康的家庭也十分需要有趣的氛围。在下一章,我

    们会专门谈到如何“从孩子的角度看待人生”。可是反过来看,坚持原则的确会给孩子创造

    一种安全感,让他们感觉生活有依靠、不动摇,不会有虚无缥缈的感觉。儿童最需要的往

    往是可预见性,可以说,孩提时代的通病正是焦虑感和不安全感,所以可预测性和坚持原

    则对于孩子来说至关重要。和其他儿童一样,十几岁的青少年也渴望始终如一的环境,尽

    管他们常常将这种渴望深藏在心底。总之,孩子需要家长坚持原则,这样才有机会改正错

    误,提升自我价值。

    本章分为3部分,主要讨论家长在3个方面应当坚持原则— 价值观、责任感和纪律

    性,每一部分都包含了若干建议,告诉家长们如何把坚持原则付诸实践。不过话又说回

    来,这些建议能否实施,关键在于家长自己能否坚持原则。坚持原则不是一件易事,可是

    它好比一场战役,非常有必要打好;坚持原则做到了,就能发展出一种模式,不仅会使孩

    子们感觉更安全,而且能使家庭更和谐。

    坚持始终如一的价值观

    大家回忆一下,在你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最重视哪些东西呢?是信仰,还是经

    济上的稳定?是外貌,还是诚实?下面就请大家列出自己在成长过程中最基本的3个家庭

    价值观(这里不是说说而已,我们真的希望读者能在此处停下来,写出家中最为强调的3

    种理念,就像在辅导中心完成作业一样)。

    提问: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家里最重视的3样理念是什么?

    列好以后再想一想, 当年你的父母是以何种方式将这些理念或价值观传达出来的。

    是直接告诉你吗?还是通过他们所作的一些决定表现出来的?抑或是体现在你为实现这些

    价值观而花费的时间上?一般来说,家庭的价值观主要是通过3方面体现出来的:言语、行为以及时间。

    假设现在你的儿子或女儿就坐在我的办公室里,我会问他们同样一个问题,大家猜

    他们会怎么回答呢?

    在孩子的眼里,你信奉的是什么价值观呢?

    在平常的言语中,你会传达一种什么样的价值观(不只是意图而已)?

    在这些信念或价值观上,你如何分配时间的?

    你的生活方式又是怎样的呢?

    有些父母可能想得比较周全,对于家庭想要培养的价值取向已经深思熟虑,所以要

    列出3个最重要的理念并不困难。对于还没有思考这个问题的父母,建议大家在这方面花

    点心思。可以和配偶讨论讨论,单亲家庭的父亲或母亲则可以找一位值得信赖的朋友谈

    谈,也可以去咨询一下职业辅导师或教区的牧师,在他们的帮助下拟一个列表,表中甚至

    可以包括10个最重要的价值理念,注意一定要尽可能地排好序。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在脑子里快速浏览一番,想想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将这些理念传

