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2016
编号:13818389
以脾肾-脑相通理论为体系探究中医治疗孤独症思路(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8月15日 《世界中医药》 202016
     2.2 “肾通于脑”理论 《素问·六节藏象论》曰:“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肾,在体为骨,主骨生髓”是从诸多权威著作中凝练出来。中医《灵枢·经脉》:“人始生,先成精,精生而脑髓生”。说明了脑髓和先天肾精相辅相成。“肾通于脑”理论在经络结构中体现的更加明显,在经络系统中肾与膀胱互为表里关系,表里经能加强两脏腑的联系,如《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难经·二十八难》:“督脉者,起于下级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如Yang等[9]首次证实了脑-内脏-骨髓轴和血压呈正相关关系,而且提出了脑-肾-肠轴的慢性肾病发病机制的假说。阿尔兹海默症即老年痴呆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原发性退行性疾病,李赵龙等[10]以“肾脑相济”理论为指导,采用“补肾益精,填精益髓”的治疗原则,研究SAMP8小鼠海马内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LC3-Ⅱ及Bnip3表达的影响,最终用以探究电针对阿尔兹海默症的治疗作用,结果为针灸治疗有助于细胞内线粒体的平衡,且对受损的线粒体有修复作用,从而可以指导临床对阿尔兹海默症的治疗。故脑根于肾,肾通于脑。

    2.3 “脾为上下枢机”理论 明代医家张景岳提出:“五脏中兼有脾气,而脾胃中亦有五脏之气”“调五脏即所以治脾胃,治脾胃所以安五脏”皆体现了脾在五脏之中的重要性。金元医家李东垣说: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脾胃为后天之本,脾失健运则易生痰,生湿,痰湿停滞,则易生诸病。周义山等[11]总结王俊宏教授治疗孤独症的经验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95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