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22期
编号:11932146
氯胺酮复合异丙酚辅助小儿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0年8月5日 樊国华
第1页

    参见附件(1480KB,2页)。

     【摘要】 目的 对比观察氯胺酮复合异丙酚辅助硬膜外麻醉和常规氯胺酮复合麻醉用于小儿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20例14岁以下进行阑尾切除术的患儿按麻醉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氯胺酮辅助硬膜外组(A组)和氯胺酮复合异丙酚辅助硬膜外麻醉组(B组),观察麻醉前后血压(SBP、DBP)、心率(HR)、呼吸频率(R)、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程度以及术后清醒时间,术中及术后躁动、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不同时点5项指标均相近,但B组清醒早。结论 氯胺酮复合异丙酚辅助硬膜外麻醉用于小儿阑尾切除术效果满意,呼吸循环更稳定,术后清醒快,其临床效果优于常规氯胺酮辅助硬膜外麻醉。

    【关键词】 氯胺酮;异丙酚;硬膜外麻醉

    我们通过氯胺酮复合异丙酚辅助小儿硬膜外麻醉的临床应用,观察其对循环、呼吸功能的影响,以及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和清醒时间,并与氯胺酮复合硬膜外麻醉进行对比。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ASAⅠ级,14岁以下阑尾切除术患儿20例。手术时间40~90 min。采用随机排列分段方法分为氯胺酮辅助硬膜外麻醉组(A组),氯胺酮复合异丙酚辅助硬膜外麻醉组(B组),每组10例。

    1.2 麻醉方法 术前30 min常规肌肉注射阿托品(0.01~0.02)mg/kg,鲁米那钠4 mg/kg。患儿入手术室后肌肉注射氯胺酮4~6 mg/kg基础麻醉后,开放静脉通路,并常规面罩供氧3L/min。A组以氯胺酮4.0 mg/(kg•h)维持麻醉,个别病例转浅时给予氯胺酮1 mg/kg静脉注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80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