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2017
编号:13812341
基于回顾性分析方法探索评价古代临床医家之方法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9月1日 《世界中医药》 202017
     为了探索对古代中医药知识进行有序推荐的方法,并给出推荐依据这一命题研究。课题组借鉴史常永[4]在《实用中医文献学》所提的“以人类书”古籍著录方法,对古代中医药知识的评价,采取先通过评价医学知识创造者的“人”来实现对所创造知识的分类评价。医药知识是人们对疾病和治病过程的认识[5],文献是知识的载体,是知识传承的媒介,而医家则利用文献记载相关知识。范宇鹏等[6]指出中医知识“是个性化的知识,是一种与认知者个体无法分离的知识”,同时,其“存续以传承人承载为主,其相关著作为辅”。由此可知,中医知识与医家(传承人)、文献(古籍)密不可分,而医家更是古今创造与传承医药知识的主体。受不同医家在不同时期的影响、贡献与创造,包括对疾病特征、辨证方法的辨识与发明等,中医发展呈现阶段性情况[7]。因此,探索了解历代医学人物,不仅是深入研究认识中医药学发展演变的重要门径之一,亦是评价古籍知识的切入点与关键。

    相较历代介绍医药文献的提要或考证类著作而言,介绍医学人物的专著较少。现存较早的是宋代周守忠的《历代名医蒙求》与明代李濂的《医史》两书[8-9],共收载医家人物不足200位。除了医学人物专著外,宋代张杲所著《医说》[10]列有一卷,专论历代名医共116位。清代《古今图书集成》[11]在“医部全录·医术名流列传”介绍了1 400位古代医家,是截至到1912年以前收载最多的著作。对于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医药学来说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9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