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9年第35期
编号:13433701
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的疗效观察(1)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2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35期
     【摘要】 目的 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110例尿毒症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透析治疗, 观察组采取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碱性磷酸酶、血清肌酐、尿素氮、血清钙水平;治疗前后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不良透析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0.00%高于对照组的6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碱性磷酸酶、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血清钙水平高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血清β2-MG水平均低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血清β2-MG水平(6.25±0.21)μg/ml低于对照组的(9.23±0.28)μg/m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透析事件发生率为4.00%(2/50),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00%(12/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可获得较好预后, 可降低血清β2-MG水平, 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 高通量血液透析;血液灌流;β2微球蛋白;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35.030

    血液透析是延缓尿毒症患者疾病进展的有效措施。近年来, 血液透析治疗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但是, 血液透析的方式不同, 效果存在差异, 因此, 选择合适的血液透析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传统的常规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基于去除小分子毒素, 很少去除中大分子, 这可能导致长期并发症, 如慢性炎症反应, 营养不良和贫血。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与传统的血液透析相比, 它可以更好控制血容量, 对中等和大分子毒素具有清除作用, 并可以减少长期血液透析并发症, 如肾营养不良、瘙痒和代谢紊乱等的发生[1-3]。为了比较传统透析与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的作用差异, 本研究选择本院的100例尿毒症患者, 分析了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7月~2018年1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尿毒症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50例。对照组男36例, 女14例;年龄34~79岁, 平均年龄(46.89±10.71)岁;慢性肾小球肾炎22例, 糖尿病肾病15例, 多囊肾3例, 高血压肾病6例, 梗阻型肾炎3例, 其他1例;透析时间3~121个月, 平均透析时间(64.66±20.56)个月。观察组男38例, 女12例;年龄34~76岁, 平均年龄(46.21±9.93)岁;慢性肾小球肾炎22例, 糖尿病肾病14例, 多囊肾3例, 高血压肾病6例, 梗阻型肾炎4例, 其他1例;透析时间3~121个月, 平均透析时间(64.21±20.41)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常规进行了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治疗。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透析, 血液透析器使用FX60/1.4 m2表面积, FX80/1.8 m2表面积的德国Fresenius透析器, 德国贝朗透析机, 置换液用碳酸氢盐透析液, 血流量200~250 ml/min, 超滤系数分别为FX6/46和FX80/59, 血液透析4 h/次, 3次/周, 治疗6个月。

    观察组患者实施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血液透析器使用1.4 m2表面积德国Fresenius透析器, 德国贝朗透析机, 置换液用碳酸氢盐透析液, 血流量250~300 ml/min, 超滤系数46/59, 透析液流速是500 ml/min, 血液透析4 h/次, 3次/周。用健帆HA130树脂血液灌流器, 灌流治疗1次/周。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β2-MG水平;治疗前后碱性磷酸酶、血清肌酐、尿素氮、血清钙水平;不良透析事件发生情况。疗效判定标准:显效:碱性磷酸酶、血清肌酐、尿素氮、血清钙等水平恢复正常;有效:碱性磷酸酶、血清肌酐、尿素氮、血清钙等水平改善≥50%;无效:碱性磷酸酶、血清肌酐、尿素氮等无明显好转[4]。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显效35例, 有效5例, 无效10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40/50);对照组显效15例, 有效15例, 无效20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60.00%(30/5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治疗前后碱性磷酸酶、血清肌酐、尿素氮、血清钙水平比较 治疗前, 对照组碱性磷酸酶、血清肌酐、尿素氮、血清钙水平分别为(98.13±6.01)U/L、(981.46±23.11)μmol/L、(34.20±6.21)mmol/L、(1.17±0.22)mmol/L, 观察组分别为(98.12±6.12)U/L、(981.14±23.13)μmol/L、(34.21±6.23)mmol/L、(1.15±0.23)mmol/L, 比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对照组碱性磷酸酶、血清肌酐、尿素氮、血清钙分别为(82.21±4.35)U/L、(452.21±12.78)mmol/L、(22.21±3.57)mmol/L、(2.16±0.45)mmol/L, 观察组分别为(71.11±3.35)U/L、(322.56±12.57)mmol/L、(11.13±1.21)mmol/L、(2.32±0.34)mmol/L;两组碱性磷酸酶、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低于治疗前、血清钙水平高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http://www.100md.com(唐洪波 杨祯任 王丹妮 吴晓珍)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