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11期 > 正文
编号:13193089
骶前肿瘤的诊断及治疗
http://www.100md.com 2010年4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第11期
     【关键词】

    骶前肿瘤;畸胎瘤;骶尾部;外科手术;回顾性研究骶前肿瘤发病率较低[1],以先天性肿瘤居多,肿瘤可起源于骶前间隙的不同组织结构,因解剖位置特殊,早期诊断及手术治疗均较困难[2],在骶前间隙发生的肿物多见于良性肿瘤,特别是先天性良性囊肿多为女性患者,而恶性肿瘤多见于男性。治疗方法尚不完善。需要我们摸索出最佳的针对不同病理类型的骶前肿瘤的治疗方案[3]

    1 概念及分类

    骶前间隙(又称直肠后间隙)是一潜在的间隙,位于骶尾椎骨的前方;直肠的后方,其上缘为腹膜的盆腔反折,即直肠膀胱或子宫陷凹的底部;下缘为提肛肌和尾骨肌;两侧为髂血管和输尿管;发生在这一间隙的肿瘤称为直肠后或骶前肿瘤。由于组织结构复杂,故肿瘤病理类型繁多,且临床上发生率较低,患者早期无任何症状不易早期发现及治疗。骶前肿瘤根据解剖学和病理学可分为四类[3]:先天性畸形、神经源性肿瘤、骨源性肿瘤及其他来源肿瘤。

    2 临床表现

    较为隐匿且多不具有特异性,血尿常规及生化检查对本类疾病的诊断没有特殊意义[4]

    2.1 症状 主要可概括:骶尾部感染、骶尾部疼痛、肛门下坠感、排便困难、肛门周围瘘管、大便失禁、尿失禁。也可无症状,骶尾部肿块表现。排便困难、肛门胀痛、大便变形、月经不调、直肠后肿物。郝权组首发症状包括腹痛、腹部肿块、排便困难、腹泻、泌尿系症状、(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和尿失禁)、骶尾痛、下肢痛、下肢水肿、和腰痛,无症状而于体检时行指肛检查发现者[5]

    2.2 查体 直肠指诊是最常用、最简便的方法。如考虑骶前肿瘤的可能,行必要的直肠指诊有意义。B超和CT、核磁对囊、实性的鉴别和定位具有显著意义[6]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93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