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2年第35期
编号:12336195
椎旁神经阻滞联合银质针治疗胸椎病的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35期
     

    

    【摘要】 目的 观察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胸椎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胸椎病患者180例,采用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一周一次,三次一个疗程。于治疗一个疗程结束后,采用VAS评分法进行疼痛评估。并按改良MacNab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一个疗程完毕后本组患者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效果优者140例(7778%),良者20(1111%),可者11例(611%),差者9例(5%),优良率8889%,有效率95%。结论 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胸椎病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 胸椎病;胸椎旁神经阻滞;银质针

    

    
, 百拇医药
    胸椎病其临床常见表现为胸背部疼痛,胸痛在弯曲坐位时加重,疼痛可出现背部或沿着肋间神经走行的胸腹部分布区域。我院疼痛科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开展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胸椎病以来,取的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180例,病程一个月至五年。患者的主要症状为胸背部疼痛,个别患者可放散到胸壁及腹壁,疼痛反复发作,大多数患者体检时可发现胸椎棘突及椎旁有压痛。所有患者完善相关检查,排除心绞痛、胸腹腔内疾病、风湿性疾病和强直性脊柱炎等,均符合胸椎病的诊断标准。

    12 选择胸椎病患者180例,所有患者均先采用胸椎旁神经阻滞术,然后再行银质针导热治疗。胸椎旁神经阻滞术患者采取俯卧位,嘱患者自然放松。确定拟阻滞的棘突间隙,在胸椎棘突旁开2~3 cm处为穿刺点,注射局麻皮丘后改用10 cm长的7号腰麻针垂直刺入,直至针尖触及椎板外侧,然后将针退至皮下,改变进针方向沿椎板外缘或向外移05 cm。此时左手缓慢进针,右手持续推注注射器芯,右手感觉阻力消失。回吸无血、无脑脊液后每点注射复合液3 ml。复合液配方:2%利多卡因5 ml,维生素B6 200 mg,腺苷钴胺15 mg,复方倍他米松526 mg。银质针导热治疗时,选择宣蛰人发明的银质针,根据患者的肥胖程度选择适合长度银质针。在病变部位选择正确的进针点,距棘突旁开2~3 cm,针距15~2 cm,沿着脊柱走行共布16针。每一进针点用2%利多卡因做局麻皮丘,银质针自皮丘刺入达胸椎椎板处,然后连接银质针导热巡检仪。巡检仪温度设置为110℃。若患者感觉皮肤有针刺样烧灼感,应适当的降低温度,以免烫伤。加热30 min后,取下银质针导热巡检仪,拔出银质针,用碘伏消毒针孔,用邦迪粘贴。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银质针导热疗法一周治疗一次,三次为一个疗程。
, http://www.100md.com
    13 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完毕后一周采取视觉模拟评分进行疼痛评估。并按改良MacNab评估治疗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治疗前与治疗完毕后一周疗效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结果 全组在治疗前VAS(638±142),一个疗程完毕后一周VAS(136±103),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并按改良的MacNab疗效评估,优良率8889%,有效率95%。

    3 讨论

    胸椎病主要是由于胸椎退行性增生所致,椎体边缘增生,椎间隙变窄,这些退行性改变引起胸椎椎管内外软组织与骨骼附着部位产生无菌性炎症,刺激或压迫脊神经根,从而引起背部,胸壁,腹壁反复发作的疼痛等一系列症状。上位胸椎变性引起的疼痛常放散到胸壁,下位胸椎变形引起的疼痛放散到腹壁。
, 百拇医药
    本组患者治疗一个疗程结束后一周,按改良的MacNab评估疗效,优良率为8889%,有效率可达95%,此169例患者在治疗第一次后症状就有明显缓解,一个疗程后达极佳的效果。神经阻滞疗法可阻断疼痛的传导通路及疼痛的恶性循环,还可改善血液循环及抗炎作用。胸椎旁神经阻滞采用的复合液[1]中利多卡因即可阻断疼痛的恶性循环反应,腺苷钴胺具有修复受损的神经,复方倍他米松可发挥强大而持久的抗炎作用。银质针[2,3]具有松解肌肉痉挛,增加局部血供,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促进炎性物质吸收的作用。故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银质针导热疗法在治疗胸椎病过程中起到双重作用,能很快缓解患者的疼痛,消除临床症状。

    作者认为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胸椎病的临床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参 考 文 献

    [1] 刘国荣,陈彦青.胸脊神经后支压痛区局阻滞治疗开胸后慢性切口痛.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1,12.

    [2] 王福根.银质针疗法在临床疼痛诊治中的应用.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3,9.

    [3] 王飞,高谦.银质针体外温度变化的特点分析.临床军医杂志,2010,2., 百拇医药(郭子龙 曲哲 辛自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