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6年第33期
编号:13071227
青少年干眼症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1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33期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4~7月30600例深圳地区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生长发育年龄将干眼症患者分为A组(13~15周岁)、B组(16~18周岁)、C组(19~21周岁)、D组(22~24周岁)均为7650例, 统计分析不同年龄段青少年干眼症发病率、临床症状特点以及干眼症高危因素。

    1. 2 方法 制作深圳地区干眼症的流行病学调查问卷表, 具体如下:① 主要包括姓名、性别、家庭住址、年龄等基本信息。② 干眼症状, 包括:眼干涩感、异物感、烧灼感、眼红、分泌物多、眼睑沉重感;疲劳感、痒感、畏光、流泪、眼痛、视力波动等, 每项症状出现的频率分为三级:从无、偶尔、经常或持续。③ 眼部疾病及用药史、全身疾病史、生活习惯、用眼习惯、用眼时间, 使用视觉终端设备时间、角膜塑形镜佩戴情况等[4]。

    1. 3 观察指标 统计分析不同年龄段青少年干眼症发病率, 总结青少年干眼症高危因素。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6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