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6年第12期
编号:12834172
骨病活动型脊柱结核合并截瘫的分期及临床意义(1)
http://www.100md.com 2016年4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2期
     【摘要】 目的 回顾骨病活动型脊柱结核合并截瘫患者的病程分期、治疗方法及结果, 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33例骨病活动型脊柱结核合并截瘫患者, 根据发病后出现截瘫的时间不同将病程分三个时期, 急性期(6周内)8例, 亚急性期(6周~3个月)10例, 慢性期(>3个月)15例, 分别给予抗结核药物治疗或抗结核药物加手术治疗, 于入院(术前)及治疗后12个月, 采用Frankel分级方法评定截瘫程度, 术中观察压迫物的性质。结果 急性期截瘫, 术中观察压迫物主要为肉芽组织、脓液, 治疗1年后随访, 抗结核药物+手术治疗, Frankel A级1例, B级3例, 均恢复到D级, C级3例恢复到E级;单纯抗结核药物治疗Frankel分级C级1例, 恢复到D级。亚急性期截瘫, 术中观察压迫物主要为脓液、干酪样物、肉芽组织、少量死骨, 治疗1年后随访, 抗结核药物+手术治疗, Frankel B级5例、C级4例均恢复到E级;单纯药物治疗, Frankel分级C级1例恢复到E级。慢性期截瘫, 术中观察压迫物脓液、干酪样物、肉芽组织、坏死椎间盘及大量死骨, 抗结核药物+手术治疗, 1年后随访Frankel B级9例、C级4例均恢复到E级;单纯抗结核药物治疗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2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