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2年第4期 > 正文
编号:12192680
中山市地区35岁以上人群体检高脂血症资料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2月5日 梁连辉 翟坚 雷雨彬 刘佳杰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初步探讨中山市地区35岁以上人群体检中高脂血症的检出情况。 方法 采用手检分卡法和统计学方法(卡方检验)。 结果 (1)男、女高血脂症总检出率分别为42.57%和32.34%;(2)61~70岁组高脂血症检出率高于其他年龄组,他们是高脂血症的易患人群;(3)不同年龄组、性别高脂血症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应针对35岁以上的人群进行高脂血症的预防,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对患者定期进行复检,追踪观察,以降低高脂血症的发病率。

    [关键词] 高脂血症;体检;检出率;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R194.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2(a)-0168-02

    本文拟通过对在本院体检的35岁以上人群高脂血症检出情况的回顾性研究分析,希望能更好地为广大中老年人群提供健康指导,有效地预防疾病,降低患病率,从而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2月~2011年8月在本医院体检的35岁以上人群共1 421名,其中,有27名由于资料不全或体检项目缺失,因而不予统计分析这些资料。真正符合要求的有1 394名,其中,男686名,女708名。

    1.2 查体项目

    进行了胆固醇、三酰甘油、血压、X线胸片、心电图、B超(肝、胆、脾、肾)、空腹血糖检查。

    1.3 方法

    1.3.1 检测法 所有体检人群,在正常饮食的情况下清晨空腹抽静脉血,分离血清,用酶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及三酰甘油的含量。

    1.3.2 统计法 对各组心血管病易患因素检出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4 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

    总胆固醇≥5.23 mmol/L(201 mg/dL)和(或)三酰甘油> 1.7 mmol/L(150 mg/dL)判定为高脂血症[5]。

    2 结果

    2.1 高脂血症检出率

    符合上述体格检查项目,资料完整的35岁以上的职工共1 394名中检出高脂血症521例,高脂血症总检出率为37.37%。

    2.2 高血脂症的性别分布

    见表1。从表中可见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3 高脂血症的年龄分布

    具体见表2。由表2可见不同年龄组之间高脂血症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3 讨论

    3.1 历史资料

    大量资料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种功能开始出现进行性减退,在内分泌激素影响下,人体脂肪出现重新分布,我国高脂血症的患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2002年排第6位,2007年排第5位,2010年排第4位[1]。因此,高脂血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显示,不同的年龄组检出率逐渐增加,61~70岁组的检出率最高,这可能与体力活动少、生理功能减退、不合理的膳食结构有关,61~70岁组为高脂血症的易患人群。因此,此年龄组人员更应该加强自身保健、合理安排生活、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

    3.2 本次研究

    本文资料显示,高脂血症男女总检出率分别为42.57%和32.34%,男性检出高于女性,可能与男性工作紧张、劳累、缺乏体育锻炼、面临家庭和社会双重压力,加之多喜肉食、吸烟、饮酒等因素有关。研究表明[2],长期抽烟,会引起大脑皮层和皮下中枢神经系统紊乱,从而引起脂蛋白紊乱,导致高脂血症;长期大量饮酒,极易造成热能过剩而肥胖,同时酒精在体内可转变为乙酸,乙酸使得游离脂肪酸的氧化减慢(竞争氧化),脂肪酸在肝内合成为三酰甘油,而且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分泌也增多。由此可见,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心态、适量运动、调整饮食结构、戒烟酒,对减少高脂血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3.3 研究进展

    有资料研究发现,我国20世纪70年代高脂血症以高胆固醇血症型为主,而20世纪90年代高胆固醇血症型的患病率有所下降,这可能与目前生活水平有关。食物结构发生改变,与脂类、糖类、胆固醇类食物摄入明显增加有关[3]。对高脂血症进行分型有利于指导临床医师对不同类型的高脂血症患者采用不同的药物治疗和饮食治疗,使降脂治疗具有针对性,以达到预防心血管疾病和肝胆疾病发生的目的。

    高脂血症对身体的损害是隐匿、逐渐、进行性和全身性的。它的直接损害是加速全身动脉粥样硬化,因为全身的重要器官都要依靠动脉供血、供氧,一旦动脉被粥样斑块堵塞,就会导致严重后果。动脉硬化引起的肾功能衰竭等,都与高脂血症密切相关。大量研究[4]资料表明,高脂血症是脑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脏猝死独立而重要的危险因素。此外,高脂血症也是促进高血压、糖耐量异常、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高脂血症还可导致脂肪肝、肝硬化、胆石症、胰腺炎、眼底出血、失明、周围血管疾病、跛行、高尿酸血症。随着经济发展和都市化生活的普及,高脂血症、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已成为日趋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积极降低高脂血症的发病率,也就降低了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危险因素[5-6]。因此,高脂血症需终生预防。

    [参考文献]

    [1] 胡培英. 24932名健康体检中高甘油三酯血症资料分析[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48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