    递给孩子。

    戴维在第一章中讨论过“主动型父母”的话题,父母将自己设定的价值理念输送给孩子

    正是一种“主动”的表现。这种“主动”应该从孩子的幼儿阶段开始。

    幼儿与价值观

    孩子处于幼儿期的时候,父母的教导大多是直接的。例如,许多父母会在3岁的女儿

    第一次碰到其他人的时候教她们说:“看着他她的眼睛。”这是父母重视礼节的表现,也

    是父母将自己的价值观传递给幼儿的最重要的一种方式。这一时期的孩子善于模仿父母的

    行为,学习速度惊人,父母能否始终如一至关重要。那么该如何持之以恒地将家庭的理念

    传递给孩子呢?下面我们就列举几个方法。

    用语简短扼要,经常重复。 “看着他她的眼睛”、“要说‘请’”“不能碰”,等等,都是极

    好的例子,既简单又适合反复使用,容易引起幼儿注意,也容易记住。

    使用视觉信息。 我和梅丽莎写过一本书,名叫《现代的父母,古老的价值》。在讲

    到如何教会孩子有同情心的时候,利用孩子们起床穿衣服和上床睡觉脱衣服的机会,让他

    们把其中的信息表演出来。如果面向的是幼儿,父母可以让他们在纸上画一只鞋子,然后

    在旁边写上“同情”二字。

    以身作则,做好示范。 父母去看望生病的朋友时,可以把幼儿带上,不要认为他们

    年龄太小不合适。如果要邮寄贺卡,也可以让幼儿在上面画一幅画。给孩子机会,让他们

    参与父母的活动,这样便体现了父母所追求的价值观。

    解释自己的行为。 处于幼儿期的孩子比较喜欢观察父母的行为,但往往不懂其背后

    的原因。比如说,父母在资助海地的一个男孩儿,可以让孩子看看对方的照片,告诉他为

    何要这么做。

    重要的事情多花时间。 孩子还是幼儿的时候,有些事情父母要优先考虑,而且也更

    容易做到。比如说,你可能非常重视家人团聚的理念,那么在孩子尚处幼年的阶段就应该

    多花点时间与家人在一起。当然,有些活动在时间安排上可能不太方便,比如逛街,会涉

    及一连串费时的动作— 叫孩子们起床、穿好衣服、出门,等等。父母有时会觉得迷茫,不知道花这么多时间是否值得。确实也是,现在一家人做这些事比较困难,但一旦养成习

    惯,事情就容易多了。

    表扬,表扬,再表扬! 处在这一年龄段的孩子最想做的就是讨父母欢心。他们会从

    父母说话的语调里听出赞赏或反对,最会察言观色。这一时期,父母要利用一切机会强化

    和鼓励孩子行为中的积极趋向,这样孩子就会不断复制好的行为,让父母更加开心。

    尽管听上去有些幼稚,但处于幼儿阶段的孩子确实需要了解父母重视某些价值观的

    原因,他们需要父母直接表达和解释自己的举动,更需要父母始终如一地坚持自己的价值

    观,将这些价值理念带入他们的童年。

    儿童与价值观

    处在儿童期的孩子学习能力极强。戴维和史蒂芬合写过一本书,名叫《小野人》,书中把5~8岁之间的男孩子称做“大众情人”。在《家有女儿》一书中,我们也提到过6~

    10岁的女孩子,她们正处于“探险的年龄”,敏感是她们的一大特点。 这一时期的孩子也

    喜欢让父母开心,而且相较于幼儿时期来说,他们的理解力大大增强,有着强烈的求知

    欲,所以也比较成熟,愿意学习和追随家庭的价值观。

    表达要具体、清晰。 心理学界的先驱让·皮亚杰将童年时期称作“具体运算阶段”,他

    说:

