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1710
编号:13613316
经方在治疗腹泻中的应用(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5月15日 《世界中医药》 201710
     辨证要点:证属脾阳虚衰,运化失司,寒湿内盛,症见口不渴,大便糖稀,腹满而吐,食欲不振,自利益甚,时腹自痛,喜温喜按。

    现代临床应用:本方可用于治疗急、慢性胃炎,胃下垂,慢性结肠炎,慢性肠炎等证属脾胃虚寒,腹冷溏泻,日久不愈者。急用汤剂,缓用丸剂。若下利日久伤及肾阳,症见下利清谷者,可与四逆汤合方即为附子理中丸[8]。若兼有肝气不舒,伴有情志不遂,善叹息等,可与四逆散合方名为四理汤[9]。

    1.4 甘草泻心汤(附方: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

    出处:见《伤寒论》第158条:“傷寒中風,醫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數十行,穀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鞕而滿,乾嘔心煩不得安,醫見心下痞,謂病不盡,復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結熱,但以胃中虛,客氣上逆,故使鞕也,甘草瀉心湯主之。”方由炙甘草、黄芩、干姜、半夏、大枣、黄连、人参组成。宋本《伤寒论》本方无人参,根据林亿校勘语及《千金要方》《外台秘要》所载,知当有人参,故与补充。本方具有调和脾胃阴阳,消痞安中止利之功效。

    辨证要点:本证病机为中焦寒热错杂,脾胃气虚,痞利俱甚。症见心下痞鞕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谷不化,下利日数十行,舌淡苔白有齿痕,舌边尖红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6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