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9年第8期
编号:11768224
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2)
http://www.100md.com 2009年3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8期
     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的定位诊断主要依靠CT、MRI行解剖学定位,再辅以MIBG、PET及生长抑素受体显像进行功能性定位。2006年的一项前瞻性研究发现,分别用CT、MRI及MIBG对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进行定位,三者的特异性依次为93%、93%、100%,敏感性依次为90%、93%、91%[4]。可见MRI因其良好的组织对比度,用于解剖学定位略好于CT。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以采用超声进行解剖学定位[5]。MIBG其较高的特异性可弥补CT,MRI解剖学定位诊断的不足。本组3例131I-MIBG扫描均为阳性,1例术后复发患者经131-MIBG治疗后病情缓解。国外文献报道123I-MIBG用于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的定位优于131-MIBG[6],但123I-MIBG半衰期短且价格昂贵,较低的性价比制约123I-MIBG了在临床上的广泛开展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26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