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4年第12期
编号:13130436
螺旋CT造影检查在小肠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http://www.100md.com 2014年4月25日 姚刚?李钰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螺旋CT造影检查在小肠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拟诊小肠肿瘤患者80例, CT造影和X线气钡灌肠检查各40例, 比较两组患者检查时小肠充盈情况以及诊断与病理检查结果。结果 观察组小肠充盈扩张满意率为57.5%,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7.5%(P<0.05),观察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T造影在诊断小肠肿瘤的临床价值相对于传统气钡灌肠具有显著提高, 但其仍无法作为小肠肿瘤诊断的金指标。

    【关键词】 螺旋CT造影;小肠肿瘤;临床应用

    小肠是人体内最长的组织器官, 其在腹腔内呈现盘旋状存在, 正常情况下处于收缩与舒张两种形式相结合的状态, 所以对于小肠的肿瘤, 普通影像学检查较难进行鉴别[1], 尤其是小肠的肠壁与肠袢之间的软组织, 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及体征, 诊断上出现鉴别困难等, 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难度。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 螺旋CT在大多数医院得到普及, 其对于提高小肠肿瘤的诊断率具有积极意义[2]。本研究主要探讨螺旋CT造影检查在小肠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CT室和X线片室进行检查的拟诊小肠肿瘤患者80例, 其中CT室和X线片室各40例, 其中CT室:男21例, 女19例, 年龄18~50岁, 平均(41.3±5.1)岁, 术后病理检查诊断小肠淋巴瘤者15例, 小肠腺癌者9例, 小肠间质瘤者11例, 小肠息肉者5例;X线片室:男23例, 女17例, 年龄18~50岁, 平均(41.3±5.2)岁, 术后病理检查诊断小肠淋巴瘤者16例, 小肠腺癌者8例, 小肠间质瘤者10例, 小肠息肉者6例, 两组性别、年龄及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 2 仪器与方法 CT机采用Philips Brilliance 16层螺旋CT机扫描, 单排螺旋CT采用层厚、层距5 mm。其中观察组患者使用螺旋CT下造影处理, 术前1天嘱咐患者口服潘泻叶进行导泻处理, 检查前晚进食流质, 检查日禁饮禁食, 肠道造影剂中阳性造影剂使用泛影葡胺及稀钡混合物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