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8年第5期
编号:11582766
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制备方法的改良
http://www.100md.com 2008年5月1日 宣吉浩 董丽华
第1页

    参见附件(1565KB,3页)。

    宣吉浩 董丽华

    【摘要】目的探讨纹状体内双靶点注射6-羟基多巴(6-hydroxydopamine,6-OHDA)制备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将52只体质量(220±10)g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制作组(32只)、假手术组(10只)和正常对照组(10只)。应用脑立体定位技术将6-OHDA分两点注入大鼠右侧纹状体(每点10μl),假手术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术后以阿朴吗啡检测其异常旋转行为,2个月后观察病理切片行纹状体和黑质的HE及TH免疫组化染色,以及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改变并计数。结果32只模型制作鼠中,共有22只在阿朴吗啡多次注射后,获成功模型。光镜下,HE及TH免疫组化染色可见模型组左侧黑质致密带(SNc)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较多,呈带状斜行排列。右侧多巴胺能神经元几乎消失,残存神经元萎缩。左右两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纹状体内双靶点注射6-OHDA可以造成与PD患者基本相似的病理特征,且模型制作稳定好、成功率高。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模型 纹状体 -羟基多巴 多巴胺能神经元

    【分类号】R742.5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常见于中老年人群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我国每年新增的PD患者近10万人。虽然目前已经阐明了PD的主要病理特征是黑质致密带(substantianigro pars compac-ta,SNc)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但其确切发病机制仍
------
     [摘要]目的探讨纹状体内双靶点注射6-羟基多巴(6-hydroxydopamine,6-OHDA)制备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将52只体质量(220±10)g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制作组(32只)、假手术组(10只)和正常对照组(10只)。应用脑立体定位技术将6-OHDA分两点注入大鼠右侧纹状体(每点10μl),假手术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术后以阿朴吗啡检测其异常旋转行为,2个月后观察病理切片行纹状体和黑质的HE及TH免疫组化染色,以及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改变并计数。结果:32只模型制作鼠中,共有22只在阿朴吗啡多次注射后,获成功模型。光镜下,HE及TH免疫组化染色可见模型组左侧黑质致密带(SNc)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较多,呈带状斜行排列。右侧多巴胺能神经元几乎消失,残存神经元萎缩。左右两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纹状体内双靶点注射6-OHD&可以造成与PD患者基本相似的病理特征,且模型制作稳定好、成功率高。

    [关键词]帕金森病;模型;纹状体;6-羟基多巴;多巴胺能神经元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565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