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1910
编号:13550952
气汤化裁穴位贴敷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肠黏膜功能、微炎性反应状态的影响(3)
http://www.100md.com 2019年5月15日 《世界中医药》 201910
     中医学并无肠梗阻之说,临床多根据其症状而归属于“肠结”等范畴,脾胃虚弱、气滞血瘀为术后早期肠梗阻发病之本。肠道为传化之腑,以降为顺,以通为用。患者行腹部手术创伤耗气伤血,术后患者正气虚弱,气血瘀滞,湿热邪毒乘虚而入,肠道气机痞结,腑气壅滞,传导失司[12],临床治疗以通腑散结为主[13]。穴位贴敷是中医外治法之一,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以经络学说为指导,将药物贴敷在人体表面的特定部位,通过透皮吸收而治疗疾病[14]。本文所用承气汤是由大承气汤化裁而来,大承气汤通腑除胀、泻热通便。现代研究认为,大承气汤能够改善肠壁微循环,增加肠道的血流量,促进肠道平滑肌的蠕动,减轻肠道组织水肿,促进患者胃肠蠕动能力的恢复,促进肠腔内的陈旧内容物的排出,降低内毒素的形成与吸收,抑制细菌滋生与增殖,降低炎性反应因子的形成与释放[15]。有报道证实,大承气汤组方通过穴位定向透药方式治疗可降低湿热壅滞证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肠源性炎性反应程度,缩短症状持续时间。方中加入蒲公英、马鞭草、刘寄奴功在清热解毒、利水消肿;丹参性味苦辛,主入血分,可行散化瘀,有祛瘀生新之功,善治瘀热;药理研究证实,丹参酮能通过抑菌抗炎、抗氧化、抗血小板凝集、改善微循环、调节免疫等功能而改善肠屏障功能[16-17];黄芪益气健脾、固本和中;延胡索主入气分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1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