    (这一阶段的)孩子通过参照具体的、现实的物体进行思考,具备了守恒、排列和

    分类的能力,但不具备假设和抽象的能力。这一阶段是孩子认知发展的第三阶段,他们还

    不能应对各种“可能性”,注意力仅停留在具体的物体及其所处的环境上。

    举个例子,你的儿子刚才打了小妹妹一顿。表达具体、清晰的父母会这样对儿子

    说:“好孩子不会打自己的小妹妹的。”然后让他到一边坐着好好反省。相反,如果告诉儿

    子说:“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你就要想想,好孩子应该怎样对自己的小妹妹

    呢?”这么说只会让孩子糊涂。总之,要教育这个阶段的孩子,必须用孩子能听懂的方式

    跟他讲话。

    留意自己的行为。 上面说过,这一时期孩子的思维方式比较具体化,通常会比较简

    单,一视同仁地看问题,包括如何看待父母。如果父母一方面在教育孩子要诚实,另一方

    面却在电话上对朋友撒谎说自己因为有事不能去参加聚会了,这不是自相矛盾吗?父母是

    孩子心目中的英雄,是孩子的榜样,尽管偶尔也有出糗的时候,但是要记住,我们这里讲

    的是习惯问题,父母一旦在孩子心中树立了某种形象,孩子就会千方百计地维护它。

    制造乐趣。 孩子们最喜欢探险。在夏令营,我们曾经把二到四年级的孩子带到休息

    室里,让他们一个个展示自己学到的餐桌礼仪。此外,在《现代的父母,古老的价值》这

    本书里,每一章的结尾都介绍了一种活动,目的是帮助父母们进一步加强自己想要传递的

    价值理念。现在大家也来发挥一下想象力:父母可以创造哪些有趣的活动,不仅让孩子们

    参与进来,还能使得自己的口头教导更加有分量呢?

    看到孩子的优点。 最近我见过一位妈妈,女儿正上三年级。这位妈妈每说一句话,都会提到女儿做错的某件事。比如说,她会这样念叨,“你撒谎,居然跟我说没有家庭作

    业”,或者“我叫你打扫房间,你也不做”,等等。妈妈列数这些罪状时,小女孩儿的眼神

    逐渐黯淡了下来。其实,跟幼儿一样,这一阶段的孩子也想讨父母欢心。孩子做错了事,已经感觉比较气馁,如果父母再去念叨,孩子就会彻底失去信心。父母应该指出孩子的优

    点— 而且应当一贯如此。如果孩子的举止表现了父母想要传授的价值理念,父母就应该

    说出来,表扬孩子,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强化相关的价值理念,另一方面也能加深父母与孩

