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4年第8期
编号:12666308
疏肝法治疗情志病诱发复杂性症状浅议
http://www.100md.com 2014年3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8期
     近年来, 随着时代的变化, 人们要处理极其复杂的社会、家庭、工作、婚姻、情感等矛盾。从上学的儿童, 到工作的成人, 以及退休的老人, 临床中所见情志病的发病率亦不断增长, 这些患者大多数有忧虑、焦虑、悲哀、恐惧等情志内伤病史, 情志病的发病率几乎涉及到整个人群, 《黄帝内经》中曰“悲哀忧愁则心动, 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及”怒则气上, 喜则气缓, 悲则气消, 恐则气下, 惊则气乱, 思则气结”;“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等, 都精辟地说明了情志活动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

    情志病, 病名首见于明·张介宾《类经》, 系指发病与情志刺激有关, 具有情志异常表现的病症。其表现不一, 复杂多变, 故庞老师多称其情志综合征, 情志病多由喜、怒、忧、思、悲、伤、恐、惊七情引发。若情志不畅, 暴受惊恐, 或郁怒久伤, 性情抑郁, 精神苦恼, 皆可使脏腑所耗, 阴阳失血失调, 气机郁滞不畅, 而生郁疾。而气机郁滞所致之病, 多并发出现气滞、血瘀、痰结、火郁、湿蕴、食积等病理产物, 甚至出现郁久伤神的神志异常之症, 故而临床可见复杂的情志病症, 而种种之病理症结, 总不离气郁二字。而肝主生发, 主疏泄, 调畅气机, 故调理肝气为之道。临床实践中, 以疏肝为大法, 随证变化, 统治诸郁。庞秀花主任从医30余年, 对于以疏肝法治疗此综合征多有心得, 临床上以疏肝法治疗每每收获良好效果, 作者有幸跟随庞老师出诊年余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6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