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2015
编号:13823201
出血证从瘀治验(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8月1日 《世界中医药》 202015
     1 破血消瘀法治疗颅内血肿

    某,男,16岁,1996年9月就诊。颅脑外伤后头痛一周。经CT扫描提示颅骨凹陷,颅内血肿,需穿刺抽吸血肿,因家长恐惧外科侵入性治疗,延请房师会诊,刻下症:头痛剧烈不敢呼吸,微风拂过即痛不可忍。舌暗红,苔薄黄,脉弦。房师了解到其顱内血肿的出血量<15 mL,并无引起脑疝的风险,可以采用内科保守治疗,此为瘀阻清窍,治宜破血消瘀法,遂自拟方:大黄8 g、穿山甲10 g、水蛭8 g、苏木15 g、红花10 g、赤小豆30 g、柴胡10 g、川牛膝12 g、川芎9 g,水煎服,每日1剂。当晚8时服汤药半剂,晚12时又服半剂,次日患者头痛即减去大半,连服3剂,头痛症状完全消失。

    颅内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特别是急性期的病死率、致残率很高。颅内出血一般可分为自发性和外伤性两类,自发性颅内出血包括血管畸形破裂出血或血肿形成、高血压脑出血、肿瘤卒中以及一些病因不明的颅内出血。外伤性颅内出血是指有明确外伤史导致的直接或间接出血。随着人们对该病的认识不断深入,以往的早期止血观点已经被证实并不能改变大多数患者的预后。颅内出血形成的“坏血”“败血”如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而瘀阻脑内,会造成脑循环障碍,加重病情,及时清除颅内血肿可使病情迅速缓解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5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