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07年第2期
编号:11405501
局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学疗法在皮肤科的应用(1)
http://www.100md.com 2007年2月1日 刘华绪 王永贤 任秋实
第1页
局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学疗法在皮肤科的应用

    参见附件(1903KB,4页)。

     1990年,局部外用5-氨基酮戊酸(AlJA)后照射红光的局部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首先应用于皮肤科临床,目前局部外用ALA-PDT主要应用于Bowen’s病、浅表型基底细胞癌和光化性角化病等皮肤肿瘤的治疗,同时也对病毒疣、寻常性痤疮等显示了独特疗效,由于其副作用较少,而且具有良好的美容效果,因而局部外用ALA-PDT疗法已经成为某些皮肤科疾病非常具有前途的治疗方法。本文就ALA-PDT疗法在皮肤科的应用综述如下。

    1光动力疗法

    PDT的目的是选择性破坏异常的靶细胞,而不影响周围的正常组织。PDT治疗的第一步是使靶细胞产生光敏,这种光敏作用可以通过摄入外源性光敏剂(如卟啉),也可以通过光敏剂前体(如ALA及其衍生物)进入体内通过内源性途径产生光敏分子来实现。由细胞摄取机制(跨膜转运因子表达)、血红素合成酶的活性、铁的利用、角质层的特性、不同组织穿透和分布的不同等因素共同决定了卟啉选择性进入皮肤肿瘤组织中,经光照后引起氧自由基的连锁反应是光动力学疗法的主要原理。多数光敏剂是脂溶性的,聚集于细胞的膜结构而破坏胞膜和线粒体,此外,有丝分裂的重要结构如细胞的微管和纺锤体也对PDT敏感,PDT最终导致靶细胞的坏死或凋亡。尽管PDT导致单态氧的产生,但其作用时间仅持续0.01us,因此致DNA突变的可能性很小。

    1.1光敏剂ALA及其酯类衍生物:PDT发展的历史也是光敏剂发展的历史,从最早正式用于PDT的光敏剂一血卟啉衍生物到第二代的ALA,再到现今研究的ALA酯类衍生物、细菌叶绿素衍生物等,光敏剂在朝着增加靶组织的选择性,降低非靶组织的光敏性,同时减少作用持续时间的方向发展。

    1990年Kennedy等首先将ALA应用于PDT的治疗,ALA分子本身并不是光敏剂,但局部应用ALA或其酯类衍生物后,利用内在的细胞血红素生物合成途径产生光活性的卟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903KB,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