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4年第24期
编号:12646783
高龄冠心病介入术后负性效应的观察与护理对策(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8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4期
     【摘要】 目的 探讨高龄冠心病介入术后负性效应的观察与护理对策。方法 80例高龄(≥70岁)行冠心病介入手术患者, 对其术后进行密切观察及监护, 总结术后出现负性效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本组80例患者中, 1例出现术后冠脉急性闭塞, 需要急诊再次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3例患者出现迟发性心包填塞, 经抢救治疗后, 出血停止, 病情转为稳定;1例出现心源性休克, 再次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最后抢救无效死亡;3例出现腹膜后血肿, 1例行髂外动脉修补术, 2例经腹带束腹包扎伤口、停用抗凝药物及补液输血等保守治疗, 10 d后患者康复出院;3例患者发生术后消化道出血, 处理后出血得到控制;16例患者出现血管迷走反射症状, 经给予阿托品、多巴胺、快速补液治疗后得到缓解;20例患者出现血肿或假性血管瘤, 通过加压包扎、超声引导下按压修复等手段治疗后瘤口闭合、血肿逐渐吸收。结论 针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病理特点, 护理人员应全面掌握医学护理知识和技术, 早发现早处理, 有效控制并发症发生,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高龄老人;冠心病介入术 ;负性效应;护理对策

    我国2000年60岁以上达1.33亿 ......
------
    刘宝珠 黄淑玲 陈志红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监护室;

    【摘要】目的探讨高龄冠心病介入术后负性效应的观察与护理对策。方法 80例高龄(≥70岁)行冠心病介入手术患者,对其术后进行密切观察及监护,总结术后出现负性效应的护理对策。结果本组80例患者中,1例出现术后冠脉急性闭塞,需要急诊再次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3例患者出现迟发性心包填塞,经抢救治疗后,出血停止,病情转为稳定;1例出现心源性休克,再次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最后抢救无效死亡;3例出现腹膜后血肿,1例行髂外动脉修补术,2例经腹带束腹包扎伤口、停用抗凝药物及补液输血等保守治疗,10 d后患者康复出院;3例患者发生术后消化道出血,处理后出血得到控制;16例患者出现血管迷走反射症状,经给予阿托品、多巴胺、快速补液治疗后得到缓解;20例患者出现血肿或假性血管瘤,通过加压包扎、超声引导下按压修复等手段治疗后瘤口闭合、血肿逐渐吸收。结论针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病理特点,护理人员应全面掌握医学护理知识和技术,早发现早处理,有效控制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高龄老人 冠心病介入术 负性效应 护理对策

    【分类号】R473.5

    我国2000年60岁以上达1.33亿,占总人口的10%以上,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1]。冠心病是一种增龄性疾病,老年人发病的危险性远大于成年人。心脏介入手术是改善由冠心病引起的心肌供血不足及心脏动脉阻塞的新技术,与心脏外科手术相比,具有手术创伤小、时间短;患者痛苦感较轻;安全性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6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