    子间的感情。

    不管活动大小都让孩子参与。 父母若想传达某种价值理念,就应该让孩子成为自己

    行动的一份子。举个例子,我们在纳什维尔办了一份报纸,名叫《贡献者报》。城里有一

    些现在或以前曾经无家可归的人,他们把报纸批发到街头巷尾去叫卖,以此来获取一点收

    入。如果父母想要帮助这些卖报的人,完全可以叫孩子们去买报纸,让孩子亲手把钱放到

    卖报人的手里。这样做是不是有别于父母自己去买报纸呢?又比如说,父母已经决定在圣

    诞节帮扶一户特殊家庭,要给这家人的孩子购买礼物,这个差事也可以交给自己的孩子。

    一般来说,孩子都想让父母满意,也渴望和父母待在一起。等到孩子们进入成长的下一个

    阶段,父母自然会怀念这些时刻,所以一定要充分利用这一时期的机会,传达自己的价值

    理念。

    腾出时间来。 我们这一代人小的时候,每天放学后总是有很多时间去骑车、去外面

    玩儿,可是看看现在的孩子,空余时间好像越来越少了。除去上课和实践,很多孩子周一

    到周五晚上都排得满满的;周末呢,往往又安排了外出打球或其他的体育项目。这种情况

    下,父母们只好在大型活动之间抽出点时间,给孩子灌输一些价值理念。据我们了解,有

    些家庭会每周专门腾出一个晚上作为家庭聚会的时间,有的家庭则把每个季度的体育运动

    限制在一种以内。不管父母采取何种方式,孩子们总是需要时间给自己减压的。如果父母

    想让孩子接受某种重要的家庭价值理念,就应该事先做好计划,重点安排时间让孩子开展

    学习活动。

    青少年与价值观

    几个星期前,我辅导过一名16岁的女孩儿。父母最近没收了她的手机,还禁止她

    上“脸谱”网。后来我和女孩儿的妈妈聊了一次,这才知道了原因。据她说,之前一段时间

    女儿一直在把自己的一些不雅照片发给班上的一名男生。在我看来,女孩儿的父母这样惩

    罚她应该是合适的,也很公平,不过接下来她妈妈又对我说:“出了这件事之后,我和她

    爸爸重新考虑了这个问题,就是我们到底要做什么样的家庭呢?后来我们决定,不要去

    碰‘脸谱’这种东西,它不适合我们这种家庭,发短信也不要。等女儿18岁了,两件事情她

    都可以做,至于目前,暂时还是不要和‘脸谱’或者短信这些东西扯上关系。”这对父母的

    决定充分体现了他们的家庭价值观,不过很不幸,他们也无情地切断了现代社会里青少年

    中流行的两种主要沟通渠道。

    向青少年传递价值理念,需要长期践行一套灵活机动的策略,其中把握管教的松紧

    度尤其关键。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就是给孩子提供机会,让他们在失败中主动学到这些价

    值理念。想要在这一阶段做一个坚持原则的家长,父母们需要更多的创意(也许还有韧

    性)。

    反其道而行之。 我们以前曾写过一本书,名叫《叩开十几岁孩子的秘密心门》。这

    本书的第一句话便是:“孩子一旦吃透了父母的脾气,就可能不把他们当一回事。” 的

    确,十几岁的孩子已经有了这种自信,认为爸爸妈妈还没开口,要说什么他们早就知道

    了。怎么办?面对现实。父母年龄越大,孩子越能摸准他们的脾气。上文中我们一直在鼓

    励家长正面地向孩子传递自己的价值观,这有点儿像走房子的“前门”。举个例子,父母对

    孩子说:“我以前告诉过你,在这个家里要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你看看你刚才做的事,好像这家里就你一个人似的,我倒像是你的佣人一样。”这种教育方式就是走前门。等孩

