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9年第3期
编号:13393622
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检测临床意义(1)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3期
     【摘要】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的含量以及其臨床意义。方法 选择5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肝硬化组, 同期健康体检者50 例作为对照组, 比较两组研究对象PT、TT、APTT、FIB含量。结果 肝硬化患者PT(20.5±3.5)s、APTT(52.6±4.5)s、TT(22.8±2.5)s长于对照组的(13.6±1.7)、(33.2±3.9)、(13.5±1.5)s, FIB含量(1.58±0.43)g/L低于对照组的(2.95±0.41)g/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硬化患者处于低凝状态且纤溶系统受损, 血浆凝血因子异常是加重其疾病发展的原因之一, 进行凝血四项的检测, 对肝硬化患者出血的抢救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能及时、准确地从多方面反映肝硬化患者肝脏的凝血功能情况, 监测患者肝脏损害程度。

    【关键词】 肝硬化; 凝血功能;临床意义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3.013

    肝脏在凝血、抗凝系统保持动态平衡中起重要调节作用[1-3]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81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