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8年第3期
编号:13202504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中药学服务干预模式效果评价(1)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3期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中药学服务干预模式效果评价

     【摘要】 目的 评价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中药学服务模式的开展效果, 为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中建立药学服务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100例进入社区精神病康复管理档案的患者, 按照随机对照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 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药物治疗, 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药学服务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6个月后, 干预组患者用药完全依从38例、部分依从9例、不依从3例, 用药依从率为94.0%;对照组患者用药完全依从33例、部分依从6例、不依从11例, 用药依从率为78.0%;干预组患者用药依从率高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 干预组出现1例过度镇静, 1例运动障碍, 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对照组出现2例癫痫发作, 3例过度镇静, 3例运动障碍, 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0%;干预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药学服务干预模式能够提高患者对疾病及药物的认知度、用药依从性, 并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值得提倡。

    【关键词】 药学服务干预;用药依从性;用药不良反应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3.076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中药学服务干预逐渐得到广大关注, 在药学服务干预模式下, 提高药学咨询是其服务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对精神病患者进行针对性药学服务干预, 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及康复自信心, 并且在长远的角度上可以提高药物治疗效果[1, 2]。本研究以选取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用药不良反应作为主要观察指标进行研究, 旨在评价药学服务干预在社区精神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的影响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6月进入社区精神病康复管理档案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 患者均符合临床上的精神病的诊断标准。按照随机对照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 各50例。干预组男32例, 女18例;年龄19~66岁,平均年龄(44.8±7.1)岁。对照组男30例, 女20例;年龄21~64岁, 平均年龄(45.3±6.9)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建立用药档案, 并在入档后的0、1、3、6个月进行四次体检(包括:心电图、血常规、血糖、血脂及肝功能检查), 同时填写社区精神病患者随访表(主要内容:是否了解所患疾病, 是否了解所用药物, 用药注意事项, 所用药物会有哪些不适, 是否能按时准确遵医嘱用药等)。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药物治疗, 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药学服务干预。具体方法如下[3, 4]。

    1. 2. 1 组织培训 ①对药师的培训:选择具有药学服务经验的副主任药师2名(其中1名为少数民族)进行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社区精神卫生用药特点、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技巧、药物与饮食等方面知识。②对患者和家属的培训:采用电话回访、讲座、发放宣传册等方式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培训, 针对多民族聚居社区的特点, 根据不同民族患者和家属的特点、生活习惯, 用患者可以理解的方式、语言讲解精神疾病的发病机制、治疗药物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表现、用药的意义等内容, 嘱咐家属或患者遵循医嘱的重要性, 密切观察用药反应、身体变化等内容, 从而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及对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观察和处理能力。

    1. 2. 2 建立档案 对社区精神病患者建立用药档案, 从而掌握患者用药信息、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疾病复发情况、药品的服用注意事项及保管方法等信息, 进而使药师可以更好的掌握患者的用药习惯, 并告知患者和家属药师的联系方法, 可以及时向药师咨询用药情况, 使患者和家属在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中也能获得负责、快捷、连续的药学服务。

    1. 2. 3 问卷调查 发放药学服务调查问卷, 其内容包含:

    ①基本信息, 填写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结构以及精神卫生疾病类型、病程等;②患者服用的药物、效果以及用药方法, 疾病控制情况;③药物应用情况, 有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和定期体检;④调查患者对社区药学服务的期望, 包括希望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提供哪些方面的帮助, 对药学服务内容的建议等, 最后收回问卷, 对其进行统计分析, 并根据问卷的信息给予相应的药学服务。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干预6个月后用药依从性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用药依从性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 用药依从率=完全依从率+部分依从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比较 6个月后, 干预组患者用药完全依从38例、部分依从9例、不依从3例, 用药依从率为94.0%;对照组患者用药完全依从33例、部分依从6例、不依從11例, 用药依从率为78.0%;干预组患者用药依从率高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6个月后, 干预组出现1例过度镇静, 1例运动障碍, 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对照组出现2例癫痫发作, 3例过度镇静, 3例运动障碍, 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0%;干预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百拇医药(热米拉 古丽热 赵敏)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