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3年第3期
编号:12360727
组织因子相关微粒在血栓模型中的相关研究(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3期
     通讯作者:辛英才 组织因子相关微粒(tissue factor-bearing microparticles, TF-MPs)在许多疾病的血栓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功能。目前已知,TF-MPs具有促进凝血与血栓形成等多种生物学活性,可介导很多疾病的凝血机制紊乱,研究TF-MPs的功能有助于深化对凝血机制障碍的认识,并为凝血功能障碍调控提供潜在的干预目标[1]。

    通过对大鼠血栓模型中组织因子相关微粒的数目变化及阳性表达情况的分析,探索组织因子相关微粒对凝血级联反应的影响关系,为血栓患者的早期预防和治疗血栓、预测预后提供新的思路。现在就TF-MPs与大鼠血栓模型的影响分析予以综述。

    1 组织因子相关微粒(TF-MPs)

    1.1 TF-MPs的来源 微粒(microparticles MPs)是细胞膜重塑后从受刺激细胞或凋亡细胞中释放出的片段。在细胞受到刺激或者是细胞在凋亡时,细胞膜的不对称性遭到破坏,使细胞膜外层的磷脂酰丝氨酸暴露,这些磷脂酰丝氨酸带负电荷,进而细胞骨架及蛋白构架发生该变,最终,小囊泡从细胞膜脱落形成MPS[2]。通常MPS指的就是位于0.1~1 μm的细胞膜碎片暴露出的磷脂酰丝氨酸。在微粒的表面 ......
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9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