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3年第17期
编号:12688280
“咳嗽”之分脏腑论治(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6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17期
     【摘要】 本文从“五脏六腑皆令人咳”的理论出发, 结合临床治疗咳嗽的经验所得, 对咳嗽分脏腑论治理论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进一步明确了咳嗽的病机, 为临床对“咳嗽”的辨证论治提供新的依据。

    【关键词】 咳嗽;肺病;辨脏腑论治

    咳嗽,作为肺系疾病的主要症状, 究其病因, 多由于外邪侵袭, 或内在脏腑功能失调, 累及于肺, 导致肺的宣发和肃降失常而出现咳嗽。《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有:“咳谓无痰而有声, 肺气伤而不清也;嗽是无声而有痰, 脾湿动而为痰也。咳嗽谓有痰而有声, 盖因伤于肺气动于脾湿, 咳而为嗽也” [1]。《素问·咳论》指出咳嗽病位在肺, 肺气失于宣降, 气逆而咳[1]。但其他脏腑功能失调, 涉及于肺, 导致肺失宣肃时, 临床亦可出现咳嗽, 《素问·咳论》明确指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非独肺也”[1]。 说明咳嗽的发生虽主要由肺的功能失常引起, 但与五脏六腑功能的正常与否关系亦非常密切[1]。作者结合临床论治咳嗽所得, 对咳嗽分脏腑论治如下。

    1 五脏咳

    《素问·咳论》指出:“五脏各以其时受病, 非其时, 各传以与之。”[1]即五脏主五时而应于木、火、土、金、水五行, 五行生理上相生相克 ......
------
    王海霞 潍坊医学院;

    【摘要】本文从"五脏六腑皆令人咳"的理论出发,结合临床治疗咳嗽的经验所得,对咳嗽分脏腑论治理论进行了总结和探讨,进一步明确了咳嗽的病机,为临床对"咳嗽"的辨证论治提供新的依据。

    【关键词】 咳嗽 肺病 辨脏腑论治

    【分类号】R256.11

    咳嗽,作为肺系疾病的主要症状,究其病因,多由于外邪侵袭,或内在脏腑功能失调,累及于肺,导致肺的宣发和肃降失常而出现咳嗽。《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有:“咳谓无痰而有声,肺气伤而不清也;嗽是无声而有痰,脾湿动而为痰也。咳嗽谓有痰而有声,盖因伤于肺气动于脾湿,咳而为嗽也”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3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