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2年第25期 > 正文
编号:12315259
老年人转子间骨折46例治疗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12年9月5日 孙红亮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人转子间骨折治疗方式选择及疗效分析。 方法 2005~2011年,本院收治46例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根据患者自身条件及骨折分型不同,选择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动力髋螺钉固定术、股骨近端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3种不同手术方式,术中均应用C型臂透视。术后成功随访。 结果 46例患者,平均随访16个月(12~24个月),术后1、3、6、12、24个月接受X线检查,其中,接受关节置换患者22例,术后12个月功能评定优良率为91%(20/22);接受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16例,优良率为75%(12/16),骨折愈合率为94%(15/16);接受股骨近端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8例,优良率为75%(6/8),骨折全部愈合。 结论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多合并骨质疏松及其他内科疾病,综合考虑患者自身条件、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是手术成功的前提保障。

    [关键词] 转子间骨折;内固定;人工股骨头置换;老年人

    [中图分类号] R683.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9(a)—0044—03

    股骨转子间骨折多发生于老年人,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转子间骨折的发生率呈全球性增加的趋势[1]。由于老年人多合并不同程度的内科疾病,围术期各种并发症发生率高,早期手术可以避免因长期卧床导致的坠积性肺炎、静脉血栓形成、压疮及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目前治疗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方式主要包括板钉结构(角钢板、DHS、动力髁螺钉)、髓内固定系统(Ender钉、Gamma钉、PFN等)、外固定架系统等。笔者在诊疗过程中选择创伤小、固定稳定、手术时间短的方式治疗转子间骨折。笔者对2005~2011年本院诊治随访的46例患者进行骨折分型、手术方式、术后评估、并发症等进行总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6例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24例;最大年龄88岁,最小年龄62岁,平均73.5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损伤12例,步行损伤30例,高处跌落伤4例;按照EVANS分型标准,Ⅰ型8例,Ⅱ型7例,Ⅲ型19例,Ⅳ型12例。本组病例合并糖尿病28例,合并高血压24例,骨质疏松44例,心血管疾病18例,其中同时合并2种及以上疾病患者32例。入院时间为1~5 d,平均2.5 d,入院至手术时间1~9 d,平均3.5 d。接受关节置换患者22例,接受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16例,接受股骨近端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8例。

    1.2 治疗方式

    所有患者均采用全麻或者连续硬膜外麻醉,对于年龄大于75岁、合并2种以上基础疾病、骨折为Ⅳ型及部分为Ⅲ型的患者,选择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其余患者随机选用动力髋螺钉或者股骨近端交锁髓内钉治疗。(1)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麻醉成功后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以患侧大转子为中心,取长约10 cm髋关节外侧纵形切口,依次暴露,切断臀中肌在大转子附着点,保留股骨大小转子,钢丝捆扎固定,摆锯常规切断股骨颈,取出股骨头,清除小的骨折碎块,安放水泥型人工股骨柄假体及人工股骨头。术后2~4 d助行器辅助下,下床活动,逐步进行功能恢复锻炼。(2)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对于稳定骨折(Ⅰ型、Ⅱ型)行闭合复位,Ⅲ型骨折类型进行切开复位。复位满意后,135°DHS固定。患者取平卧位,取长约12 cm股骨近端外侧纵行切口,暴露大转子及股骨近侧段;确定进针点后,量角器135°引导下插入导针,X线透视满意后,扩张器扩大皮质进针孔及钉孔道,攻丝后旋入动力髋拉力螺钉。调整钢板位置使之与外侧骨皮质完全贴合,螺钉固定钢板与骨皮质。再平行于动力髋拉力螺钉上方钻孔,拧入1枚6.5 mm拉力螺钉防止旋转。对于稳定骨折术后3周可不负重下地行走,Ⅲ型骨折术后四周下地无负重行走。根据X线表现确定弃拐时间。(3)股骨近端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患者仰卧于骨科牵引床上,C型臂X线影像增强器透视下闭合复位,复位满意后,透视下于大转子尖处切口1~2 cm,一直切至大转子尖骨质,空心钻于大转子尖向髓腔方向开口,扩髓器于开口处扩口,取相应型号PFN,经大转子尖插入髓腔,将瞄准器摆正,保证前倾角10°~15°,经瞄准器分别于股骨颈下1/3及中1/3穿入2枚导针,于两导针之间切口,长约1 cm,沿两导针分别拧入相应长度的两枚股骨颈螺钉,再经瞄准器行PFN远端近侧锁定。术后4周开始下床无负重活动,术后8周逐步开始负重训练。

    1.3 围术期处理

    患者入院后,常规下肢骨牵引,牵引锤重量5 kg左右;完善常规心、肺、肝肾功能等术前检查,对于存在高血压、糖尿病及其他疾病患者,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调节血压、血糖,保证围术期安全;常规X线检查,了解骨折部位骨质情况,必要时行CT检查;术前1 d备血浆400~600 mL,浓缩红细胞4 U;术前0.5 h应用足量抗生素预防感染;术中请有经验麻醉医生确保患者心肺安全;术后及时补液,及时纠正低蛋白血症、贫血等症状,给予多模式镇痛,继续基础疾病控制,利伐沙班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每2~3天更换敷料,术后14 d拆线。出院后继续基础疾病控制及预防血栓形成。

    1.4 评价标准

    采用优、良、中、差4个标准,对临床统计结果进行评定。优:髋关节无疼痛,活动正常,生活完全自理;良:髋关节活动度达正常80%以上,疼痛轻微、不影响正常生活及工作;中:髋关节活动受限明显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341kb)