    子十几岁了,父母还是对他们说同样的话,结果会如何呢?女儿会不会这样回答,“谢谢

    妈妈,您说得很对”?我觉得不会。这种时候就应该走房子的“后门”。具体的做法是:走

    进女儿的房间,让她知道你的存在,然后环视屋子里扔了一地的物品,对她说:“有责任

    心的孩子才能在周末出去找朋友玩儿。”说完转身就走,让女儿留在屋子里好好想想。想

    要教好十几岁的孩子,父母就应该把行动和惩罚措施结合起来。下面几节中我们还会具体

    讲解这一点。

    说话简短有力。 在“明日之星”我见过许多母亲,她们的女儿正好十几岁。女孩儿们

    对自己的妈妈不理不睬,这种情况我见得多了。你要是有这个年龄段的女儿,相信一定会

    有同感。许多女孩儿都是演戏的专家— 眼睛盯着妈妈,嘴里不停地“嗯嗯”,一副专心听

    从教导的模样,实际上可能只听进妈妈说的第一句话。问题在于,正因为孩子不理不睬,父母就更要说个不停。青少年们经常抱怨说,父母老是旧话重提,喋喋不休。这是实话。

    我们的建议是,不要等到孩子有所反应,要让自己的话有分量才行。我经常跟妈妈们交

    代,我们都是女人,天生话多,可十几岁的青少年偏偏不爱这个。父母想解释自己的看

    法,可在孩子看来,爸爸妈妈是在长篇大论地说教。所以说,做父母的不要给孩子上课,不要老重复自己的话,有什么想法,尽量用一两句话简要表述出来,点到为止。

    多问问题。 十几岁的孩子应该有自己的思想,逐渐形成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童年

    和幼年时期父母进行的大多是直接教育,但是到了这个阶段以后,应该给孩子犯错误的机

    会,多对他们提问,让他们通过这两种方式学习。举个例子,父母和孩子一起看了场颇有

    意义的电影,完了以后可以问孩子从电影中学到什么,不要急于给孩子讲大道理。又比

    如,儿子最近完成了一个项目,父母可以问问他,通过这次的活动他是如何自我评价的。

    父母要学会对孩子提出好的问题,让孩子学会思考,而不是替孩子思考。有了思考和学习

    的机会,青少年就可以消化吸收父母传递的价值理念,让这些价值观真正内化。

    尊重孩子的价值观——特别是正当的价值观。 如果注意到孩子做出了正确的决定、表现诚实或富于同情心,父母就应该说出来,让孩子知道。青春期的孩子仍然渴望讨父母

    欢心,但方式有所不同,已经转变为希望赢得父母尊重。尊重孩子的正确做法有助于孩子

    自尊自重。

    不用害怕失败。 这一章中我们一直在提“习惯模式”一词,它是坚持一贯原则的结

    果。大家可能正在向理想的习惯模式成功迈进,但要记住,这个过程中难免会有波动和变

    数。父母可能正在努力给孩子灌输一些价值理念,将这些价值观付诸于实践行动中,但是

    失败在所难免。家长有时会忍不住发脾气,忘记参加一项重要的比赛,或是犯一个错误并

    导致比较严重的后果。孩子们呢,则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因为处在这个年龄段的他们

    已经具备抽象思维的能力,会把父母当普通人来看待了。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应该给孩子

    机会,让他们学会谅解别人。所以,一旦自己做错,父母就应该道歉,请求孩子原谅,这

    样才能让孩子学会忏悔,寻求宽恕。青春期的孩子对自己的失败经历极其敏感,父母失败

    时表现出来的诚实和勇气将会帮助孩子接受自己的不足,建立正确的自我观。

    不要总把孩子拴在身边。 青春期的孩子想和朋友们待在一起,这是普遍现象,与他

    们和父母的感情如何没有关系。过去的19年我一直在辅导儿童和青少年,这种现象我每天

    都会见到。如果有选择的话,在朋友和家人之间,一个女孩儿往往或大多时候会选择前

    者。尽管如此,父母们大可不必每次都让步。上周我就刚好辅导过一家人,他们的女儿正

    上高二,这家人的做法是在每个周末都腾出一段时间,专门用于全家人聚会,白天晚上都

    可以,其他时候女儿可以和朋友们一起玩儿。如果孩子还小,父母可以把时间控制得严格

    一点儿,然后随着孩子年龄增长而逐渐放手。

    让孩子单独或者与父母一道实践家庭的价值观。 一家人集体外出完成一项任务或者

    到施舍点一起劳动,这些都是家庭作为一个整体可以参与的活动,能协助父母实现具体的

    价值观。等孩子大一点了,父母可以让他们加入教会的一个团队,到外地去履行一项使

    命,还可以让孩子去担任志愿者,帮助贫困家庭的子女。如果是孩子主动提出参与这些活

    动,效果会更好,当然也可以直接要求青春期的孩子自行参与某些志愿者活动。

    利用同龄人的力量支持家庭的价值观。 青春期的孩子年龄越大,同龄人的声音就会

    愈加有分量,父母的言语效果则会逐渐减弱。正确利用同龄人的声音 — 他们可能属于教会

    的某个团体,也可能就是一个心理咨询集体。总之,青少年至始至终要和其他能对他们产

    生积极影响的同龄人交往、联系。

    在与家长们的交流中,我们经常讨论什么是正常的发育和成长,尤其是针对青春期

    的孩子来说。前段时间有一位妈妈告诉我们说,她觉得用“自恋年龄” 来描写十几岁的女

    儿最为贴切(所谓“自恋年龄”,在女孩子身上指12~15岁之间,在男孩子身上也大致是这

    个年龄段)。因为孩子有这个特点,所以父母想要坚持不懈地给青春期的孩子灌输价值理

    念,无疑会颇费力气,孩子哪怕真正发生了一些变化或者做出了某些积极的决定,父母也

    往往是最后一个得知真相。尽管如此,父母还是不能灰心,不能放弃希望。

    几个有“价值”的“价值理念”

