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7年第3期
编号:11525915
重症肝炎研究进展
http://www.100md.com 2008年2月24日 严晓会
第1页

    参见附件(239KB,2页)。

     【中图分类号】R54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555[2007]03-0118-01

    重症肝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主要表现为短期内大量肝细胞坏死致肝功能衰竭的一类综合征,包括黄疸进行性加深,凝血功能障碍!肝性脑病等,死亡率极高。病情发展迅速,凶险,临床预后差。我国以肝炎病毒(尤以乙型肝炎病毒为主)为多,西方国家则以丙型肝炎!各种毒物、药物为主,如扑热息痛等。同时,对于重症肝炎的命名也存在很多分歧,在复习了很多文献后,就重症肝炎部分问题综述如下:

    1命名的问题

    目前国内外对重症肝炎的命名存在很多分歧,亦较混乱,有“急性肝衰竭”、“爆发性肝衰竭”、“急性肝萎缩”、“急性致死性肝炎”、“急性肝坏死”等;发病较缓者称“亚急性肝萎缩”、“亚急性肝衰竭”等。没有统一的名称和诊断标准。致使对疗效的评价也存在分歧。主要的分歧点是:发病的时间问题、是否存在肝性脑病的问题。国际上,1996年(IASLS)的意见是:将急性肝脏病引起的肝功能衰竭分为“急性肝衰竭(AHF)”和“亚急性肝衰竭(SAHF)。AHF:起病4周以内出现的肝功能衰竭,以肝性脑病为主要特征,其中起病10日内发生肝性脑病者称为超急性肝衰竭(HAHF),起病10日~4周发生肝性脑病者又称为爆发性肝衰竭(FHF);SAHF:起病4周至24周出现的肝功能衰竭,以腹水或肝性脑病为主要特征[1]。国内2000年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将重症肝炎分为急性重症肝炎(ASH)、亚急性重症肝炎(SSH)、慢性重症肝炎(CSH)三个亚型⑴,发病时间以2~12周为准。目前国内外的标准很难统一,主要是因为国内外重症肝炎发病的原因不一致,导致临床表现不一致,诊断标准也不一致。建议在诊断命名时不考虑病因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39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