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6年第32期
编号:13071720
常规用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CCU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1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32期
     1. 2. 2 呼吸道护理 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根本在于解决患者通气功能障碍, 保障患者呼吸顺畅, 避免缺氧。因患者呼吸道分泌量大而排出困难导致呼吸道受阻。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正确排出痰液, 一般可通过咳痰、雾化和吸痰的方式进行排痰处理。咳痰时应秉持彻底的原则, 辅以拍背;痰液较浓时方可采用雾化的方式;如果患者出现意识模糊时可以采取吸痰方式清除痰液;病情嚴重可以将气管切开;治疗药物方面可以采用舒血宁和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 在肚脐周围为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 5000 U/次, 2次/d[8];舒血宁注射20 ml/次, 1次/d。舒血宁能够降低血液粘度, 有效防止心脑血管疾病。低分子肝素能够有效发挥抗凝血和抗炎的作用, 达到减少心脏压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作用。而采取皮下注射的方式又能够最大限度减少副作用, 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 2. 3 氧疗护理 针对患者的缺氧现象, 临床上常采用氧疗的方式治疗。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进行氧疗不仅可以缓解缺氧状况, 改善患者病情, 保障心、肺的正常运作, 还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吸氧时应采用湿化氧气进行不间断操作, 浓度要适宜, 控制在20%~30%之间, 吸入速度控制在2 L/min。为排除低温对呼吸道的刺激因素, 冬天在进行氧疗前应进行温化处理, 氧气温度维持在23℃为宜[9, 10]。同时护理人员应定期依据血气分析情况对吸氧各参数进行调整。

    1. 2. 4 心理护理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一般治疗时间会比较长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65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