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2016
编号:13818419
高彦彬教授从络病论治慢性尿酸性肾病经验(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8月15日 《世界中医药》 202016
     湿热痰瘀,化浊成毒,毒损关节、筋肉之络脉,则致关节畸形、肿胀(痛风性骨侵蚀),耳轮硬结(痛风石);湿热煎烁成石(尿酸性肾石病),阻塞水道,膀胱气化不利,淋沥涩痛,甚为癃闭(急性肾损伤、梗阻性肾病);毒损肾络,肾络瘀结,络息成积,致肾体劳衰,肾用失司,封藏失职,精气下泄则尿浊多沫(蛋白尿、尿酸结晶);肝肾同源,肾不藏精,肝阴不足,虚风上扰则头目眩晕(高血压);肾用失司,开多阖少则夜尿频数,小便清长(肾小管功能损害);开少阖多则小便不利,水液泛溢,发为水肿;肾体劳衰(肾功能损害),浊毒内蕴,壅塞三焦,发为关格危候。本病病性本虚标实,本虚为脾肾、肝肾、气阴两虚,标实为湿热、痰瘀、浊毒。本病病位以肾络为核心,涉及脾、肝、胃、膀胱、肌肉、筋脉、关节、骨骼。基本病机为“湿热痰瘀,化浊成毒,毒损肾络”。肾络病理基础为“毒损肾络、肾络瘀阻、肾络瘀结,络息成积”。

    2 辨证论治

    针对病性本虚标实,高彦彬教授主张本病应辨虚、实、标、本,强调以虚定型,以实定候;本虚分为脾肾气虚、肝肾亏虚、气阴两虚、脾肾阳虚证,标实分为湿热下注、痰瘀互阻、浊毒内蕴证。针对本病“毒损肾络,肾络瘀结,肾络瘀阻、络息成积”的病变特点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1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