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4年第12期
编号:13130847
非瓣膜性房颤抗凝治疗临床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4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12期
     3 讨论

    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 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栓子形成与血管内皮损伤, 血液流速减慢, 血液高凝状态, 心房肌收缩无力, 左房增大等因素有关。胡大一等[2]在全国18家医院进行的心房颤动脑卒中病例对照研究显示:我国心房颤动脑卒中的患病率为24.8%。在Framingham研究中发现有1/6的脑卒中与房颤有关, 房颤相关脑卒中的死亡率是非房颤相关脑卒中死亡率的两倍, 并且功能缺失更为严重。因此, 抗凝治疗是AF治疗中最为重要的方法之一。

    长期以来, 药物预防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案, 传统抗凝药物主要是华法令。调整华法令剂量可使NVAF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对危险下降62%[3], 但在临床实践中, 应用华法令需要频繁监测INR和调整剂量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293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