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7年第2期
编号:13011935
银离子敷料换药与常规普通换药在门诊慢性创面换药护理的对比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2期
     1. 2 方法 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方法, 预防及抗感染治疗, 改善组织微循环, 并注意保温, 进行疾病宣传, 调整患者的心理因素, 鼓励患者健康、积极的活动促进修复。换药方法:实验组患者创面清创后采用银离子敷料直接覆盖创面或填充伤口, 并且用纱布敷料作为二层敷料, 根据创面渗出情况每1~3天换药1次, 同时根据创面大小银离子敷料每5天更换1次并调整敷料面积大小。对照组患者彻底清创止血后无菌纱布及凡士林纱布填塞或覆盖创面填充固定, 使敷料完全覆盖创面, 不留死腔[1]。两组患者均在首次就诊时建立创面评估记录表, 记录创面大小、换药次数等。并分别于1、3、6周进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6周后评估疗效。治疗期间适当进行给予创面自溶性清创、保守性锐器清创、机械性清创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 并指导患者注意保持创面外敷料干洁[2, 3]。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创面面积、愈合速度时间、换药次数、疼痛强度、细菌培养及药敏。疗效评定标准[4]:显效:创面红润, 上皮细胞组织爬行快, 创面缩小>1/2, 创面细菌培养阴性, 可转入医生行缝合或植皮术, 痛感明显好转;好转:创面湿润, 分泌物减少, 有肉芽组织生长活跃, 创面缩小>1/3, 创面痛感好转;无效:创面无缩小, 治疗前后创面无明显变化或感染加重, 创面痛感减轻不明显或者加重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9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