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1年第19期 > 正文
编号:12109161
复发性眼眶皮样囊肿1例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5日 许福荣,姚卫兰,陈运信
第1页

    参见附件(2990KB,3页)。

     [摘要] 目的:探讨眼眶皮样囊肿术后复发的原因。方法:对本例复发性眼眶皮样囊肿手术时尽量扩大暴露范围,完全显露囊肿的边界,尽量剥离骨膜,完整摘除囊肿,避免囊壁残留。结果:术后伤口愈合良好,随访1年无复发。结论:眼眶皮样囊肿术后复发的原因主要是和术中暴露不充分,囊肿摘除不完整,囊壁残留有关。

    [关键词] 眼眶;皮样囊肿;复发;手术

    [中图分类号] R777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4-4721(2011)07(a)-139-02

    皮样囊肿属于迷芽瘤,起源于骨缝处被夹断的外胚层组织,是最常见的眼眶肿瘤。治疗方法主要是摘除囊肿,如囊肿摘除不完整,则术后复发率高。笔者碰到1例患者先后3次手术,术后均复发,经第4次手术,完整摘除囊肿,术后未再复发。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男,汉族,33岁,自幼发现左眼外上眶缘肿物,约黄豆大小,生长缓慢,无特殊不适感。2001年始先后在外院手术3次,术后均复发,且伴伤口愈合不良,间歇流脓。于2009年11月入院。体格检查:发育正常,全身一般情况检查未见异常。眼部检查:Vod5.0,Vos4.8,-1.00DS矫正至5.0。双眼正位,眼球各方向运动无明显受限。眼球突出度:右眼14 mm,左眼14 mm,眶距98 mm。左上睑颞侧及眉弓处皮肤瘢痕呈深褐色。眼睑外1/3闭合不全,有1~2 mm间隙。眶上缘外1/3处可扪及骨质凹陷,肿物约5 mm×5 mm大小,底部与眶壁骨质粘连(见图1)。眼底检查未见异常。眼眶CT:左眼眶上缘外1/3处骨质凹陷。

    1.2 方法

    入院后完善各项常规检查及术前准备,在局麻下切开左眼眶上缘皮肤,分离至骨膜,切开骨膜,暴露肿物,见肿物约5 mm×5 mm×3 mm大小,上方有孔状骨质遮盖,沿遮盖骨孔向颞窝扩大剥离,发现遮盖骨孔呈指环状,约5 mm×5 mm大小,肿物沿骨孔向颞窝延伸,约10 mm×8 mm×4 mm大小。完整摘除肿物,标本送病理检查,创面予双极电凝烧灼止血。5-0可吸收线缝合皮下组织,5-0丝线缝合皮肤(见图2)。术后病理检查报告:皮样囊肿并感染。

    2 结果

    术后伤口愈合良好,随访1年无复发。

    3 讨论

    皮样囊肿是最常见的眼眶肿瘤,占所有眼眶肿瘤的5%~6%[1-2]。皮样囊肿属于迷芽瘤,具有皮肤附属器如毛发、皮脂腺和脂质,起源于骨缝处被夹断的外胚层组织。组织病理学上,皮样囊肿和表皮样囊肿都由鳞状上皮细胞构成囊壁。皮样囊肿的壁或相邻部位可见附件结构,而表皮样囊肿囊壁仅衬有鳞状上皮,囊壁内没有附件结构[2]。眼眶皮样囊肿大部分发生于眼眶外上象限,但实质上眼眶及眶周的任何部位都可发生。曾有报道发生于眼眶肌锥内的皮样囊肿[3]。笔者曾诊治过发生于泪囊窝的皮样囊肿。

    皮样囊肿长期存在,压迫囊壁,可造成骨质改变,最常见为骨质凹陷及骨质增生,但像本例患者指环状骨质缺失改变少见,考虑可能为囊肿压迫,骨凹陷日趋严重,骨质吸收缺失形成,囊肿通过骨缺失形成的骨孔向颞窝蔓延。影像学方面B超、彩色多普勒超声、CT、MRI均可发现病变。超声检查可确定病变的声学性质和内部血流情况。CT能够准确定位,并且在揭示继发性改变,如骨质增生、缺损等方面优于超声,是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MRI可清楚地显示肿瘤颅内或颞窝蔓延[4]。临床表现多与肿瘤生长部位相关,囊肿多在幼儿时期即已发现,但发展缓慢,症状不明显。青春期囊肿增长明显、症状突出而来就诊,可能与青春期某些激素分泌旺盛,刺激囊肿发展有关。位于眶内深部的囊肿可引起突眼,多向侧方向偏斜,并伴眼球运动障碍。囊肿的机械性压迫可引起视神经水肿、萎缩和眼底其他改变。囊肿压迫还可引起眶腔扩大,局部眶骨畸形,甚至出现眶骨缺损,使囊肿与硬脑膜直接接触,如果术中不仔细就可能穿破脑膜,形成脑脊液漏。

    无论采取何种术式摘除囊肿,最主要是完全摘除囊肿,减少对眶组织的损伤。对提上睑肌过度牵拉,术后可出现上睑下垂。囊肿与骨面常见粘连紧密,有时骨壁就是囊肿的一部分,在囊壁大部分切除后,应以刮匙仔细刮除可能残存的上皮,并以石碳酸处理[5-6]。深达眶腔的囊肿摘除术后应放置引流条。本例患者先后3次手术,均复发,可能与术中暴露不够,未完全分离出指环状骨孔,而局限在骨孔前端操作,未发现囊肿通过骨孔向颞窝蔓延,导致部分囊肿残留有关。从该患者中可以汲取一些教训:术前检查尽量详细,条件许可的话,B超、CT、MRI检查都要做,这样能更好地在术前明确囊肿范围。术中如发现骨缺失,应尽量剥离骨膜,扩大暴露范围,完全显露出骨缺失和囊肿的边界,这样就可以完整地切除囊肿,避免囊肿残留复发。

    [参考文献]

    [1]范先群.临床眼科肿瘤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239.

    [2]孙丰源.眼眶疾病[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6:355.

    [3]孙丰源,宋国祥,潘叶.眼眶肌肉圆锥内皮样囊肿[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990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