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10年第9期 > 正文
编号:11975611
两种全冠修复体对低牙合 龈距年轻恒磨牙牙周组织的影响(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9月1日 任 辉,雷志红,宋元玲
第1页

    参见附件(1638KB,3页)。

     2结果

    贵金属组各时间点比较P>0.05,钴铬合金组修复前与12周时比较P<0.05,金铂合金组与钴铬合金组12周时比较P<0.05(见表1)。

    3讨论

    儿童年轻恒磨牙由于龋坏等原因造成的牙合龈距过低的修复一直是临床难题。通过降低对颌牙或将修复体边缘置于龈下来增加牙合龈距作用有限,在牙体制备时使轴壁互相平行或制作各种辅助固位措施,亦对其作用不大;冠延长术虽然可以增加临床牙冠高度,但由于对牙周组织的损害和患儿对手术的恐惧而很少被接受。我们运用Dahl氏方法[3]重建后牙的咬合关系,为牙合龈距过低的年轻恒磨牙创造足够的修复空间,再使用纤维核+全冠进行修复,使患牙的形态和功能都得以恢复。固定义齿要获得长期稳定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健康的牙周组织,其可给固定修复体提供一个长期的组织保护。但不同修复材料对患牙牙周组织有何影响,在以往的研究中很少提及,本研究采用了两种修复材料:金铂合金和钴铬合金,通过对修复前后患牙的牙周指标和龈沟液量进行检测,了解不同修复材料对低牙合龈距年轻恒磨牙牙周组织的影响。

    全冠修复体对牙周组织的影响主要与全冠边缘(包括位置、形状和间隙),全冠所用材料,全冠轴面突度,牙体的预备以及使用的粘结剂等因素有关[4]。以往许多研究关于全冠材料对牙周组织的影响由于缺乏对修复体质量的控制,其结果的说服力有待商榷。本研究较好地控制全冠边缘间隙,位置和冠轴面突度,全部使用同一种粘结剂,采用3次排龈法减少牙体预备对牙龈的损伤,增加印模清晰度。因此,较好地控制了除材料以外的其他混杂因素。

    牙龈出血指数,菌斑指数,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牙周组织检测指标,但这些参数只能描述牙周组织改变后的状况且此类检查方法较易产生诊断怀疑性偏倚。龈沟液(GCF)能够反映牙周炎过程中宿主对病原刺激的自然反应状况[5],龈沟液量增多常早于临床表征的改变,是牙龈炎症早期变化的敏感指标。因此,本研究增加此项指标来提高检验的准确性,从而客观评价两种修复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一些研究认为患牙牙周组织修复前若无炎症,合适的修复体戴入后2周左右才能自行恢复正常[6]。本研究以修复前与全冠粘固4周后的指标进行自身前后纵向和两组间横向比较,我们认为4周后的指标对修复材料性能的反映才稳定可靠,研究结果才具有说服力。

    本研究表明,两组实验牙修复前健康状况相近,修复后4周,两组实验牙临床指标和GCF量与修复前增加不明显,修复后12周时,钴铬合金组PLI、SBI、GCF量呈递增趋势,较修复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金铂合金组在修复后的不同时期其各项指标与修复前相比并无明显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而说明钴铬合金冠对患牙牙周影响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在观察期内钴铬合金组以上指标的均值的提高与时间关系是进行性的,金铂合金全冠则随时间的进行性不明显。实验证明,钴作为牙科修复材料也具有一定的毒性,在欧美国家的使用也存在争议[7]。因此,我们建议临床上对牙合龈距过低的年轻恒磨牙的修复尽可能采用金铂合金等贵金属,以减少对患牙牙周的刺激。

    [参考文献]

    [1]邓旭亮,胡晓阳,欧阳翔英,等.牙冠轴面突度变化对牙周组织健康的影响[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1,36(6):440-442.

    [2]Felton DA,Kanoy BE,Bayne Sc,et al.Eeffect of in vivo crown margin discrepancies on periodondtal health[J].J Prosthetg Dent,1991,65(3):357.

    [3]Mangne P,MangneM,Belser UC.Adhesive Restorations,CentricRelation, and the Dahl Principle: Minimally invasive Aproaches to Localized Anterior Tooth Erosion[J].Eur J Esthet Dent,2007,2(3):260-273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638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