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201
编号:13518344
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脑血栓的效果探究(1)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201
     【摘要】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400例脑血栓患者, 通过抛硬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 每组2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 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颈动脉中层厚度、斑块面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脂指标以及Barthel指数。结果 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8.00%, 高于对照组的79.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研究组患者颈动脉中层厚度、斑块面积均小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为(12.18±2.71)分, 低于对照组的(18.76±3.15)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研究组患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改善患者临床指标且安全性高, 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脑血栓;他汀类药物;阿司匹林;临床疗效;安全性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01.056

    在神经内科, 脑血栓是十分常见的疾病, 该疾病具有起病急、病死率高的特点, 脑动脉形成主干或皮质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导致血液粘稠度增加、减缓血液流动速度, 进而形成血栓, 是脑血栓疾病的发病机制[1]。脑血栓患者临床主要表现有语言障碍、口眼歪斜、偏瘫、乏力等, 若不能及时接受有效的治疗, 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增添家庭负担。阿司匹林是一种可抑制炎性介质、粘附分子的药物, 具有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他汀类药物能有效调节血脂与胆固醇, 确保斑块稳定。本院联合应用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对脑血栓患者实施治疗, 效果明显, 现应用组间对比分析的方式对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的临床疗效进行深入探讨,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9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400例脑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 患者均无严重心、肾、肺、肝等器质性疾病, 无颅内动静脉瘤, 无心源性肺栓塞, 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对本次研究内容了解, 并签订了知情同意书。通过抛硬币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 每组200例。对照组中男119例, 女81例;年龄51~80岁, 平均年龄(65.19±7.43)岁;病程1~12 h, 平均病程(4.8±2.4)h。研究组中男112例, 女88例;年龄53~79岁, 平均年龄(65.73±6.92)岁;病程1~12 h, 平均病程(4.9±2.4)h。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入院后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同的常规治疗, 包含溶栓、抗凝、抗感染、抗血小板、改善脑部循环、降血糖治疗等, 同时叮嘱患者保持充足的睡眠。对照组患者应用阿司匹林(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J20130078)治疗, 100 mg/次, 1次/d, 于早餐后0.5 h服用, 持续接受6个月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 他汀类药物选择辛伐他汀(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J20130181), 20 mg/次, 1次/d, 于晚餐后0.5 h服用, 持续接受6个月治疗。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颈动脉中层厚度、斑块面积、NIHSS评分、血脂指标以及Barthel指数。①应用NIHS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总分为42分, 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2]。②疗效判定标准:治疗后患者意识障碍、偏盲、偏头痛等临床症状消失, NIHSS评分降低>90%, 为显效;治疗后患者意识障碍等临床症状显著改善, NIHSS评分降低18%~90%, 为有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无显著改善或死亡, NIHSS评分降低<18%, 为无效[3]。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③血脂指标包括TG、TC、HDL-C、LDL-C。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中层厚度、斑块面积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颈动脈中层厚度、斑块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研究组患者颈动脉中层厚度、斑块面积均小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 治疗前, 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为(24.97±4.10)分, 与对照组的(24.95±3.89)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为(12.18±2.71)分, 低于对照组的(18.76±3.15)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以及Barthel指数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TG、TC、LDL-C水平以及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研究组患者LDL-C、TC、TG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百拇医药(海霞)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