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9年第14期
编号:13378312
持续性护理干预对促进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1)
http://www.100md.com 2019年5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14期
     【摘要】 目的 观察持续性护理干预对促进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48例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 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 各24例。对比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 研究组在对比组基础上采用持续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髋关节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研究组出院时的髋关节功能评分为(61.2±9.8)分, 出院后3个月为(86.3±11.2)分;对比组出院时的髋关节功能评分为(60.2±9.6)分, 出院后3个月为(58.3±10.3)分。两组出院时的髋关节功能评分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571, P>0.05);研究组出院后3个月的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比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149, P<0.05)。研究组的生理职能、认知功能、情绪职能、角色职能、心理健康评分分别为(68.45±8.76)、(70.23±3.33)、(66.98±6.16)、(69.34±6.87)、(74.12±8.33)分, 综合评分为(71.65±6.48)分;对比组的生理职能、认知功能、情绪职能、角色职能、心理健康评分分别为(56.23±7.26)、(67.94±4.16)、(60.45±5.57)、(64.20±6.52)、(64.26±8.81)分, 綜合评分为(62.62±6.19)分;两组的生理职能、认知功能、情绪职能、角色职能、心理健康评分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综合评分高于对比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365, P<0.05)。结论 持续性护理干预能够促进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功能恢复, 提高治疗效果,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持续性护理干预;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功能恢复;影响

    老年群体常因为身体各项器官老化, 微量元素大量流失, 造成了身体机能的衰退[1]。体内钙的流失导致老年人群常并发骨质疏松, 容易发生骨折等意外事件, 老年人骨折发生率较高, 全髋关节换置术在骨科中较为常见[2]。合理且科学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手术的治疗效果、术后的身体恢复速度, 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院医护人员在实际护理过程中取得了良好成果, 获得了患者的一致肯定, 但患者出院后不能接受医护人员的专业护理, 加上若有其他意外发生, 会导致出院后康复速度降低, 故本院对全髋关节换置术后患者展开了持续性护理干预的研究, 旨在探讨在持续性护理干预模式下患者身体功能的恢复情况, 疗效较好,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48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 其中, 男26例, 女2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 各24例。研究组中, 男14例, 女10例;年龄60~79岁, 平均年龄(68.5±4.5)岁;髋关节病变5例, 股骨颈骨折7例,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2例。对比组中, 男12例, 女12例;年龄61~80岁, 平均年龄(68.9±4.8)岁;髋关节病变4例, 股骨颈骨折7例,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排除标准 排除内分泌系统疾病、脏器肿瘤疾病、心血管疾病患者[3];患者皆已确诊, 符合治疗标准, 知情研究内容,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 3 护理方法 对比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在对比组基础上采用持续性护理干预方式, 护理内容如下:对本院医护人员实施持续性护理模式的培训, 并分小组对患者进行术后护理[4]。①功能锻炼。对患者讲解如何在术后对髋关节进行保护, 并对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的重要性、目的、内容、方法进行知识普及, 使患者能够积极参与功能锻炼, 并配合医护人员。②肌肉锻炼。主要目的在于促进患者全髋关节的恢复, 对患者进行股四头肌收缩等训练项目, 若患者肌力有所恢复, 再进行髋外展等肌力训练。③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目的为加快患者术后自理能力的恢复, 对患者进行卧位、坐位、站立位训练, 后进行扶床站立行走等训练。④负重行走训练。目的为恢复患者的行走能力, 对患者进行站立位平衡、单拐步行、负重步行等训练项目。⑤心理干预。在各项训练进行过程中, 患者若出现抵触或其他不良情绪, 需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 保证对患者及时沟通, 调整患者情绪, 给与患者鼓励和支持。在患者出院时, 对患者进行出院后的自身康复训练的计划制定和方法指导。日常保持与患者的电话沟通, 对患者在日常康复训练的问题和疑惑做出解答, 并询问身体康复情况, 并对患者情况进行评价, 同时给予鼓励和支持。

    1. 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采用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对两组患者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的髋关节功能康复情况进行评估。采用生存质量测定表对两组患者的生理职能、认知功能、情绪职能、角色职能、心理健康等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评分。两个量表评分均采用百分制, 分数越高, 表示髋关节功能康复情况、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越好。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髋关节功能评分对比 研究组出院时的髋关节功能评分为(61.2±9.8)分, 出院后3个月为(86.3±11.2)分;对比组出院时的髋关节功能评分为(60.2±9.6)分, 出院后3个月为(58.3±10.3)分。两组出院时的髋关节功能评分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571, P>0.05);研究组出院后3个月的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比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149, P<0.05)。, 百拇医药(王晓杰)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