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8年第7期
编号:11798257
肿瘤恶病质发病机制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2)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0月6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7期
     3.1.2 IL-1、IL-6IL-1是一种恶病质因子,IL-1是单核细胞因子,主要由活化的单核一巨噬细胞产生,也可由如树突细胞、朗格汉斯细胞、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内皮细胞等产生。在生理浓度(10.2~10.14 mmol/L)主要在局部起免疫调节作用,在高浓度时,可以以内分泌形式作用于全身,引起发热。IL-1本身为一种内源致热原物质,能诱导肝脏合成急性期蛋白,引起代谢性消耗。实验还发现,中枢神经系统内IL-l浓度与动物摄食呈负相关,并认为IL-1作用于下丘脑腹核、下丘脑饱食中枢和外周部位而引起厌食。但只有少数研究发现动物肿瘤模型或肿瘤患者中IL-l产生增加,这一现象的可能解释是IL-1和TNF-a一样,可能是一种自身分泌或旁分泌递质而并不是激素样信使 [9]

    IL-6是另一个与癌性恶病质相关的细胞因子,Th-2细胞是主要的产生细胞,其他还有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小胶质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某些T细胞、B细胞等。给大鼠注射IL-6后迅速激活骨骼肌降解,显示IL-6有直接提高蛋白降解的作用。IL-6能从肿瘤动物血中测出,其浓度与肿瘤负荷相关[10]。Okada等测定了55例经组织学证实的胰腺癌患者、20例健康成年人和25例慢性胰腺炎患者,对照研究血清IL-6水平,结果健康者仅1例、慢性胰腺炎2例超过诊断水平,而胰腺癌中的54.5%超过诊断水平,并与疾病的进展相关。

    3.1.3干扰素r(IFN-r) 由激活的T淋巴细胞分泌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7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