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13期
编号:12093168
消化道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1年5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3期
     【摘要】 目的 探讨消化道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病理形态和临床表现,进一步提高对消化道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组织起源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本文选取了部分诊断为消化道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病例,运用组织病理学和免疫化学等方法进行有效观察和分析。结果 消化道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瘤细胞有梭形、瘤巨细胞和小痣细胞样等多种类型,呈巢状、束状、编织状和腺泡状等分布。结论 消化道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是消化道罕见的高度恶性肿瘤,多发于高龄患者,应早诊早治。

    【关键词】

    消化道;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研究

    恶性黑色素瘤(M alignant melanoma),是一类起源于黑色素细胞的高度恶性肿瘤,百分之九十原发于皮肤,也好发于接近皮肤的黏膜、脉络膜、软脑膜和眼睛等处[1]。恶性黑色素瘤通常发病隐匿,极易通过血液循环和淋巴道进行转移。通常情况下,无色素、非皮肤原发、具有转移性的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则相对比较困难,尤其是罕见的一些部位,如消化道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其来源于局部的黑色素细胞恶变,恶性程度高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24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