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7年第25期
编号:13081409
肝脾理论及调肝健脾法在中青年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8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25期
     【摘要】 目的 探索肝脾理论及调肝健脾法在中青年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00例中青年高血压患者, 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50例。对照组采用缬沙坦/氨氯地平复合制剂治疗, 观察组采用肝脾理论及调肝健脾法基础上实施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8.0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实施肝脾理论及调肝健脾法治疗, 能够提高整体疗效, 值得推广。

    【关键词】 肝脾理论;调肝健脾法;中青年;高血压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5.076

    高血压发病关键在于环境、基因的相互作用, 其危险因素包括心血管事件、亚临床疾病、内皮功能损害、动脉粥样硬化[1], 病理生理特点为:通过激活交感神经系统, 可促使血管紧张素和醛固酮系统处于激活状态, 进而激活交感神经系统, 从而导致血压升高。目前临床常使用药物治疗, 其能够增加交感神经活性, 维持血压平稳, 但目前临床上对于高血压治疗方案较为多样化 [2]。本文旨在探索肝脾理论及调肝健脾法在中青年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6日~2016年6月6日本院收治的100例中青年高血压患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5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