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6年第32期
编号:13071746
丹红注射液与环磷腺苷葡胺在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中的治疗价值(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1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32期
     1. 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制定的《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 确诊不稳定型心绞痛。典型心绞痛是不稳定型心绞痛主要症状, 通常表现为胸骨后闷痛、紧缩压榨感等。

    1. 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以抗血小板凝集、调节血脂、硝酸酯类、控制血压、抗凝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取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环磷腺苷葡胺90 mg静脉滴注, 1次/d;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取生理盐水250 ml+丹红注射液20 ml静脉滴注, 1次/d, 同时予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环磷腺苷葡胺90 mg静脉滴注, 1次/d。

    1. 4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患者心绞痛的改善情况、心电图的改善情况及实验室指标(如血脂等)的改变情况。

    1. 5 疗效判定标准

    1. 5. 1 心绞痛疗效评定标准[4] 显效:疼痛由重度减轻至轻度或疼痛的症状基本消失或完全消失;有效:疼痛发作的程度有所减轻、持续时间变短、发作的次数有所减少;无效:治疗后的症状与治疗前基本无差别;加重:疼痛发作的程度有所加重、持续时间变长、发作的次数有所增加。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5. 2 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5] 显效:心电图复查 T 波恢复正常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9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