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4年第32期
编号:12635254
剖宫产瘢痕妊娠不同治疗方法疗效观察(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1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32期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疗效, 以期寻找恰当的治疗方法。方法 96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无手术及药物治疗禁忌证的健康患者, 根据入组条件选择性随机分为两组。A组(药物治疗组) ,B组(手术治疗组),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A1、A2、 B1、 B2组治疗成功率分别为68.4%、52.6%和82.8%、100%, 两组治疗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中出血量B1组明显少于B2组(P<0.05)。两组患者的年龄、剖宫产次数、孕龄、孕囊大小和初始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包块大小、胚胎绒毛植入范围、病变侵入比例、病变侵入深度(瘢痕处肌壁的厚度)、血流灌注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血β-HCG恢复正常时间和宫内包块消失时间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住院时间和宫内包块消失时间短于A组(P<0.05);B组血β- HCG恢复正常时间短于A组(P<0.05)。结论 血管介入治疗后清宫是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经济、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
    曹亚琼 吴丽芬 陈晓敏 吉林省前卫医院妇产科;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疗效,以期寻找恰当的治疗方法。方法 96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无手术及药物治疗禁忌证的健康患者,根据入组条件选择性随机分为两组。A组(药物治疗组),B组(手术治疗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A1、A2、B1、B2组治疗成功率分别为68.4%、52.6%和82.8%、100%,两组治疗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中出血量B1组明显少于B2组(P0.05)。两组患者的年龄、剖宫产次数、孕龄、孕囊大小和初始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包块大小、胚胎绒毛植入范围、病变侵入比例、病变侵入深度(瘢痕处肌壁的厚度)、血流灌注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血β-HCG恢复正常时间和宫内包块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住院时间和宫内包块消失时间短于A组(P0.05);B组血β-HCG恢复正常时间短于A组(P0.05)。结论血管介入治疗后清宫是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经济、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瘢痕妊娠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分类号】R714.22

    1978年Larsen和Solomon首次报道了1例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pregnancy,CSP),随着剖宫产率升高,CSP的发生率呈逐渐上升趋势,CSP是异位妊娠中的少见类型,发生率约为1:(1800~2216)次正常妊娠,占异位妊娠的1%~6%[1,2]。CSP是剖宫产术后的一种远期并发症,若处理不当,将会因
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36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