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10期 > 正文
编号:13193364
徒手联合体位纠正枕后位60例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0年4月5日 李雪峰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降低头位难产及剖宫产率,提高自然分娩质量。方法 在有效的宫缩下,徒手将胎头上推并向枕前位旋转。结果 实验组中81.7%经阴道分娩,对照组中30% 经阴道分娩。结论 两组差异显著,实验组产程缩短,难产及剖宫产率降低。

    【关键词】 产妇体位;枕后位;自然分娩

    枕后位是产科中比较常见的胎头位置异常,处理不当,可对母婴造成危害。本论文通过指导产妇进行体位矫正配合徒手将胎头转向枕前位方法及人工破膜等干预措施,使 81.7% 的枕后位产妇经阴道分娩,并能显著缩短产程,降低难产及剖宫产率,提高自然分娩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住院分娩的头位初产孕妇,年龄在22~33岁之间,妊娠月份在37~41+6周之间,胎儿体重≥2500 g(估计胎儿体重≥4000 g的除外﹚,骨盆外侧量正常,无明显头盆不称;可经阴道试产,宫口开大≤3.0 cm,腹部触诊及B超检查均为枕后位,并同意阴道试产的产妇。随即分为两组,各60例。

    1.2 方法 实验组产妇在出现临产后嘱其与胎儿脊柱对侧行侧俯卧位,侧卧时产妇将近床侧腿伸直,对侧腿屈曲贴腹。当宫口>3 cm时,常规行人工破膜,并进一步确诊胎方位。在有效的宫缩下,当宫口>5 cm时,根据枕左后位或枕右后位,于宫缩间歇期用大拇指﹑示指及中指顶住胎头先露部在宫缩期上推胎头并分别沿顺时针或逆时针向枕前位方向旋转,连续进行3~5个周期,此后再让产妇按原方向侧俯卧位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