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 > 2013年第2期
编号:12361678
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月15日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 2013年第2期
     【摘要】目的 探讨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本院收治的63例脑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在给予吸氧、控制血压血糖、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的基础上采用甘露醇治疗,另外63例患者为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甘油果糖,治疗7天、15天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脑血肿吸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肾功能损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糖治疗脑出血临床效果显著,且肾损伤较小,无严重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甘油果糖;甘露醇;脑出血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855-02

    脑出血作为神经内科常见的一类严重损害人类健康的突发性疾病,其并发症脑水肿以导致神经元死亡而致颅内压升高,脑组织受到损害,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临床上在脑出血急性期以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为关键治疗,维持足够的脑血流灌注十分重要。甘露醇作为治疗降低颅内压的临床常用药物,其可用性已得到证实,但因其长期使用可导致肾损伤及水电解质失衡,笔者采用甘油果糖和甘露醇联合应用治疗脑出血,更好的减少了脑出血后遗症,并降低了肾损害,现报告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2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63例,两组患者均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其中,治疗组男30例,女33例,年龄57-76岁,平均(56±10.2)岁,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23.54±12.23)分,重度、中度、轻度分别为23例、20例、20例,出血量平均为(25.12±10.15)ml;对照组男27例,女36例,年龄59-80岁,平均(55±11.5)岁,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21.54±13.23)分,重度、中度、轻度分别为20例、26例、17例,出血量平均为(24.32±11.05)ml。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出血量、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卧床休息、吸氧、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基础治疗,对照组用20%的甘露醇250ml,每八小时一次,30分钟内滴完,并根据病情逐渐减量;治疗组用20%的甘露醇和10%的甘油果糖交替使用,每八小时一次,七天后全部改用甘油果糖,每天两次,并逐渐减量。两组均于15天后停药,观察临床效果。
, 百拇医药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后7天、15天复查脑CT,观察血肿吸收及脑水肿体积情况,利用量表收集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通过检测血尿素氮、血肌酐、血钾、血钠等情况判定肾功能。

    1.4 疗效评定 ①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无明显后遗症;②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后遗症不明显;③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有明显后遗症;④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有严重后遗症;⑤恶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增多>18%,包括死亡。有效率=(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总数。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PEMS3.1对所有数据进行检验,计量资料用(χ±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 http://www.100md.com     2.1 脑血肿吸收及脑水肿体积变化比较 治疗15天后治疗组脑血肿完全吸收27例,对照组脑血肿完全吸收1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出血病灶周围水肿带范围明显小于对照组。

    2.2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1。

    2.3 治疗后两组患者肾功能比较 治疗过程中,对照组出现肾功能损害15例,电解质紊乱10例,治疗组出现肾功能损害3例,电解质紊乱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不良反应 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3 讨 论

    脑出血造成的脑水肿及颅内压增高是使患者病情加重和增高致残率、死亡率的重要原因,因此临床上确诊病例后,迅速有效的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及对症治疗成为关键,对患者的预后起着重要作用。甘露醇作为强有效的脱水利尿剂,能迅速降颅压,但因其不能被吸收,长时间大剂量应用后,直接经肾脏排泄,易造成严重的肾损害,同时影响电解质的重吸收,造成电解质紊乱,引发低血钠、高血钾,因此临床上使用甘露醇时建议短期小剂量使用。
, 百拇医药
    甘油果糖由10%甘油、5%果糖、0.9%氯化钠组成,其渗透压是人体血浆的7倍,静脉输注到人体后起到高渗脱水的作用,而且可被代谢为水和二氧化碳,并可产生能量,参与脑代谢参与脑代谢并提供热量,增强脑细胞活力,使脑代谢改善,不经肾代谢不会造成肾损害,而且不会在血肿周围造成蓄积,肾功能不全和有活动性出血的患者也可以应用。

    在本研究中,单用甘露醇的对照组与甘露醇和甘油果糖联合使用的治疗组比较,在脑血肿吸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肾功能损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者联合使用比单用甘露醇有效且不良反应少,可作为临床治疗脑出血的常规治疗方案之一。

    参考文献

    [1]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诊断标准和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

    [2]施建生,樊光娟.甘露醇和甘油果糖联合治疗脑出血临床研究[J].江苏医药,2004,30(5):53-55.

    [3]陈汉杰.甘露醇联合甘油果糖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名族民间医药,2010,19(20):122.

    [4]狄会峰,邢军,董传海.甘露醇与甘油果糖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药物经济学分析[J].医学信息:下旬刊,2009,(12):74.

    [5]王发胜.甘露醇联合甘油果糖治疗脑出血的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19):2968-2969.

    [6]魏农,施建生.甘露醇与甘油果糖治疗脑出血临床效果比较[J].交通医学,2006,20(5):541-542., 百拇医药(王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