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5年第31期
编号:12577997
分水岭脑梗死的诊断和介入治疗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1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31期
     【摘要】 目的 对分水岭脑梗死的诊断和介入治疗予以探讨。方法 19例分水岭脑梗死患者, 对其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及发病机制予以分析, 并对介入治疗的效果予以探讨。结果 介入治疗后, 动脉直径的狭窄情况恢复>80%, 术后随访, 未出现新鲜梗死的患者有94.7%, 支架处再狭窄的患者有5.3%。结论 分水岭脑梗死主要的临床特点为轻度功能障碍, CT、MRI检查时具有特征性表现, 对于分水岭脑梗死疾病, 最有效的诊断方法为脑血管造影, 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为介入治疗, 烟雾病患者多发生分水岭脑梗死。

    【关键词】 分水岭脑梗死;影像学;介入治疗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5.31.073

    分水岭脑梗死是指脑内相邻较大血管区之间存在局限性缺血现象, 且伴有神经功能障碍, 与其他类型脑梗死相比, 其临床特征、MRI等影像学检查具有明显特点[1]。在本次研究中, 选取本院2013年12月~ 2014年12月收治的分水岭脑梗死患者19例, 对患者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及发病机制予以分析, 并对介入治疗的效果予以探讨,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在本次研究中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0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