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19期
编号:11934078
肺栓塞的诊断进展(1)
http://www.100md.com 2010年7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19期
     肺栓塞(PE)是一种常见的心肺疾病,也是呼吸系统较常见的危重症。PE的转归与治疗密切相关,及时诊断和正确治疗病死率为5%~8%,如果得不到诊断治疗,病死率为25%~30%[1],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因此提高PE的诊断率成为目前降低PE死亡率和慢性并发症的重要课题。

    1 诊断方法

    目前对PE的诊断通常是在临床症状评估基础上加上1项或多项非侵袭性或侵袭性检查方法来确诊。影像学检查是PE诊断的主要依据[2],对PE具有诊断意义的影像学检查包括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肺通气/灌注显像(肺V/Q扫描)、超声和肺动脉造影(PAA)。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订的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指南,PE诊断标准:①D-二聚体阳性;②满足下列条件之一:①血管超声发现肺动脉血栓;②CTPA发现PE;③肺V/Q扫描≥4分;④肺V/Q扫描3分伴下肢静脉血栓。或者满足以下4项任意1项即可诊断:①选择性PAA显示肺动脉阻塞或充盈缺损;②肺V/Q扫描显示单发或多发的血流灌注缺损,通气正常或不正常,通气-血流比值不匹配;③手术或尸检证实肺动脉内血栓;④临床诊断:具有PE的危险因素及临床表现,心电图和胸片排除其他心肺疾病,并结合血气、超声、肺CT等检查结果支持PE诊断者。

    1.1 临床评估目前国际常用的3种临床评估量表为Wells量表、Geneva量表和修正Geneva量表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8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