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9年第8期
编号:11768292
浅谈老年高血压病的诊治及主要并发症的降压治疗
http://www.100md.com 2009年3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8期
     近年来,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增高,高血压病常并发严重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其中老年人占有多数,为此探讨老年高血压的诊治及主要并发症的降压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1 老年人高血压的诊断

    老年人高血压的诊断,应特别注意漏诊,老年人体位性血压降低较多,有的存在高血压,但坐位时并不高或不太高,而卧位血压较高,所以应测卧位和坐位两种姿势的血压,同时应测双上肢血压,老年人血压波动较大,尤其是收缩压,所以应在不同的时间至少测3次,必要时可进行24 h血压监测。老年人由于动脉硬化,听诊时第一心音之后有较大的空隙,若充气压力不够高,会将第一心音漏掉而导致收缩压不高,因此充气时压力一定要足够高,以防漏诊。

    2 老年人高血压的治疗

    2.1 非药物治疗 包括低盐饮食,中国人通常食盐摄入量约为10~15 g,限盐时以维持摄入每日6 g为宜;对于超重的老年人,应注意减肥尽量将体重指数(BMI)控制在<25。体重降低对改善胰岛素抵抗、糖尿病、高脂血症和左心室肥厚均有益;补充钾盐;补镁;合理调整饮食;戒烟;防止过量饮酒;在许可的范围内适当运动。对于舒张压>90 mm Hg经过3~6个月非药物治疗血压仍高者,则应加用降压药,但血压明显增高者,仅用非药物治疗时不够的需合理配以降压药物治疗。

    2.2 药物治疗

    2.2.1 对抗高血压药物的要求有以下几点 ①有明显的降压作用,不良反应极少;②降压作用平稳而持久,服用1~2次/d的剂量,可维持降压作用12~24 h,不易波动;③有较好的谷峰比值;④抑制与逆转左室的肥大,抑制与逆转血管胶原纤维的增生。

    2.2.2 药物治疗原则 ①以小剂量单个药物开始,除高血压急诊外,降压药缓慢;②个体化原则:对高血压病的治疗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性,这就要求临床医师针对不同患者情况在治疗过程中仔细观察,探索出适合其个体特点的药物种类、用量及用法,并探索出适合其个体的最小维持量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37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