    为了鼓励大家开动脑筋,下面就列举几个我们认为有价值的“价值理念”,是我们在辅

    导许多家庭以后总结出来的。价值理念有很多,不胜枚举,但在我们看来,以下列举的这

    几个方面不仅能加强家人间的纽带,还能使个人更加强大。大家可以从下列的例子里选择

    一些。

    亲密关系。 一家人出去散步,骑自行车,吃饭或睡觉时大声朗读文章,玩游戏,看大家

    最喜欢的电视节目,共享晚餐,等等。对父母有较深感情的孩子更可能接受和树立家庭的

    价值理念。

    社会服务。 利用圣诞节资助一户家庭,为年老的邻居清扫落叶,请生病的朋友吃顿

    饭,到外地完成一项使命,给动物造一个庇护所。父母应该为孩子做一点特别的事情,比

    如帮助孩子想出一个办法,给他的兄弟姊妹带去一个惊喜。如果父母想让孩子树立自尊

    感,一个绝好的办法就是给他们创造机会,让他们去发现,原来自己也有能力改变现实。

    珍惜友情。 不管自家的孩子有多大,家都应该是一个欢迎其他孩子来玩儿的地方。

    多请孩子的朋友来玩儿,让他们在家里过夜,和朋友聚会时把孩子带在身边。孩子大一点

    儿了就能体会到,父母看重他们的朋友就等于看重自己。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

    及时打听到一些和自己孩子有关的内部消息。

    诚实正直。 据我所知,许多父母会惩罚孩子,但是当孩子说了实话之后,他们会减

    轻惩罚。这种做法强化了诚实的价值。如果孩子通过艰难的选择后体现出诚实和正直,父

    母可以告诉孩子,说自己为他们感到骄傲。

    相互尊重。 每个家庭都应该设置相互尊重的底线,比如禁止使用诸如“笨蛋”“长得好

    肥”“恨”等字眼,一旦违反就应当马上受到惩戒。此外,如果孩子们伤害了兄弟姐妹,父

    母就应当责令他们写下道歉信。

    文明礼貌。 让孩子养成书写感谢信的习惯,教他们在电话里好好说话,不要一味地

    给其他人发短信;饭桌上要讲究礼仪,可以带孩子去环境优雅的餐馆吃饭以熟悉餐桌礼

    仪;教孩子主动与别人打招呼和交谈,即使这样做会花费父母许多时间,诸如此类都是养

    成文明礼貌的有效途径。

    健康饮食。 年幼的孩子应当养成健康饮食的好习惯。父母在家里应当为孩子挑选健

    康的食品,当然也不要过于讲究,过分强调饮食会令孩子养成挑三拣四的毛病。如今许多

    孩子都有挑食的习惯,家长过多的限制往往会让孩子产生逆反情绪。

    学会感恩。 家人应当集体养成感恩的习惯,可以从孩子幼年开始。除感恩节外,一

    家人可以挑选一年中适当的时候,在吃饭时轮流向家人一一致谢,感谢他们为自己做出了

    哪些具体的奉献。也可以做一个感恩日志。总之,不管是家庭整体还是个人,家庭成员都

    应该重点培养感恩理念。

    待人和善。 创造机会,让孩子对人和善客气,例如逛商店时,让孩子挑选一样商品

    作为礼物送给他的兄弟姐妹。父母看到孩子热心帮助同学或朋友时就应该马上夸奖。为他

    人准备生日或圣诞礼物时也可以让孩子参与进来。一般来说,童年期的孩子比青春期的孩

    子更友好和善,所以这一价值理念应当尽早培养和加强。父母平时要仔细观察孩子的行

    为,抓住一切机会鼓励孩子去善待别人。

    始终让孩子分担职责

    让孩子分担职责是个棘手的问题。父母们大多对此有诸多疑问:孩子能做什么?什

    么才叫公平?孩子承担家务活是义务劳动,还是有偿工作?给孩子零花钱是否意味着要求

    他们帮父母做事?要不要给孩子做一个任务表?任务表该怎么设计?孩子如果不愿做家务

    该怎么办?承担职责真的很重要吗?

