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2年第35期 > 正文
编号:12336224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痛经128例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15日 吕全林
第1页

    参见附件。

     

    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文水县开栅镇中心卫生院妇科收治的原发性痛经患者 12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 64 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研究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等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提高,而无效率则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相结合治疗原发性痛经效果显著。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观察

    

    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之一,指月经前后或行经期出现下腹部痉挛性疼痛,影响生活及工作,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多为功能性[1],目前多以西医治疗为主,中医药也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为探索基层医院中西医结合治疗痛经的有效方案,选择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山西省文水县开栅镇中心卫生院妇科收治的原发性痛经患者 128例,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 2010年 8 月至 2012 年 8 月期间文水县开栅镇中心卫生院妇科收治的患痛经者 128 例,严格依据痛经诊断标准确立诊断,凡在月经前或经期,小腹及腰骶部痛,或伴有恶心呕吐、肢冷出汗等全身症状,经妇科和B 超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

    12 痛经分度

    根据疼痛程度分轻、中、重三度。轻度:有疼痛,但不影响日常活动或影响小,无全身症状,很少用止痛药;中度:疼痛难忍,伴全身症状如腰部酸痛、恶心呕吐,日常活动受影响,用止痛药物可使疼痛缓解;重度:小腹疼痛难忍,全身症状明显,严重影响日常活动,必须卧床休息,止痛药物效果不佳。

    13 实验分组 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 64 例。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情及临床表现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4 治疗方法

    141 一般治疗 首先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慰,消除恐惧、焦虑及精神负担。指导患者注意饮食起居,劳逸结合,合理营养及充足睡眠,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经前和经期注意卫生,避免剧烈活动、过度劳累及受寒,忌食生冷食物。

    142 对照组 采用西药治疗,给予常用止痛药如芬必得、去痛片或消炎痛等,重度患者加山莨菪碱注射液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有恐惧或焦虑等精神症状者给予地西泮等镇静剂。

    143 研究组 西药治疗方法同对照组,经中医辨证施治,以行气活血、化瘀止痛为治疗原则。药物组方含当归、熟地、川芎、赤药、三棱、莪术、益母草、元胡、丹参、泽兰、香附、木香、枳壳、白芍等。瘀痛甚者去熟地加三七末、没药;寒凝者去益母草加桂枝、吴茱萸;气滞血瘀明显者加柴胡、桃仁;热滞者去熟地、川芎,加丹皮、川楝子。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依据患者病情确定服药时间。

    15 疗效标准

    按《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确定疗效。治愈(近期临床治愈):腹部疼痛消失,月经期规律且无不适症状,能正常工作学习,连续3个未复发;显效:疼痛明显减轻或稍有不适,工作学习基本不受影响;好转:疼痛减轻或疼痛消失,仍有其他症状,工作学习有影响,但经治疗后能坚持工作学习;无效:腹痛及其他症状无改变,正常学习不能进行。

    16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64例患者中,治愈患者27例,占422%;显效患者18例,占281%;好转患者12例,占188%;无效患者7例,占109%,总有效率为891%。对照组64例患者中,治愈患者19例,占297%;显效患者17例,占266%;好转患者13例,203%占;无效患者15例,占234%,总有效率为767%。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提高,分别为422%和891%;而无效率则显著降低,仅为10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例,%)

    

    组别例数治愈显效好转无效总有效率

    研究组6427(422%)*18(281%)12(188%)7(109%)*891%*

    对照组6419(297%)17(266%)13(203%)15(234%)767%

    注:与对照组相比,*表示P>005

    3 讨论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在我院妇科就诊的患者当中,痛经约占30%左右,与全国妇女月经生理常数协作组调查的结果接近[3]。原发性痛经的发病机制是多方面的[4]:①子宫因素:子宫平滑肌不协调收缩,子宫供血不足等因素引起原发性痛经。②内分泌因素:子宫内膜中前列腺素PGF2a增高,使平滑肌收缩痉挛、子宫内压升高、子宫血流量减少、子宫缺血缺氧而出现痛经。血管加压素(AVP)、催产素(OT)、β内啡肽钙也与原发性痛经有关。③其他因素。针对以上病因,西医治疗时,采用止痛药物缓解症状,例如非甾体类药物,然而只能起到治表的作用,如果结合中药治疗,辨证论治,就能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本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提高,分别422%和891%;而无效率则显著降低,仅为10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而进一步表明中西医结合原发性痛经,疗效确切效果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祖国医学认为痛经时各种因素导致气滞血瘀,导致冲任瘀阻或寒凝经脉,气血运行不畅,胞宫经血流通受阻,以致不通则痛,其病位在冲任胞宫,变化在气血,表现为痛证。治疗以活血化瘀、调理气血、调经止痛为主。当归辛香温行,具有良好的活血作用,对妇科各种瘀滞作痛有较好的疗效,药理研究表明当归的挥发油成分,能够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起到良好的镇痛作用。川芎、赤药、三棱、莪术配合当归具有活血祛瘀的作用,药理研究证明,活血化瘀药有明显的抑制前列腺素F2α的活性和解痉作用,提高血液的灌注量改善微循环障碍,是治疗痛经的一个重要方面。熟地、益母草滋补肝肾养血,香附、木香、枳壳行气理气,共同调理气血;元胡、丹参、泽兰调经止痛,白芍养血缓急止痛,同时制约上述行气活血药物耗伤气血,兼补肝肾。依据不同症候,辩证论治,进行药物的加减,以达到施治准确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原发性痛经,可扬长避短,标本兼治,尤其在农村,患者对中医药的认知度高,心理上易于接受,经济上易于承受,故疗效显著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25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