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8年第33期
编号:11720266
高血压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1)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1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33期
高血压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摘要】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浆D-二聚体浓度与高血压及靶器官损害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方法 收集本院心内科门诊及住院的76例不同病期的高血压患者及45名正常者的血浆,根据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分层标准以区分靶器官的损害程度,用ELISA法检测76例高血压患者及45名正常对照者的血浆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浆D-二聚体。用完全随机设计多组均数比较的方差分析、dunnet-t法及Student-Newman-Keruls法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正常对照组与高血压组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4.32,P<0.01),各组与标准组之间分析显示(采用dunnet-t法):极高危组、高危组均与标准组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结果显示(采用SNK法、即:Student-Newman-Keruls法):高危组与极高危组均与中危组及标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因极高危组与高危组高血压患者的D-二聚体含量较标准组存在显著的差异,而极高危组与高危组高血压又与靶器官的损伤有关,因此血浆D-二聚体浓度可以作为临床上判断高血压病严重程度及靶器官损害程度的一项指标。

    【关键词】高血压;靶器官损害 ; D-二聚体

    Detection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of D-dimer in plasma of primary hypertension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1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