    记得刚加入“明日之星”的那年,我和其他员工一起去了趟位于“希望之城”的夏令营,在那儿看到的几件事着实让我吃了一惊。第一件是夏令营的管理模式— 孩子们就是管理

    者,他们负责打扫卫生、给花草浇水,做饭也是他们的职责,包括丰盛的感恩节大餐。听

    说这事以后,我还以为孩子们会害怕大扫除,而且轮到他们做饭的时候,孩子们肯定会互

    相推诿,实在不行就会草草了事,任务完成便万事大吉。但是我想错了,事实上孩子们当

    时都争着去做饭,大扫除的时候还又唱又跳— 这是让我感到惊奇的第二件事— 夏令营的

    孩子们确确实实非常喜欢担当这些职责,参加家务劳动让他们感到自己有价值,说明大人

    对他们的能力有信心。

    大家的感受可能不大相同— 孩子在家里干活儿的时候也许不会又唱又跳,也不会主

    动提出帮爸爸妈妈做饭;不过我们相信,让孩子承担一些职责的确相当重要。我们认为,让子女尽其所能、坚持不懈地分担家务劳动,有助于培养他们在不同年龄段的责任感,同

    时还能增强他们的自我价值。

    那么,您的孩子在家里承担了哪些职责呢?

    您是否在家里建立了一套激励机制,用来鼓励孩子承担及完成这些职责呢?

    幼儿的职责

    没错,幼儿也具备承担某些职责的能力。从孩子能走路的那天起,他们便可以开始

    学习打扫卫生了……至少一点点吧。

    从小做起。 幼儿的注意力只能维持短暂的一段时间,而且也不善于一心多用,所以

    父母在给他们下指令时,最好一次一条,“把你的鞋子放到鞋柜里”“把你的衣服扔到篮子

    里”,等等,指令要简单明了,这样孩子才有可能听从指挥。

    逐渐增加家务劳动的数量。 随着幼儿年龄增长,父母可以让他们完成一些更为复杂

    的职责,但不能过于复杂。比如,以前是让孩子“把玩具捡起来,一次捡一个”,后来可以

    改为“把玩具捡起来。”

    做好监督。 幼儿的自理能力较弱,父母只要一走出房间,他们就可能忘记刚吩咐下

    来的事,所以应尽量陪着他们,提醒他们要干什么。

    养成习惯。 如果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让幼儿把玩具收拾起来,那么幼儿的记忆就会更

    加深刻。这一阶段的孩子正在学习建立时间和动作之间的关联。

    制造乐趣。 条件允许的话,父母可以把打扫卫生当作游戏或测试来做。男孩子特别

    喜欢有时间限制的测试,女孩子则倾向于有点波折的游戏,最好是和她们所了解的知识背

    景结合起来,比如说:“仙女们要来打扫你的房间了,可是她们需要你的帮助,你的鞋子

    太重了,她们拿不动……”如果家里有几个孩子,因为家务劳动是否分配“公平”而争吵,父母可以把他们组成一个团队,每个成员都分配给单独的任务。

    经常鼓励。 年龄小的孩子需要积极鼓励。我们前面也说过,孩子总是想讨父母欢

    心,所以如果在完成一个任务之后看到爸爸妈妈很开心,那么孩子就会更加乐意做这些事

    情了。

    让孩子帮忙。 幼儿期的孩子不仅想让父母高兴,而且希望能像父母那样做事说话。

    父母可以给儿子一把小扫帚,让他跟在后面扫地;可以给女儿一个拖把,让她模仿模仿;

