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 2012年第4期
编号:12243592
哮喘的古代中医文献研究(1)
http://www.100md.com 2012年2月15日 《中国保健营养.临床》 2012年第4期
     [摘要]本文以文献研究为出发点系统地对中国古代有关哮喘的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发掘和研究,以揭示哮喘的病因、病机和演变过程,总结其辨证治疗的经验,系统的为中医防治哮喘提供依据。作者认为久病有瘀,痰瘀互阻,肺脏升降功能失常为哮喘久病难愈的机理。

    关键词:哮喘;中医;文献

    中图分类号:R2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241-03

    支气管哮喘,是气道的一种慢性变态反应性炎症性疾病。是一种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慢性呼吸道疾患,属于传统医学喘证、哮证范畴。在古代中医文献中,归属于中医“喘鸣”、“上气”、“哮吼”、“岬嗽”等范畴。中医书籍中有关哮喘的论述始见于《黄帝内经》。金元以前,哮证与喘证统属于喘促一门,并没有分门别类。宋代王执中在《针灸资生经》中首次提出哮喘之名,但无详细论述,直至元?朱震亨《丹溪心法》始以“哮喘”作为独立病名论述。本文从文献研究的角度出发,全面系统地对有关哮喘的中医文献进行了整理,期冀能从中为中医药防治哮喘提供一定的的理论依据。

    1 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哮喘的发生与先天禀赋异质、元气不足;外邪侵袭、饮食所伤;病后体弱、正气不足;邪气内扰、气机失宜;五脏病变、累及于肺等因素有关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9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