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2015
编号:13821927
艾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应机制研究进展(3)
http://www.100md.com 2020年8月1日 《世界中医药》 202015
     2.2 艾灸可改善结肠黏膜屏障功能

    结肠黏膜屏障是维护肠稳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结肠黏膜屏障损伤导致细菌易位和全身性炎性反应,UC患者结肠黏膜屏障遭受破坏,使得病原微生物、毒素和抗原在内的潜在有害物质从受损肠黏膜侵入人体,触发相关炎性反应。

    结肠黏膜机械屏障由紧密连接蛋白(如Claudin蛋白、Occludin蛋白)、细胞间黏附分子(JAMs)、胞质蛋白(如ZO-1)等结构蛋白分子共同构成的一道机械屏障[31]。紧密连接蛋白在维持肠黏膜屏障完整性和通透性中起重要作用[31],紧密连接蛋白的缺失会破坏肠黏膜完整性而导致肠黏膜通透性增高,并与免疫因子相互作用,诱发结肠道炎性反应[33]。既往研究表明在UC大鼠结肠组织中Occludin蛋白、JAM1蛋白、ZO-1等蛋白含量均明显降低,隔药灸预处理“天枢”可以有效提高Occludin蛋白、JAM1蛋白、ZO-1蛋白含量提升,对肠黏膜机械屏障中紧密连接蛋白起到保护作用[34]。麦粒灸中脘、关元、足三里可上调UC大鼠结肠黏膜的Occludin蛋白及ZO-1mRNA表达[35],促进修复结肠黏膜机械屏障,达到治疗UC的目的。

    UC病变累及黏膜层与黏膜下层,结肠黏膜下层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结肠黏膜细胞外基质(ECM)是构成疏松结缔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上一页1 2 3 4 5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8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