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3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2360528
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血清hs—CRP,MMP—9的表达意义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月25日 李平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意义。方法 40例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作为观察组,40例无肾受累的过敏性紫癜患儿作为对照组,30例健康儿童作为健康组。测定入选人群的血清hs-CRP和MMP-9。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hs-CRP、MMP-9明显高于健康儿童(P<0.0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儿24 h尿蛋白定量为(2.53±0.91)g,与患儿血清hs-CRP呈明显正相关关系(r=0.6440,P<0.05);与患儿血清MMP-9有明显正相关关系(r=0.2164,P<0.05)。本次随访6月观察组患儿未出现肾衰竭,临床康复组和轻度尿异常组血清hs-CRP、MMP-9明显高于活动性肾脏病组(P<0.01,P<0.05),并且临床康复组hs-CRP、MMP-9明显高于轻度尿异常组(P<0.01)。结论 血清hs-CRP和MMP-9可以作为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病情和预后监测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肾炎;儿童;超敏C反应蛋白;金属蛋白酶-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病例均来自2010年8月至2012年3月住院的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4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30例,女10例,年龄3岁~13岁,平均年龄(8.2±2.1)岁。另外选取单纯过敏性紫癜无肾受累患儿4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3岁~14岁,平均年龄(8.7±2.4)岁。入选标准:①符合过敏性紫癜和过敏性紫癜肾炎诊断;采用2006年欧洲风湿联合会(EULAR)和儿科风湿学会(PRES)制定的诊断标准[5]:明显的紫癜疹,可伴有一个或多个次要指征:皮肤等组织活检显示以IgA为主的沉淀物;弥漫性腹痛;任何关节出现的急性关节炎或关节症状;肾脏受损(血尿或蛋白尿)。②为急性期初发病例,血标本收集前1个月内未使用过非甾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③排除合并急性感染、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川崎病等。另外选取30例来自本院门诊体检的健康儿童,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3~15岁,平均年龄(8.9±2.6)岁。在性别构成及年龄上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hs-CRP和MMP-9的测定 入院次日采晨起空腹抽取肘静脉血3 ml,静置4℃冰箱3 h后(2 500转/分钟,10 min)离心,血清留取500 μl,分两管,置-80℃冰箱低温保存待测。血清hs-CRP浓度检测:试剂盒由北京佳科公司提供,采用乳胶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MMP-9浓度测定:试剂盒由大连泛邦化工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提供,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操作由专业人员按照试剂盒说明书的要求严格进行操作。

    1.3 随访及预后判断标准 按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病学组制定的方案治疗[2],40例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随访6个月。随访中均详细记录血压,紫癜反复情况及伴随症状(腹痛、关节肿痛等),血尿,蛋白尿,内生肌酐清除率。预后判断标准参照文献[3,4],根据末次随访资料,预后分为4级:①临床康复:无临床症状,尿常规正常,肾功能正常。②轻度尿异常:蛋白尿<1 g/m2/d。③活动性肾脏病:蛋白尿≥1 g/m2/d 或高血压,但肾小球滤过率>60 ml/min/1.73 m2。④肾衰竭:活动性肾脏病且肾小球滤过率≤60 ml/min/1.73 m2。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5.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各组数据以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利用Pearson作相关性分析。

    2 结果

    2.1 三组血清hs-CRP和MMP-9的比较 经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hs-CRP、MMP-9明显高于健康儿童(P<0.0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1。

    2.2 观察组血清hs-CRP、MMP-9与24 h尿蛋白定量的相关性分析 观察组患儿24 h尿蛋白定量为(2.53±0.91)g,与患儿血清hs-CRP呈明显正相关关系(r=0.6440,P<0.05);与患儿血清MMP-9有明显正相关关系(r=0.2164,P<0.05)。

    2.3 观察组患儿血清hs-CRP、MMP-9与预后的关系 本次随访患儿未出现肾衰竭,故比较前三级别,临床康复组和轻度尿异常组血清hs-CRP、MMP-9明显高于活动性肾脏病组(P<0.01,P<0.05),并且临床康复组hs-CRP、MMP-9明显高于轻度尿异常组(P<0.01),见表2。

    3 讨论

    过敏性紫癜病因尚不完全明确,是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一种血管炎综合征,近年来有关本病的发病机制研究方向主要涉及炎症机制、基因易感性、凝血机制、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等。研究表明急性期部分患儿血清IgA增高,IgA循环复合物可在血清中测出,皮肤活检90%以上可见IgA及补体沉积。肾活检均可见有IgA在系膜区沉积,病变可以有轻微的系膜增生到局灶硬化等多种病理改变[1]。IgA在多种促炎因子失调和T细胞功能紊乱的综合作用下,形成在肾小球系膜区沉积的免疫复合物,通过激活补体发挥作用[7];部分过敏性紫癜患儿可能与具有多种易感基因有关,而易致过敏性紫癜肾炎[8,9]。肾脏损害发生在过敏性紫癜发病2个月内,尤其是1个月内,1月内高达90.63%的发病率。国外报道肾损害发生中97%患儿在起病的6个月内[6]。

    正常情况下,对维持肾脏的正常结构和功能炎症因子起重要作用;而炎症因子在病理状态下,则使肾小球病理变化加剧,肾小球组织功能和结构异常从而发生。人类CRP是一种主要的急性期蛋白,是一种由肝细胞合成和分泌的非糖基化聚合蛋白,血浆浓度在感染和组织损伤时快速、急剧升高,可以作为一种急性损伤或炎症刺激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CRP可通过加强吞噬细胞的吞噬和激活补体起到调理作用,入侵机体的病原微生物从而得到清除,发挥着重要的机体的天然免疫过程,其主要生物学作用是激活补体导致细胞裂解,结合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受体并使其活化,淋巴因子分泌,从而参与各种炎症反应。Hs-CRP是一种非特异性的炎症血清生物标记因子[10]。高浓度CRP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增加血管阻力,直接参与机体全身或局部的炎症反应,而且可促进内皮细胞增生、迁移。本研究显示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血清hs-CRP比非肾炎的过敏性紫癜患儿明显升高,并且其与患儿24 h尿蛋白定量呈明显正相关关系(r=0.6440,P<0.05)。可能原因为,过敏性紫癜刺激肝脏合成CRP,慢性炎症反应从而启动,肾小球系膜造成过度氧化、刺激肾功能损害(如细胞增殖、系膜增厚等),而肾小球小动脉可被CRP本身而直接,肾小球高灌注、高滤过状态加重,造成肾脏损伤。另外,炎症时,被激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对血管细胞刺激黏附因子-1(VCAM-1)和细胞刺激黏附因子-1(ICAM-1)的表达增强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948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