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4年第31期 > 正文
编号:12497073
卵巢交界性肿瘤及Ⅰ期上皮性卵巢癌143例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1月5日
第1页

    参见附件。

    李贺月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妇一科;

    【摘要】目的探讨卵巢交界性肿瘤(BOT)及Ⅰ期上皮性卵巢癌(EO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85例,BOT组)和Ⅰ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58例,EOC组),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 BOT组患者的发病年龄、绝经患者例数、有恶性肿瘤家族史例数均低于EO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阴道彩色超声检查提示EOC组肿物实性部分明显大于BOT组,两组间血清学肿瘤标记物(CA125、CA199、CP2、CEA)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CP2升高的患者中,EOC组CP2值升高幅度显著高于BOT组。结论卵巢交界性肿瘤及Ⅰ期上皮性卵巢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虽十分相似,但两者的发病年龄、绝经与否、超声检查提示的卵巢肿物实性部分大小、血清学肿瘤标记物的升高幅度以及组织病理类型均有区别,应熟悉掌握这些病理特征,便于对两种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关键词】 卵巢交界性肿瘤 Ⅰ期上皮性卵巢癌 临床特征

    【分类号】R737.31

    卵巢交界性肿瘤(BOT)为介于良恶性间的肿瘤,具有低度恶性潜能,占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的10%~15%[1]。近年来该病症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一般进行保守性治疗,其生长速度慢,预后相对比癌好,5~10年的生存率也可92%,但由于其远期有复发及发展成癌的可能性,因此必须对其进行早诊断、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892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