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2年第10期 > 正文
编号:12200305
HPLC法测定蒸法和常规炮制方法对白芍中芍药苷含量的影响(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4月5日 林炳国
第1页

    参见附件。

     由表1可见,蒸法和常规炮制法测得的3批样品的含量均在3.0%以上,蒸法所得的芍药苷含量高于常规炮制法,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3 讨论

    白芍是《中国药典》收载的药物品种,有平肝止痛、敛阴止汗、养血调经的作用[4]。临床治疗头痛眩晕,腹痛,四肢挛痛,月经不调,盗汗等症。白芍成分主要是单萜及其苷:芍药苷,同时含有苯甲酰芍药苷及OH-芍药苷等。芍药苷药理作用包括:抗感染,解痉,扩张冠状动脉血管,抗应激性溃疡,改善急性心肌缺血,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且其不良反应小,临床已开始用于冠心病治疗[5]。

    白芍常规炮制法缺陷明显,炮制耗时一般在12 h左右,费时费力;水泡浸润,易导致芍药苷的损失;尤其在夏季,饮片污染严重。文献报道[6-8],蒸法加工耗时短,有效成分损失小,所制备的饮片中芍药苷水平高于传统制备法1.5%以上。同时,在熏蒸过程中,药材中携带的致病菌及有害微生物被大量杀灭,饮片卫生安全性提高。本组研究中,以芍药苷为指标,通过HPLC法分析了白芍常规制备方法与蒸法所得样品的不同含量,发现蒸法和常规炮制法样品量均在3.0%以上,蒸法所得的芍药苷含量为5.5%,显著高于常规炮制法的3.6%。提示改用蒸法白芍炮制,能够显著提高有效成分含量,减少芍药苷损失,对于提高白芍饮片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此法简便易行,适合大、中、小不同类型的中药饮片厂、药厂及医院。

    [参考文献]

    [1] 徐必学,周滢,梁光义,等. 对中国药典中白芍含量测定前处理方法的改进[J]. 中国药学杂志,2005,40(21):1679-1680.

    [2] 陈四平,张浩,李相冲,等. 中药白芍的研究进展[J]. 承德医学院学报,2008,25(3):293-296.

    [3] 王璞,张雯,周红娟,等. 芍药甘草汤对MRL/Lpr小鼠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J]. 浙江中医杂志,2009,44(10):723-724.

    [4] 张琦,吴轰,江泳,等. 桂枝芍药知母汤对转基因小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9(3):24-25.

    [5] 王豫巍,王永钧. 白芍总苷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药理研究与临床应用[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1(2):240-241.

    [6] 王晓玉,魏伟,唐丽琴,等. 芍药苷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及其产生细胞因子的影响[J].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7,42(2):189-191.

    [7] 郭淑敏,张思波,徐红. HPLC法考察蒸法和常规炮制法对白芍中芍药苷含量的影响[J]. 中国药师,2004,7(2):12.

    [8] 时维静,储明明,谭志静. 不同炮制方法对白芍中芍药苷含量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15(12):23.

    (收稿日期:2012-02-10)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720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