    还可以让孩子帮着准备饭菜。这样做可以让孩子们觉得,他们是在帮爸爸妈妈做事,而且

    还有点儿当家长的感觉。

    期望不要过高。 其实,父母让幼儿期的孩子做事,目的只是为了培养孩子这方面的

    意识。记住,孩子容易忘事,而且正处于学习的阶段。如果孩子故意不听话或者有意跟父

    母对着干,可以罚他到一边坐着(也可采取其他的处罚方式)。但要始终记住一点,父母

    的目标是培养孩子担当职责,养成做事的习惯。

    当然,还要坚持不懈。 如果父母只是偶尔让孩子把地上的鞋拾起来,孩子要养成把

    鞋子放进鞋柜的习惯就不大容易了。同样的要求要一再地重复,才能帮孩子养成好习惯。

    现在来看看几个具体的例子。幼儿期的孩子能做什么呢?父母对他们应该拥有什么

    希望?下面是一些实际的任务,可以让幼儿去完成:

    把地上的东西拣起来

    把衣服放进篮子里

    把自己的鞋放进鞋柜里

    把玩具收拾好

    把吃过的盘子拿到水槽里 — 仅对稍大一些的幼儿而言

    和父母一起扫地或做清洁

    总之,幼儿期的孩子也可以帮父母做事。实际上,他们很乐意帮忙,所以从现在开

    始,父母应该给他们机会学习做事,这样孩子在接下来的阶段里才可以完成更大的职责。

    儿童的职责

    我小的时候都是自己整理床铺。可能是因为天生就爱收拾床铺吧,反正我是每天都

    坚持这样做。还有,我也整理自己的房间。这并不是说我小时候多么有责任意识,而是我

    大概从小小年纪开始就有点强迫症的味道了。不过,除了因为一心想把房间打扫干净以

    外,我还记得造就自己这种洁癖的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我想让妈妈为我骄傲。我喜欢看

    见妈妈走进我的房间,对我说:“赛西,你真棒!”

    每个孩子都有这种心理,想用实际行动得到父母的表扬,想让父母满意、为之骄

    傲。儿童时期孩子之所以学习做事,大多是因为他们希望得到某种回报,不管是可以贴到

    表格上的一些小贴纸、一点小报酬、一些零花钱,还是父母的表扬,等等。尤其是“父母

    的表扬”,因为不管有没有得到贴纸或者是奖金,孩子最看重的总是父母的表扬。此外,不论选择何种方式奖励孩子,持之以恒都是关键。

    把自豪感表现出来。 孩子表现出责任感时,父母要明确地表示夸奖,可以采取在一

    个表格中打钩或者奖励孩子零花钱的方式,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很自豪、为什么自豪。

    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认可。 孩子都会努力不辜负父母的信任,所以要创造机

    会,让孩子自己动手。父母可以设计一些活动,让孩子贡献力量。童年时期的孩子在建立

    自尊心的过程中,受父母的影响最大;父母如何信任孩子,孩子就会如何信任他自己,所

    以应该创造机会,让孩子向爸爸妈妈以及他自己证明这种能力。

    使家务劳动成为日常家庭生活的一部分。 不管是出门倒垃圾还是帮忙摆碟子,父母

    都应该经常性地给孩子提供锻炼机会。帮助父母做家务可以使孩子认识到自己也在为家庭

    作贡献,还能避免孩子养成当今常见的娇生惯养。

    给孩子零花钱。 父母可以每星期给孩子一笔固定的零花钱,让他们攒起来,逐渐形

    成储蓄和捐赠的好习惯。父母甚至可以拿几个罐子,在上面分别写上“捐赠”、“储

    蓄”和“零花钱”字样,用这种办法教会孩子存钱、捐赠以及留出一部分作为机动用。孩子

    如果有机会选择花钱的地方,会觉得自己很有力量。我们就认识一些小朋友,他们可以自

    己做出选择,把钱捐赠给喜欢的慈善机构。在“明日之星”,我们最喜欢的就是一些小学生

    捐赠的礼物,它们每个价值10.47美元。孩子在捐钱的时候,父母最好让他们自己把钱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 详见PDF附件(1401KB,1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